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這是4日傍晚的燒車馬儀式

5日這天考察團隊的力量又壯大了,除了資料攝錄班底的4人,還有已經在這裡的張月和蕭舒文,早上榮英濤老師又開車帶來了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宏鋒,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後劉健和在讀博士方偉、吳潔麗,李宏鋒的研究生李欣隨後也坐高鐵趕了過來。11個人的考察隊伍,浩浩蕩蕩地開到了晾馬臺村。

晾馬臺村在雄安新區容城縣城東偏北約11.3公里處,是一個約有1100多口人的村落。這個村因北宋大將楊延昭御邊抗遼所築“晾馬臺”而得名。該村西北隅有商周時代遺址一處,距今約四千年左右。在這片尚未經考古發掘的遺址上曾發現了屬於商代的文化遺物粗繩紋陶鬲、鹿角制魚梭標和雙孔蚌刀等,屬於周代的文化遺物筒狀陶鬲、球形蓋豆等。[1]遺址上有始建於唐,三建三廢再重建於當代的明月禪寺一座。

晾馬臺村張家吹打班是以著名藝人張國勇為核心的一個服務於紅白喜事等各種儀式的民間專業音樂班社。在2015-2016我們團隊考察高碑店市和雄縣的非遺項目時,曾於2016年1月23日傍晚在考察雄縣東王村雲車會的歸途上遇到過這個吹打班。當時考察團隊的人停下車來,曾與張國勇、張策父子進行過交流,並說明以後也可能到他們的吹打班考察,沒有想到大約兩年後果然就來了。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2016年1月在考察雄縣東王村雲車會的歸途中,遇到了容城縣晾馬臺村的吹打班在為喪禮服務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齊易、蕭舒文1月4日下午考察張家吹打班在南王昝村的葬禮儀式(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1月5日早上,李宏鋒等老師在拍攝樂器圖片(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榮英濤在為樂師們拍攝單人照(齊易攝)

其實對晾馬臺村張家吹打班的考察,已經從昨天就開始了。4日下午這個吹打班在南王昝村為那裡的一個葬禮儀式服務,筆者和蕭舒文兩位老師開車趕了過去,考察了“照魂魂”(在土地廟為逝者“上戶口”)和“燒車馬”(將一應用品送到陰間供逝者使用)的儀式。白事是目前冀中一帶吹打班應承最多的一類民間儀式,如果是慣常為期三天的葬禮活動,吹打班往往在第二天參與到其中。到主家後吹打班首先要在靈前奏《開靈曲》,然後是在主家大門外吹“大樂”(以大杆嗩吶主奏的一組曲牌)。大樂奏完,就是管子演奏的曲目了,此後還可能有戲曲的演奏。這天傍晚還要舉行“照魂魂”“燒車馬”的儀式,吹打班這時先要陪侍在靈棚前奏樂,弔唁的人在樂聲中一撥又一撥地燒紙、行禮,然後以行進奏樂的方式伴隨喪儀隊伍去舉行儀式。第三天上午還是一系列的弔唁活動,在12點後吹打班隨送葬的隊伍出殯,一般送出村之後即告完成任務。

5日上午約9點鐘左右考察團隊趕到了晾馬臺村吹打班班主張國勇的家中,這所寬大院子正房前的臺子正好可以作為一個小舞臺使用,張國勇還打印了一個巨幅招貼畫懸掛起來作為小舞臺的背景,上面寫著“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晾馬臺村張家吹打班”的字樣,一派做好了準備的樣子。

