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煤改氣”每戶補貼高,環保又清潔,為何有些農民不願做?

迷失的風向


農村“煤改氣”每戶補貼高,環保又清潔,為何農民不願做?

安裝天然氣確實環保又清潔,但是費用也高,我們農民不願安裝,最大的原因是安裝費太高還有後期天然氣的費用承受不起。安裝補貼大概是2700塊錢,有些地方高達三千以上,而且買燃氣灶和壁掛爐還有自己掏腰包買,這裡又要幾千塊,全部搞好能使用要上萬的費用,我們農民真的用不上,有些人辛苦工作一年除開支後,都沒剩下一萬多元,那麼高的費用讓人難以承受。


用天然氣平時取暖和做飯,每個月至少花費1000元以上,而用煤取暖做飯一個月兩三百塊就可以了,我們無法承受這個範圍,太貴了,我們生活得不到保障。

而且在有些農村天然氣是供應不上的,安裝起來只是一個擺設,等需要用天然氣時卻不夠用,煲壺水都要很長時間才行,取暖就更不要說了。

天然氣屬於易燃易爆的氣體,可以說非常的危險,稍有不慎漏氣會導致爆炸的事件發生,在農村老人還有兒童比較多,因為年輕人大部分出去打工了,很多老人都不會用天然氣,或者操作錯誤是很危險的。


農村“煤改氣”為何很多農民不願做,你認為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呢?歡迎留言,交流。


三農天地


平常家庭每年燒煤,一頓焦炭1300元左右,一般兩噸煤足矣,2600元,既能保證正常取暖,同時也可以做飯,燒水,一舉多得,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起,如果使用天然氣,我們這裡是安裝,爐具免費,每立方政府補助1元,最高補助1000立方,補助三年,按照最低每小時1.5立方,2.5元一立方價格,每天12小時開啟,取暖期按照110天計算,2.5(單價)×1.5(小時耗氣量)×12(每天使用時間)110天=4950元,減去政府補助1000元,還要接近4000元,既不包含燒水,也不包含做飯。和土暖差距只有一個用人工添煤一個不用,這點事一般家庭寧願會願意為了添煤而少花費1000多塊,上升到環保角度,不是說農民沒有那麼高的覺悟,而是收入普遍不高,一般為建築,或則務農,好點的搞個養殖,建築行業取暖期停工,養殖場審批覆雜,根本沒有額外收入,能省則省,所以天然氣取暖對大氣汙染防治或許有好處,但是對農民來說弊大於利,可以嘗試煤改電,現在農村家庭,空調,電水壺,電飯煲電磁爐可謂是一應俱全。大力推廣電力使用。既不用國家鋪設管道,給補助各種爐具等。直接取暖期降低電價就夠了,價格還低。熱效率還高,相信很多人還是可以接受


禪語洗心No1


隨著空氣汙染的加劇,國家開始整治環境汙染,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推進農村“煤改氣”,為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國家出臺了下列補貼政策。一是對燃氣設備購置補貼70%,每戶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2700元,由省和市縣各承擔1/2,其餘由用戶承擔。二是實行採暖期用氣補貼,採暖用氣補貼額度為1元/立方米,每戶每年最高補貼氣量1200立方米,由省、市、縣各承擔1/3,補貼政策及標準暫定3年。三是對“氣代煤”用戶不再執行階梯氣價,給予建設村內入戶管線戶均4000元投資補助,由省承擔1000元,市縣承擔3000元。四是支持建設儲氣設施,支持投資主體適當建設加氣站或對核定存儲氣量給予適當補貼,保障儲氣設施有效庫容、安全運行和適當收益。

但是有些地區煤改氣進展緩慢,農民對“煤改氣”有顧慮,不願意安裝,我認為他們主要有以下顧慮,影響了他們安裝的積極性。

首先,初次安裝成本高,一次性花費大。正常條件下安裝費在2700元左右,如果安裝管道比較長,還得繳納超長的費用。對於農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其次,天然氣用量大,價格高,長期使用並不便宜。與煤炭相比,無論是做飯還是取暖,天然氣使用方便、乾淨衛生。但是農村磚砌的房子由於沒有保溫層,保溫性較差,要是燒天然進行取暖,將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而且,天然氣價格可能會不斷上漲,農民使用天然氣造成的負擔可能會一年比一年重。

最後,使用天然氣操作比煤炭複雜,農村的老人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首都農業人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親生經歷的,因為我這邊農村正在更改“煤改氣”,我沒少聽村裡人說原因。

