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須讀的20大經典定律(一)

蝴蝶效應現象

“亞馬遜叢林一隻蝴蝶翅膀煽動翅膀,兩週後美國得克薩斯州也許就會出現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美國的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提出的,該定律指的是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變化可能會引起整個系統長期巨大連鎖反應。

【起因】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併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命名】羅倫茲製作了一個電腦程序來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圖像來呈現。最後他發現,圖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張開雙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解析蝴蝶效應

思考:因為蝴蝶效應的初始狀態是混沌的,即先決條件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產生的,所以結果就會存在多樣性的變化。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需要仔細思量。很多節點改變會影響全局,對於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的,不能糊塗。

蝴蝶效應是關於混沌學的比喻,它說明 [ 任何事物的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 ] 。人類對的事物發展的認知,依據的是現有的科技條件;而在有限的條件下,事物的發展軌道有的有規律可循,有的則存在不可預知的變數,因此事物的發展往往具有相對的複雜性。

【作用】蝴蝶效應是事物發展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這種現象其實是告訴我們:哪怕初始條件的變化十分微弱,但如果經過其它條件的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也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可能會帶來益處,也可能產生破壞。

【案例】英王理查三世的“馬釘故事”:一枚釘子,可以影響一個馬掌;一個馬掌,可以影響一匹戰馬;一匹戰馬,可以影響一個戰士;一個戰士,可以影響一次戰鬥;一次戰鬥,可以影響一場戰爭;一場戰爭,可以輸掉一個帝國。

【事件】最著名的關於蝴蝶效應的歷史事件,應該莫過於萬曆援朝戰爭。

對日本的影響:1592年-1598年,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兩次傾舉國之力,兩次入侵朝鮮,但兩次都被朝鮮政府和明朝援軍擊敗,而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退出了朝鮮。日本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被削弱,間接導致德川幕府崛起。

對明朝的影響:萬曆援朝戰爭是明朝隊對外戰爭的最後的輝煌,雖然保衛了朝鮮半島,但明朝國力受到巨大的損耗。由於明朝國力的削弱,東北的女真部逐漸脫離了明朝政府的控制,力量逐漸強大。努爾哈赤借勢割據東北,對明朝中央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而明朝中央政府為了掃平努爾哈赤的判亂,在全國加徵“遼餉”導致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終於,在外有後金侵入,內有農民起義的雙重夾擊下,明朝最後走向滅亡。

蝴蝶效應的實際應用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科學家給混沌下的定義是:混沌是指發生 [ 在確定性系統中的貌似隨機的不規則運動 ] 。一個確定性理論描述的系統,其行為卻表現為不確定性,即不可重複、不可預測,這就是混沌現象。

混沌是非線性動力系統的固有特性,是非線性系統普遍存在的現象。牛頓確定性理論能夠完美處理的多為線性系統,而線性系統大多是由非線性系統簡化來的。

在現實生活和實際工程技術問題中,蝴蝶效應似乎無處不在。從第一次發現至今,關於混沌和蝴蝶效應的研究一直是科學家、社會學家、人文學家所關心的。研究蝴蝶效應,就是發現無序中的有序。我們今天的世界,仍存在著太多的無法預測的混沌。關於蝴蝶效應的應用有很多,因為知識有限,筆者簡單圍繞①社會、②經濟、③語言、④數學四個學科畫一張思維導圖,通過舉例來描述相互之間的關聯。希望將來能有更多人,以更深邃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世界。

社會、經濟關聯案例-《瘋牛病》:

2003年,一宗疑似瘋牛病的案例,給剛剛復甦的美國經濟帶來一場破壞性很強的颶風。這件事情裡,扇動蝴蝶翅膀的是瘋牛。而最先受到衝擊的,是當時總產值高達1750億美元的美國牛肉產業和140萬個工作崗位。作為養牛業飼料來源的玉米和大豆業,同期也受到波及,期貨價格呈現下降趨勢,消費者對牛肉產品的信心下降,造成了美國國內餐飲企業的蕭條。

啟示:

如何妥善應對瘋牛病事件,如何儘量使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在當時成為美國政府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也對美國肉類食品安全衛生監督管理體系進行了一次最徹底、最全面的檢驗。科學防範類似瘋牛病事件,對緊急事件準備有好足夠的預警、預案和公關等措施,也是政府或者公司更為成熟的表現。

對管理者而言,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只是一個方向,並非人人都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也要做到不失原則不疏漏不遺留,除了經驗總結,還需要做到科學應對和提前預防。

蝴蝶效應 | 管理者須讀的20大經典定律(一)

蝴蝶效應的簡單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