人手多了,幹事情就不那麼顧頭顧不了腳了。李宏鋒、榮英濤、蕭舒文、劉健等人拍照樂器圖片,翻過來調過去的很是周到,也不怕費時費事;吳潔麗有眼力,看到登錄樂師信息的活兒還沒有人幹,就主動下手幹起了自己並不熟悉的工作,幹上手很快就成了內行;筆者和張國勇商議曲目的演奏順序,最後決定分為喜事用嗩吶主奏曲目、白事用大管主奏曲目、卡戲與歌曲、器樂獨奏合奏等幾個部分進行錄製;方偉熟悉視頻的攝錄,自然就成了韓衛華、耿兆飛的好助手,大家一起拉線架設備,很快就可以做視頻直播了;張月再次進入視頻直播主持人的角色,介紹了張家吹打班後,又拉來這個項目的主研人蕭舒文談考察感想,還隨鏡頭介紹了正在進行的拍攝樂器照片等工作。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視頻直播開始了,張月在邀請蕭舒文談感受(榮英濤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吳潔麗在登錄樂師信息(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演奏開始了,第一組曲目是嗩吶主奏的婚禮用樂(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考察者們在各自忙碌著(榮英濤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張國勇、張策父子兩隻大管子主奏白事用曲目(齊易攝)

一切準備就緒,樂師們聚到了正房前了臺子上,筆者進行了一番調度安排,演奏就正式開始了。第一組曲目是嗩吶主奏的婚禮用《金鼓曲》《抬花轎》等5首樂曲。除了第一首《金鼓曲》是11名樂師的一起演奏外,其他幾首曲目主奏者和伴奏人員都有變化,輪流交替各顯神通。不同曲目以打擊樂做銜接,樂師們之間配合非常默契,不需言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完成了相互之間的交流,使整場演奏順暢地進行完畢。

第二組曲目是白事上用的,以大管子主奏。大管子的聲音悲愴蒼涼,非常適合在白事的場合演奏,在一些村落吹打班如果在白事上光用嗩吶不吹管子,就被認為是失了禮數。這組曲目共有《蘇武牧羊》《小西廂》等5首,也許是白事曲目需要莊嚴肅穆的緣故,這組曲目在演奏時沒有頻繁的人員上下場更替。張國勇、張策父子兩隻管子主奏,十幾個樂師全程陪同一貫到底。

第三組卡戲與歌曲的曲目最為長大費時。事先統計時這組曲目共有《河北梆子腔》《誰說女子不如男》《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6首曲目,第3首本來應該是歌曲《社員都是向陽花》,可主奏者張路軍樂師卻又吹起了一首河北梆子腔的音調。但田薇這時還是調出了《社員都是向陽花》的曲名打在屏幕上,筆者在轉播車邊看到後說“錯了!”,田薇一臉無辜地說“沒有錯啊”。筆者這才霍然想起由於時代的不同,“文革”後出生的人還真就可能不知道曾經風靡全國的歌曲《社員都是向陽花》是個什麼調調。可這首不在演奏計劃中的曲目到底是什麼呢?筆者問了兩個剛剛從場上撤下來的樂師,他們明明剛才還在場上伴奏來著,下了場卻不知道吹的曲目是什麼。筆者問既然不知道是什麼曲目,又是怎麼演奏的呢?樂師們說隨著腔走就是了。直到張路軍樂師演奏完畢下了場,才從他本人嘴裡得知這段河北梆子卡戲吹的是《借女弔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蕭舒文在播報下一組曲目的片頭信息(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張路軍樂師主奏河北梆子卡戲《借女弔孝》(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李宏峰老師在拍照(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最後的嗩吶花吹《喜慶豐收》,樂師們玩起了用鼻子吹嗩吶的特技(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中午的訪談工作(齊易視頻截圖)

第四組曲目首先是一首板胡獨奏《河北花梆子》,隨後是全體表演者一起演奏的嗩吶花吹《喜慶豐收》,這時樂師的人數增至了14人。5支嗩吶喧騰歡快地合鳴,其它樂器自由地奏著各自的花樣,到了樂曲的高潮處,張路軍、劉祥等樂師還玩起了用鼻子吹嗩吶的特技,大家熱熱鬧鬧地結束了全部曲目的演奏。

