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昨天晚上看《青春鬥》,演到錢貝貝和男朋友分手那段我真受不了了,倆人在大海邊傷心欲絕,互訴衷腸,難捨難分,結果就這麼兩句臺詞讓演員唸的跟詩朗誦一樣,還是小學生說一個字歪一下頭那種做作型詩朗誦。太難受了,他們倆分手的的痛苦根本不及觀眾看他們演戲痛苦。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現在的電視劇都特愛用原音或者同期收音來彰顯自己的“認真”,但只能說意識是好的,效果是爛的。很多演員已經不是臺詞不好了,有些人連把話說清楚了這一簡單要求都很難達到。鄭爽在《青春鬥》裡就是這樣,只要有她的戲絕對不能開二倍速看,因為根本聽不清她說的是什麼。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趙寶剛這兩年拍戲的特點就是酷愛讓不是北京的演員說北京話,演員要是真能說成佟大為、文章那樣倒也行,但是《青春鬥》裡的男男女女女根本就是一點北京話都不會說,全都亂加兒化音,恨兒不兒得兒說兒話兒都兒是兒這兒樣兒的兒,舌頭卷的比大張偉還厲害,向真能給叫成向針兒。

不懂,不知道為什麼非要逼著來自天南海北的角色們硬說北京話。鄭爽演的向真是四川妹子,也在瘋狂說北京話,而且為了凸顯向真的颯爽,鄭爽念臺詞的時候舌頭也很颯爽,導致效果奇爛。

其實她不是說不清楚話的演員,《夏至未至》的時候鄭爽細細的女孩嗓子配上立夏的溫柔女高中生形象就非常合適,而且吐字也算清晰。但她的缺點是說話很飄,沒什麼底氣,演偶像劇清純女主角還湊合,演別的就算了。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經過一番小小的總結,我們把演員的臺詞問題分為以下幾種:

01

口音太重,口齒不清

鄭爽在《青春鬥》裡就是標準的口齒不清,嘴裡含棗,又快又飄,念臺詞像趕飛機。同樣問題的還有唐嫣,她說話不快,但是南方口音重,很多字都念不標準,比如《歸去來》裡把成長念成陳長,把豐厚念成分厚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這種前後鼻音不分的情況在唸臺詞的時候會非常明顯,一句話有好幾個詞都能是錯的。楊穎比唐嫣好一點點,大多數時候能把字音唸對,但偶爾也會把生孩子念成申孩子,同時她還有歸音不完整的問題,所以說起話來特別不利落,句子一長聽著就彆扭,需要挨個字糾音。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更說不清楚話的是劉濤,江西口音本來就不好改,她還做了一口烤瓷牙。我試圖找了一下她有什麼音發不清,沒找出來,因為太多了沒規律,反正天、的、第等等一系列需要舌頭碰牙的發音對她來說都很困難,聽她說話老感覺嘴裡有水。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而且劉濤在語音語調上也不控制,Andy說話的尾音全都向上甩,一點沒有女總裁的懾人氣魄,開會罵人沒底氣,反而像小女孩腦鬧脾氣。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胖球在此讓我特別提一下《親愛的她們》裡的翁虹,說她口音蹩腳的像在大陸住了兩年的香港農村人。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02

咬字基本過關,說話像要起飛

這類代表演員實在太多了,童星出身的吳磊弟弟就是其中之一。他跟唐嫣一樣都是上海人,咬字的時候會把可能讀成可nen,不過男孩的聲音比較低沉,相比之下會略好一些。

只是千萬不能讓他念長臺詞或者演爆發戲,《沙海》裡他一痛苦我就跟著痛苦,我知道他有很努力地在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他的發聲方式完全是靠嗓子,所以再怎麼嘶吼都只顯得單薄無力,讓人沒法相信他能和命運抗爭。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他跟關曉彤在《影》互殺那段已經是倆人發揮不錯的一場戲了,出了電影的關曉彤也是有氣無力派代表人。關曉彤說話的氣質在北京話裡被稱為pia(三聲),也就是垮,所有音都往下走,聽她說話特別洩勁兒,感覺不用手接著能掉地上。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像關曉彤這種唱歌說英語都帶味的已經算北京腔很重了,類似的口音在北京四五十歲的衚衕大媽裡特別常見,所以她要非用這種臺詞水平演青春偶像劇,能不出戲就新鮮了。

而另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楊冪就跟關曉彤完全不一樣,楊冪的所有發音都是往上挑的,怎麼講,很明媚。這種明媚放日常裡還不錯,放臺詞裡就非常可怕了,《小時代》裡聽楊冪念臺詞感覺滿腦袋都是波浪號,啊~南湘~怎~怎麼會這~樣~,我們不是~好姐妹~嗎~。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這種發聲方式給人感覺連嗓子都不過,直接從天靈蓋往外飛。林蕭本來就是個矯情角色也就算了,《繡春刀2》裡楊冪演的北齋先生是一個敢於暗諷朝廷的政治家,結果她還是捏著嗓子往外飛臺詞,就真的很想讓人把她從屏幕裡揪出來。

