網傳“石家莊地震風險指數最高”?知名地震專家反駁

4月7日,北京發生地震的消息引發大家的關注。隨後,網上出現“全國省會城市石家莊地震危險度排名第一“

的消息,再次引起石家莊網友的討論。

今天,記者就此問題採訪到了省地震局相關工作人員,他們表示這個排名內容不實,早在2008年和2013年,就已經有專家專門進行過闢謠。而《30個省級城市地震風險出爐 石家莊最高上海最低》這份報告是一個研究生的論文,專家已經駁斥其論點,作者本人也已經承認觀點錯誤並道歉。

舊聞鏈接——

網傳“石家莊地震風險指數最高”?知名地震專家反駁


網傳“石家莊地震風險指數最高”?知名地震專家反駁

2008年7月,有媒體採訪了時任中國地震學會理事、國家地震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刁桂苓研究員。

刁桂苓表示:“對於這個報道,我深感意外,相反,我倒是認為石家莊在地震安全方面應當排在全國的前列。

從媒體報道的風險指數排名中的三個依據來看,一是導致災害的強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級),石家莊市的地震等效震級為5-5.5級,從嚴格意義上講,石家莊市地震等效震級可能還達不到5.5級,歷史上石家莊30公里範圍內沒有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第二是承災體的脆弱性指數(人口、GDP、建築抗震能力),石家莊雖然人口比較稠密,但GDP和建築物抗震性能應當排在全國城市前列。特別是石家莊市是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從其建設、規劃以及廣場綠地建設等方面考慮了地震以及其他災害的應急措施。三是響應能力(疏散、救援等應急應變能力),隨著石家莊的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的跨越,地震疏散場所建設和應急救援隊伍無論從專業和業餘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綜合以上三點,將石家莊地震風險指數排在全國省會城市的第一位,市民無法接受,作為一名地震工作者,我也深感意外。、

記者:如果說近幾年石家莊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為什麼?

刁桂苓:我們判斷破壞性地震發生可能性主要依據是地震活動構造。河北省有兩個主要斷裂帶,一是河北平原地震帶,另一個是張-渤地震帶。石家莊不在這兩個地震帶上。其地震活動也不活躍。從歷史地震、地質構造和目前我們掌握的前兆信息等情況分析,石家莊近幾年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記者:石家莊地質構造是什麼樣的?

刁桂苓:石家莊地質構造並不複雜,在其西部主要有一條斷裂,我們稱之為太行山山前斷裂。我們正在開展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對該斷裂的性質進行進一步研究。

記者:從歷史上看,石家莊是否為一個地震高發區?

刁桂苓:我們調閱了《河北省志·地震志》,據記載,石家莊市和周邊縣曾有過小震活動,但多為震級較小的地震,沒有發生過大地震。因為石家莊處於華北地臺的中心地帶附近,屬於華北地臺最老的地層,所以整體的塊體比較穩定。

記者:從專家的角度,您認為還有什麼依據可以證明石家莊是安全的?

刁桂苓:主要有三個依據:依據一,經過多年的積累,石家莊市目前的地震監測能力和監測密度位居全國領先水平。但自建網以來,沒有記錄到石家莊市的地震,這說明石家莊市的地塊是穩定的。

依據二,按照防震減災法和該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規定,石家莊市的一般與民用建築都是按照地震動加速度0.1g即地震基本烈度7度設防。重大建設工程要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並依據評價結果設防。

依據三,近幾年來,石家莊市的地震應急援救能力也有較快的發展。一是去年河北省成立了專門的地震緊急災害救援隊,駐紮在石家莊,這支隊伍在今年的汶川地震時趕赴到現場開展了大量的應急救援工作,為今後的應急救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二是石家莊市在全國率先組織了地震緊急救援志願者隊伍,這支隊伍曾經在防止“非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石家莊目前已經建成了16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四是石家莊曾經組織過國際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對地震應急救援具有一定經驗積累。五是石家莊市民的防震減災意識較強。儘管石家莊地震不多,但邢臺地震、唐山地震等都發生在河北省,因此,石家莊市民對地震以及地震自救互救等知識有較深的瞭解。

網傳“石家莊地震風險指數最高”?知名地震專家反駁


2013年,“石家莊地震危險度排名第一”的結論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石家莊市地震局總工程師梁貴平再次駁斥,稱該結論不實。梁貴平介紹說,早在2008年7月,《30個省級城市地震風險出爐 石家莊最高上海最低》一文的作者——北京師範大學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徐偉

已就該錯誤結論發表說明,並對給石家莊各界帶來的不利影響深表歉意。

關於《中國部分城市地震危險度排名》的說明

日前,在廣東省科學館舉行的《震撼與思考——地震科普巡展》中,展示了中國部分城市地震危險度排名。這份“報告”隨即引起了全國媒體、網友、相關學者的強烈關注與反響。

為說明消息的真實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特在此說明:

1. 展出的中國部分城市地震危險度計算結果,主要基於本人2004年2月在《自然災害學報》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中國城市地震災害危險度評價》。

2.本人在中國部分城市地震危險度計算中所使用的數據,除地震信息截至2000年外,其他相關數據均為2000年(採自《中國城市年鑑2001》)。

3.地震危險度,並不是指地震發生的概率大小,它是個綜合指標,還與城市的人口密度等承災體指標,以及醫院床位等響應能力指標有關。

4. 地震危險度的計算,純屬學術性研究與探討,不排除其計算方法等存在不合理之處或值得商榷的地方。

5. 在研究中,本人並沒有對我國部分城市的地震危險度進行排名。

6.由於媒體的發佈,給社會特別是石家莊各界帶來的不利影響,本人深表歉意。

來源:河北交通廣播綜合自新華網、河北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