大約在12:30左右,筆者和蕭舒文老師對張國勇、張策父子進行了訪談。張家從張國勇的爺爺那一輩就開始了吹打班的演藝生涯,幹這一行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了。張國勇的爺爺張蘭明會說書、打落子,後來又隨村裡明月禪寺的和尚吹管子,跟著村裡的吹打班藝人們四處賣藝為生。張國勇的父親張大僧也隨父親打落子,還學了西河大鼓的演唱,他在這一帶因唱西河大鼓而聞名,後來又自己挑班幹吹打班這一行。張國勇十幾歲上小學的時候就耳濡目染地隨家人學習管子、嗩吶等各種樂器,到了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就可以隨著吹打班上事掙錢了,到今天他幹這一行已經有三十多年。張國勇的兒子張策從五六歲的時候也漸漸地入了這一行,目前已經成了他父親的好幫手。

這一帶的吹打班現在主要是應承白事,大約一個月能夠參加20多場喪葬儀式的演奏(每場白事要支應兩天,也就是說天天不閒著)。至於紅事,大約從十幾年前開始,除了偶爾有的主家搞古裝婚禮要用吹打班,主家更多時候會聘用新興起的銅管樂隊,不再使用傳統的吹打班了,這種情況頗似電影《百鳥朝鳳》在本地的真實翻版。此外就是商業慶典,但是商業慶典雖偶爾由吹打班出面承辦,但是這時候往往主家需要歌舞演出和獅子、高蹺一類能夠襯熱鬧的民間花會表演,這時班主就要聯繫這些表演形式來參加演出。張國勇還講了吹打班參加紅白喜事等活動的儀式流程、講究和禁忌等,使我們對吹打班的文化內涵有了更豐富更深刻的理解。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方偉老師操作攝像機很內行(榮英濤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張家吹打班的樂器合照(齊易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5日下午榮英濤一行考察葬禮儀式(方偉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葬禮儀式的“送路”(榮英濤攝)

雄安新區紀事: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

考察團隊與晾馬臺張家吹打班樂師們的合影(田薇攝)

訪談工作完成後,匆匆吃罷了午飯,榮英濤老師聽說吹打班下午還要到附近一個村子參加一場白事,就帶著方偉、吳潔麗、劉健、李欣到了喪葬儀式現場考察。但是與筆者和蕭舒文老師昨天考察前一場葬禮時受到的熱情歡迎迥然不同,這家喪主是位村幹部,看到來了這麼多外邊的人拿著長槍短炮的,不知道是幹什麼來了,於是就心生警惕。儘管榮英濤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吹打班的樂師們也幫著解釋考察者的來歷和事由,但是仍未解除這位村幹部的戒心,對考察者們的限制頗多,這也不讓拍那也不讓照,結果下午17點鐘左右榮英濤一行人就掃興而歸了。

蕭舒文因為學校裡還有事情需要處理,吃完午飯後,肖建明老師就把她送到白洋淀高鐵站返回了北京,6日這天處理點事情,7日又返回了容城縣。為考察的事情,大家都是這樣往返奔波不辭辛勞。

晚上,筆者又在想明天到南鄭村吹打班考察要用的“對子”,容城縣一個個吹打班太多了,這對子的花樣有要出盡了的感覺。今天對子的第一句“禮樂相須以為用”出自南宋史學家鄭樵的《通志·樂略·樂府總序》,筆者靈機一動,這句話的下面是“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就把它顛倒一下改成“樂非禮不舉,禮非樂不行”作為明天視頻直播的引導句吧。韓衛華老師在網上刊出明天的視頻直播預告後,張月發來微信說“齊老師弄顛倒了吧?”筆者回復說是故意顛倒的,否則就不符合對子的平仄規律了。

原題:禮樂相須以為用,民間風俗吹打喧——容城縣晾馬臺村張家吹打班考察手記

考察者:齊易 李宏鋒 蕭舒文 榮英濤 張月 吳潔麗 劉健 方偉 韓衛華 李欣 田薇

考察時間:2018年1月4日。

河北自媒體百佳號 新區白洋淀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