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须读的20大经典定律(一)

蝴蝶效应现象

“亚马逊丛林一只蝴蝶翅膀煽动翅膀,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也许就会出现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美国的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z)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提出的,该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变化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长期巨大连锁反应。

【起因】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命名】罗伦兹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呈现。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解析蝴蝶效应

思考:因为蝴蝶效应的初始状态是混沌的,即先决条件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所以结果就会存在多样性的变化。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需要仔细思量。很多节点改变会影响全局,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不能糊涂。

蝴蝶效应是关于混沌学的比喻,它说明 [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 ] 。人类对的事物发展的认知,依据的是现有的科技条件;而在有限的条件下,事物的发展轨道有的有规律可循,有的则存在不可预知的变数,因此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相对的复杂性。

【作用】蝴蝶效应是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告诉我们:哪怕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微弱,但如果经过其它条件的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可能会带来益处,也可能产生破坏。

【案例】英王理查三世的“马钉故事”:一枚钉子,可以影响一个马掌;一个马掌,可以影响一匹战马;一匹战马,可以影响一个战士;一个战士,可以影响一次战斗;一次战斗,可以影响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可以输掉一个帝国。

【事件】最著名的关于蝴蝶效应的历史事件,应该莫过于万历援朝战争。

对日本的影响:1592年-1598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两次倾举国之力,两次入侵朝鲜,但两次都被朝鲜政府和明朝援军击败,而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退出了朝鲜。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被削弱,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

对明朝的影响:万历援朝战争是明朝队对外战争的最后的辉煌,虽然保卫了朝鲜半岛,但明朝国力受到巨大的损耗。由于明朝国力的削弱,东北的女真部逐渐脱离了明朝政府的控制,力量逐渐强大。努尔哈赤借势割据东北,对明朝中央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明朝中央政府为了扫平努尔哈赤的判乱,在全国加征“辽饷”导致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终于,在外有后金侵入,内有农民起义的双重夹击下,明朝最后走向灭亡。

蝴蝶效应的实际应用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科学家给混沌下的定义是:混沌是指发生 [ 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 ] 。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即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完美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

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蝴蝶效应似乎无处不在。从第一次发现至今,关于混沌和蝴蝶效应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社会学家、人文学家所关心的。研究蝴蝶效应,就是发现无序中的有序。我们今天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无法预测的混沌。关于蝴蝶效应的应用有很多,因为知识有限,笔者简单围绕①社会、②经济、③语言、④数学四个学科画一张思维导图,通过举例来描述相互之间的关联。希望将来能有更多人,以更深邃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

社会、经济关联案例-《疯牛病》:

2003年,一宗疑似疯牛病的案例,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带来一场破坏性很强的飓风。这件事情里,扇动蝴蝶翅膀的是疯牛。而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当时总产值高达175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产业和140万个工作岗位。作为养牛业饲料来源的玉米和大豆业,同期也受到波及,期货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消费者对牛肉产品的信心下降,造成了美国国内餐饮企业的萧条。

启示:

如何妥善应对疯牛病事件,如何尽量使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当时成为美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对美国肉类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最彻底、最全面的检验。科学防范类似疯牛病事件,对紧急事件准备有好足够的预警、预案和公关等措施,也是政府或者公司更为成熟的表现。

对管理者而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只是一个方向,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也要做到不失原则不疏漏不遗留,除了经验总结,还需要做到科学应对和提前预防。

蝴蝶效应 | 管理者须读的20大经典定律(一)

蝴蝶效应的简单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