1.初次安裝成本有點高,一次性花費比較大。正常條件下安裝費在2700元左右,而且安裝管道時間比較長,比較麻煩,所以很多人不想嘗試。

2.天然氣用量大,價格高,長期使用並不便宜。與煤炭相比,無論是做飯還是取暖,都沒有煤炭方便。

3.天然氣的價錢,雖然說現在安裝時國家補貼政策高,但是以後如果沒有補貼了,單用天然氣的費用也是很高的,

4.人群問題,村裡現在居住的多數都是老年人,年輕人已經很少很少了,老人記憶力逐漸衰退使得他們對新鮮事物不那麼感興趣,忘記關燃氣閥門這種事情會經常發生,有時候是很危險的;而且後期燃氣灶的檢修和燃氣購買對於他們而言更加不方便,所以他們更習慣燒柴火或者燒煤,方便。


小雨農村記錄




西門觀點:補貼雖高,但只能解決安裝問題,很多農民仍然掏不起每月幾十元的燃氣費。

國家每戶補貼2700元安裝天然氣,但有些農民仍然不願意安裝,不是這些農民不願意使用既環保又清潔的天然氣取暖做飯,而是仍然用不起。

我們來算一筆賬。農村安裝天然氣,初裝費最少的地方也要3000元,很多地方高達4000到5000元以上,再加上燃氣灶、壁掛爐、地暖或暖氣片等設施,費用超過一萬元以上。



這還不算,即便安裝好,每月四五十元的燃氣費和冬季取暖每月幾百元的燃氣費,有多少農民用得起?2700元的補貼看起來的確不少,但對大多數農民來說,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2018年,我國農村還有1661萬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剛剛脫貧人口,至少這部分人目前還用不起天然氣,所以,一刀切讓所有農民都煤改氣是不符合實際的。

當然,隨著2020年的到來,國家扶貧攻堅的最後衝刺,農村貧困人口會越來越少,大多數農民收入會提高,煤改氣也就水到渠成了。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近些年,全國範圍內的空氣汙染觸目驚心,人們漸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國家也相應出臺了不少政策,其中農村“煤改氣”就是舉措之一。

目前,農村實行“煤改氣”,可領取這些補貼:第一,70%的設備購置補貼。農戶所購置安裝的燃氣設備費,可享受70%的補貼,最高補貼不超過2700元。第二,採暖費用補貼。給予每戶1元/立方的補貼,每年最高補貼1200立方米,補貼3年。第三,給予建設村內入戶管線戶4000元投資補助,用戶不再執行階梯氣價。

有這麼好的補貼,部分用戶為何不願意配合呢?簡單來說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費用問題。儘管在改造過程中,國家給予了不少補貼,但對很多經濟收入微薄的農戶來說,首次安裝費用及後期燃氣使用費用,都是一筆額外的開支。

第二,生活習慣原因。許多農戶大半輩子都堅守著一方家園,習慣了一種生活方式,比如燒大鍋灶。新型燃氣的使用,對於這輩農戶來說較難適應。

第三,冬季採暖和安全疑慮。以前,農戶們依靠天然的樹枝、木材等明火取暖,不需要額外的費用支出,現在安裝燃氣後,禁止明火取暖,許多農戶不願意接受這種取暖方式。同時,有的家庭只留老人在家,他們對新型設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憂慮,因而也就不願意去做。

大體來說,不願接受“煤改氣”的農戶,主要是因為費用和生活上的習慣適應問題。但隨著政策的推行和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理解執行。


新華融媒新消費


環境汙染成一大公害,環保專家的建議直指農村燒火做飯,“煤改氣”項目在一些地方已付諸實施。

天然氣入村進戶,應該說是一件好事,清潔了能源。減少環境汙染也是環保“專家”的治理方案的實施效果。再說政府還有專門的補貼政策。我們這裡每戶最高補貼2700元,採暖期用天然氣每立方米氣量補貼1元,每戶最高補貼1200立方米。這些看起來是夠優惠的,可農民還是不滿意,有的還不情願。這到底是為啥呢?