同樣不用嗓子念臺詞的是張雨綺,她用蘋果肌和鼻樑子,這倆地兒使勁一擠就是一句臺詞。姐這種明豔大氣的長相本來能演大美女,但是因為聲音太尖太細太飄,迄今為止倒是演了不少輕浮大美女。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劉亦菲劉詩詩則是用太陽穴發聲,非常輕,氣若游絲,仙氣十足。劉亦菲用這種聲音演趙靈兒倒是非常合適,但是《繡春刀1》裡劉詩詩的那個角色,是我到最後幾分鐘才確定她真的不是個盲人,從眼神到聲音都太空靈了。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總的來說這類演員說話的特點就是飄,感覺他們一邊說一邊往天上飛,隨時都有可能斷氣,而且調高,上課說話一逮一準。別看關曉彤說話往地上砸,情緒一激動照樣能乘著火箭的翅膀衝出外太空。

03

會說話,不會說臺詞

比起前兩種,這類演員的臺詞沒什麼大毛病,也不至於讓人出戏,但也就是還行,算不上好,主要是不能比。

《知否》裡的趙麗穎馮紹峰就總像一個在忘詞一個想笑場,要是全劇就他們倆倒也還好,但是這劇的配角和老前輩們臺詞都不錯,一對比就特別明顯,個別句子重音也有問題。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迪麗熱巴在《聲臨其境》奪冠那期的表現不差,只是實在說不上驚豔,尤其在專業學配音的白客面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嚴格來講孫儷也有點這個毛病,《甄嬛傳》裡季冠霖給她配的太好,又十分貼臉,所以一點都不覺得出戲。花絮裡孫儷用原音跟陳建斌搭戲的時候很明顯能感覺到她底氣不足,陳建斌說話像口鐘,孫儷說話是鐘的迴響。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從地域上講,北方演員在練好臺詞這方面是比較佔便宜的,因為普通話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發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而南方方言相對就比較曲折,發音也相差甚遠,不是當地人可能一個字都聽不懂,全然外國語。

客觀因素擺在這可以理解,但是各位都是演員了,口音這事就不能克服一下嗎,不求標標準準普通話,別把話說的曲了拐彎,十個字錯仨有這麼難?這放表演課上念繞口令都過不了,演戲這麼多年,每天叼著筷子練十分鐘都不至於說成現在這樣。

關鍵臺詞這個事對塑造角色形象實在很重要,演技一般的情況下臺詞再差一點幾乎瞬間破功。要不就像蔣雯麗一樣,用演技使勁往回拉,作為安徽人她的口音一直是個特別大的問題,很多字都咬不對,但她主要是以情帶人入戲,所以只要不是地域屬性特別明顯的都還行。反例就是《正陽門下小女人》,這個真的沒治。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口音這方面也有不少正面例子,比如江蘇人朱亞文、武漢人王凱、上海人鄭愷,這三位南方人的普通話甚至比很多北方人都要好。

而像白宇、賈乃亮、孫紅雷、黃渤等等都是平常說話帶口音,一演戲就能切換到字正腔圓頻道的人。

如果是地方戲,演員帶一點口音是好的,對塑造角色有好處,《都挺好》裡的李念就是因為有南方口音才能跟朱麗這個角色更加契合。但是不會說也別太強求,說成《青春鬥》那樣還不如不說,不管怎麼說至少要做到準確、清晰、圓潤、集中、流暢

把話說清楚了是基本要求,再往上是要學會胸腹式聯合呼吸,這是演員說話不飄的關鍵。這種說話方式非常累,下面有請學播音的同事來做一下要點講解,也就是箭頭指向的後腰部分也要用力,念臺詞走腎,這樣說出來的臺詞才會

氣暢、字清、聲美、多變。(圖片比較誇張,正常說話不用這麼用力)

現在的演員是都放棄臺詞課了嗎?

關於臺詞這個事,我還特意諮詢了這位播音同事,我問她是不是有的地方口音就是很難被矯正。她說有的的確很難,但只要是大陸地區,大學四年好好練的話基本都沒什麼問題,至少前後鼻音和nl不分的問題是肯定不會有,學會胸腹式呼吸也一點都不難。

但誰能想到現在的電視劇觀眾連聽個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的臺詞都變得這麼不容易,有些演員你甚至都記不住他原聲是什麼樣,也就更別提

氣隨情動、聲隨人走了。

眼看著好多偶像要轉業成為演員,我這心裡更是一陣突突,俊男靚女美則美矣,一張嘴瞬間穿越快手土味情景劇。演戲真不是唱跳的退路,練好普通話不一定比跳舞簡單。

麻煩以後各位演員再吹什麼炸裂式演技的時候,還是先把普通話說利索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