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成都 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理論與技術研討會在蓉舉行

大咖雲集成都      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理論與技術研討會在蓉舉行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4月20日,由國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政法大學應急法研究中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應急預警委員會、四川省應急管理學會協辦的“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理論與技術研討會暨多災種監測預警及發佈的科技、政策和法規論壇”在成都舉行。

大咖雲集成都      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理論與技術研討會在蓉舉行

此次論壇的目的是“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實踐,共同探討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理論與技術,探討多災種監測預警及發佈的科技、政策和法規等方面問題,推動我國多災種預警技術、政策、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大咖雲集成都      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理論與技術研討會在蓉舉行

論壇邀請到了國內災害預警技術、公共政策、法學、應急管理等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既有科技工作者,又有事業單位,還有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領導。

四川省科技廳副廳長陳學華充分肯定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所做的貢獻,他說: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圍繞災害形成機理、風險早期識別、監測預報預警等關鍵技術攻關,與成都理工大學、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等單位共同推進地震預警、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等創新減災科技成果,有力地支撐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他還說,今年2月底,自貢榮縣兩天連發3次4級以上地震,3月8日,雲南永德縣發生4.4級地震,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都成功提前發出了預警信息,通過網絡系統的消息推送,快速、精準將災害預警信息提前快速播報出去,依靠科技力量讓各有關方面、人民群眾提前採取保護措施,最大限度減輕損失和影響,構築起一道無形的防災減災安全牆。

“懷著為國家綜合減災提供技術支撐的憧憬,從事災害技術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近兩年密切交流,利已之長,共同探索推進多災種融合技術的發展。”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暾告訴記者。

他還告訴記者,在此過程中,深感推進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和多災種監測預警工作,涉及技術、理論,以及應用落地的政策、法規多個領域。災害“防抗救”、災害預警,既是科學工程,又是社會工程,依法還是政府的責任工程,需要“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暾告訴記者:“我們期望把該論壇,如同之前地震預警技術及應用講壇一樣,每年舉辦一次,成為推動我國地震、地質災害“防抗救”和多災種監測預警工作的重要平臺。”

當天,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閃淳昌,國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副首席呂明輝,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學華,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徐志國,國家減災委秦緒坤,中國信息通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劉佔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雪峰,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導、應急法研究中心主任林鴻潮,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胡凱衡,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許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水文氣象研究院創院院長、教授、博導林炳章,四川省委黨校、四川省行政學院“5·12”汶川地震災害應對研究與培訓中心學術主任、四川省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應急管理學會副會長、教授顧林生,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原主委、黑龍江省政協原副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陶夏新,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童星,四川省氣象局巡視員馬力,成都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牟小波,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甘立軍出席了當天的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