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娶媳妇先看娘,嫁夫先看爹”是不是经验之谈?

小马话三农


看见这个问题,老张想和大家先分享一下,今天看见的一个关于父母对孩子遗传影响占比的一个科学统计,人家是这么说的:

【夫妻中谁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智商和相貌?】 1.性别由爸爸决定; 2.身高父母各占一半; 3.性格是爸爸的遗传大; 4.母亲对孩子智商的影响是父亲的3倍;要判断男生聪不聪明,看他妈妈就知道了。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孩子的性别是由父亲决定的,身高的话父母各占一半,但是由于男性在24岁以后,实际上生殖繁育能力是已开始走下坡路的,而女性的时间段其实是要放缓一些,所以越往后生的孩子越受到母亲身高因素的影响的比例越大,而对于孩子的智商,母亲的影响力度是父亲的三倍,所以母亲聪明的小孩智商也会很高。

娶媳妇先看娘



娶媳妇的目的是居家过日子,但是农村的老话很多都是流传了数千年的,流传下来必定有他存在的道理。其实在以前女性的地位比较低,娶媳妇主要在家里主内,因此对女性要求的品质是端庄、大方、贤惠、能干。女孩子在10岁以后,基本上都要跟着自己的母亲在家里学着做女工,无论是缝补还是洗衣做饭,这些都是以前女孩子必须要会的性别技能。因此女孩子女工做得好不好?饭做的好不好,基本上很大程度上受到未来丈母娘的影响。如果未来丈母娘做的一手好饭,或者是做人比较端庄贤惠,那么女儿基本上大多也属于这种类型,不会太差,因此以前说娶媳妇要看娘,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

嫁夫先看爹



前面说的以前的时候,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尤其是在物质方面。男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基本上都跟着自己家里的长辈开始学习谋生的手段,比如说铁匠的儿子学打铁,实相的儿子学打石头,这个基本上是以前农村的基本情况。儿子和自己的父亲在一起待的时间久了,自然受到父亲的影响比较大,如果父亲身上有不良嗜好的话,很容易带给自己的儿子。从另一方面来说,父亲是每个孩子心中的英雄,男孩子天生就崇拜强者,渴望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因此如果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人的话,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因此,嫁老公的话先看男孩的父亲其实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事实上农村的老话,老张一直都说是非常宝贵的文化和财富,对于指引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非常的有先见之明。但是父母毕竟是父母,尤其是现在,很多的孩子很早就被送进了学校,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实际上是在不断的减少,因此个人性格上的发展和父母的相似度越来越低,因此老张觉得这句话咱们要客观的看待,不要因为一句老俗语而耽误自己的终身大事。


老张谈三农


农村俗语最有意思之处就是有的能够一语点破一些难以启齿社会观点而且不被人所耻笑,比如这句“娶媳妇先看娘,嫁夫先看爹”,则直接的阐述了我们平常对结婚嫁娶的一些基本要求,先看这句话如果是直接要求的话,会显得太刻薄了,但是这句话是真的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娶媳妇先看娘”这句话,在我们这边这句话的后半句是“盖房先看梁”,其直接意思表达的就是如果想要盖房子的话,就必须先找到一个比较结实的房梁,这样盖好房子才能结实,住的时候才比较安心。而如果是娶媳妇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品行良好的丈母娘,在结婚以后过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其实“娶媳妇先看娘”这句话是很正确的,因为女儿在一些生活习惯以及性格方面,都是跟母亲很类似的,如果丈母娘的生活习惯好,品行好的话,那么女儿的品行以及生活习惯也不会差,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国有这个一句老话就是“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母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女儿一般都是比较听母亲的话,如果母亲品行不行,价值观不行的话,女儿如果听母亲的话,会导致你们婚后的生活举步维艰,很难一起生活下去。


其次就是“嫁夫先看爹”,这句话细细想来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这句话直接的说明了爸爸是儿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起了教育儿子的重任,而儿子的性格以及心眼脾性还有能力都跟爸爸的后天教育息息相关。如果爸爸脾气不好有什么不好的习惯以及没有什么本事,那么在儿子身上就会很充分的表现出来。

所以“娶媳妇先看娘,嫁夫先看爹”确实是老一辈的经验之谈,而且是非常有道理的经验,所以在结婚嫁娶上听取一些老人的言论,吸取一些经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止以后多走弯路,毁了自己。


豫土人家


农村很多老话俗语都是跟婚姻有着扯不开的关系,也经常是被我们挂在嘴上,很多时候见面相亲,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句老话,像我们这里就有这么一句老话:看娘的脚后跟,就知道闺女有几分,这个听起来很离奇,貌似娘的脚后跟还有这么个神奇作用么,其实这也是一些俗语惯用的夸张比喻,也是侧面让你能够更好的记住这些谚语,意思也是跟这个娶媳妇先看娘,有很相同的道理,都是以母亲的行为举止,就能够揣摩出闺女的大致脾气性格。


娶媳妇先看娘:闺女像娘这句老话谁也懂,作为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很多的行为举止,包括一些生活之中的一些特征,都是去临摹自己的父母,而女儿则是学习母亲最多的,母亲的一言一行很多时候也就能够代表着自己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教育、家风的传递,都是会通过女性细致的形态表现出来,男人很多时候是不注意这些小细节的,而女性作为心思缜密的特性,很多时候母亲能够传递出的信息反而是会最多的,能够有一个开明利落的丈母娘,闺女自然也是不会差到哪去,过去是女子能顶半边天,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貌似现在能够抵得上多半边天,娶媳妇先看娘这句老话,搁到现在也是颇有道理的,丈母娘不乐意或者爱挑刺,这女婿你是很难当的。


嫁夫先看爹:找个好婆家也是姑娘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为啥要说找婆家先看公爹呢,其实这句老话是男人很多时候是一家之主“题外话,现在貌似现在很多家里是女人说了算”,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从他的做人做事也就能够很清晰的透漏出家庭的信息,父亲是办事利索干练,待人接物都是很有规矩,这家的儿子自然也是很好的孩子,而有的父亲则是不然,像我们村的老张,儿子跟人家已经定亲了,老张去亲家哪里商量结婚事宜,到那之后老张把烟掏出来给亲家递了一支,然后就放在了桌子上,这老张也是很抠门之人,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记把烟装了回去,走了之后,亲家对于老张的做法是摇了摇头,说这亲家不能结,没意思。


农村的这些老话,虽然说并不是都那么的准确,那么的灵验,但有时候也是一些多年的通过观察之后的经验累积,也是颇有参考作用的,只不过现在是新事新办,结婚都是子女们自己的事,家人是越少掺和越好,日子是人家俩口子一起过,作为双方家长父母,也都是为了儿女着想,结婚双方父母的原因虽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毕竟没有两人能够相爱来的那么实际,对于这句老话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