設備安裝費補不及出。農村以前都是柴火、煤碳作飯取暖,建房本就沒有天然氣管道。要用天然氣就得重新開溝架管鋪設其管道。農村村與村、戶與戶相隔較遠,安裝時的材料費會很高,雖然農村有設備購置補貼70%,但卻是2700元就上限。很多農村天然氣入戶成本都超過了6000元,除補貼外,農民自己還要掏3000多。這補貼還真叫人尷尬。



天然氣價格高且有“氣荒”。也曾算過一筆賬,一個月用灌裝煤氣頂多100元,用天然氣取暖一天就要十幾立方,而且非採暖期是沒有補貼的,還不如用煤氣划算;一些農村離分佈式氣站較遠,導致供氣不足,“氣荒”時常發生,尤其是冬季,用氣量大,不用說管道末端的天然氣用戶基本用不成。

受煤改電的衝擊。煤改電是面向國家電網,又有了農村的“農網改造”政策,每戶最多隻要1000元就會鋪設好線路,用電的多在於農民的使用。而煤改氣則是各地燃氣公司,其設備主要是各壁掛爐的生產廠家。承包安裝的公司不同,選擇的廠家也不一樣,其設備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煤改電,又煤改氣,還有費用的區別,農民只能觀望。


對老年人有安全隱患。農村的一個現實是青壯年市年外出打工,家裡只是老人和孩子。用慣了柴禾和碳的老人,對新鮮的天然氣用不來,且感到困惑,不得不說有安全的問題值得思考。


農村,特別是偏遠的地方“煤改氣”,不能操之過急或採取一刀切的辦法,可以用優質煤或節能環保灶具逐步替代、過渡,達到減少汙染排放的目的,待條件成熟再推廣實施。


為生活而提神


環保清潔是對的,可是你們考慮過農民能不能承受,我們這裡是這樣的,入戶費每戶2000,燃氣灶,580元給補貼30方天然氣,壁掛爐價格不等,我買的6490元的,首次使用補貼900元,一個採暖季花費2400元,家裡溫度沒有超過14度,晚上還必須用空調或者小太陽人才能穿著棉襖看電視,過了採暖季節做飯還行,這種情況大家看看有多少人能夠接受?農村年紀大點的沒收入了,怕冷了,你們給出出主意咋辦?農民挨冷受凍的可環境好了多少?專家們的建議讓掙錢不容易的農民買單?在農村做實驗?誰給解釋一下煤改氣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專家們的錯誤決定和領導幹部的決策誰來承擔責任??


深思2


我媽媽今年七十多歲,對“煤改氣”這一政策很是反感,老太太說,自古都是燒柴火做飯,生煤取暖,怎麼到現在就都不行了呢!政策已經下來了,跟媽媽解釋好多她聽不懂,很不願意的。不但她這樣,村裡上了年紀的好多也這樣想,年輕人倒是無所謂。

我這邊“煤改氣”每家補助最高能達到7400元呢,並且安裝供料也不用花錢,用著方便,又沒有煙熏火燎的,多好啊!

其實,村民不願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費用。雖然“煤改氣”確實方便了居家生活,但天然氣做飯、取暖,日常用量也不少呢,原來柴火做飯都不用花錢,買一噸煤幾百塊錢能燒兩冬,相比之下改革之後費用是增加了,家裡條件好些的還不明顯,但農村大多數還不是土裡拋食的,捨不得,寧可受點累也圖省幾塊啊!

第二點擔心的是安全。耳邊聽到的燃氣爆炸事件不少,農村人文化水平還偏低,正規操作意識不足,尤其是那些空巢獨守的老人,開關閥門更容易出現隱患,媽媽不止一次的說過,這要爆炸了也就玩完了。她還說,燒了這麼多年的火,為啥現在就成了汙染了呢,想不明白。

話說回來,大氣汙染嚴重,空氣質量惡劣,對人真是災難,“煤改氣”是勢在必行,不利的生活方式就要改,為子孫後代也要鋪好路啊!好在年輕一代們接受起來不費勁,只要大力宣傳,灌輸村民環保意識,“煤改氣”一定能歡天喜地走進千家萬戶。


青青芳草地2018


第一,空氣汙染的罪魁是工業發展。至於為什麼他們要從農民燒柴和取暖上下手,我想原因有兩點,首先,專家和有關部門解決不了工業汙染問題,但是他們還要做點什麼事來體現他們存在的價值,不能讓大眾覺得他們在吃白飯,所以他們就從相對弱勢的農民身上下手。農村一年取暖幾個月?而且很多地方農村不取暖,看來專家們也是真死了不少腦細胞來把關注點轉移到農民身上了。其次,改造就是工程,工程就需要勞動力,這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同時,工程也需要財政撥款,很多人可以從中牟利。

第二,我來自魯北農村,改造之後,燃氣時有時無,氣都保證不了,還怎麼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