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最近的微博熱搜,由於蘇有朋的一句話,讓無數網友開始期待“小虎隊”30週年合體。


起因是一檔綜藝中,有位學員唱歌起調太高,隊友幫忙墊音。


成功救場後,隊友又退回後排,把舞臺交給自己兄弟。


蘇有朋深受觸動,哽咽著談起“小虎隊”時期,隊友給自己的幫助:


“之前在團隊,我都是拖後腿的。當初如果沒有兩個哥哥支持我,我可能撐不下來。”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蘇有朋哽咽著談及當年兩位隊友給予自己的幫助


他喊話曾經的隊友,你們該約我吃飯了!


很快,吳奇隆和陳志朋隔空回應:


“沒有人比我更清楚你的努力,這就是我兄弟,真牛!說好了請吃飯,我跟志朋等你。”

“別光說不練,趕緊約起來。”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吳奇隆微博上的回應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陳志朋發微博po了一張小虎隊曾經的照片


“小虎隊”的歌聲,已經飄過30年了,那是無數人青春的旋律。


命中註定


1988年,初夏的臺北,天氣有些燥熱。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年輕時的吳奇隆


18歲的吳奇隆正在街上擺地攤賣衣服,有個人在旁邊已經觀察了他三天。

他告訴吳奇隆自己是星探,想讓他進演藝圈。吳奇隆當即拒絕了。

這個時候的吳奇隆已經是臺灣省的跆拳道冠軍,在班裡還是個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作為班中少女的“夢中情人”,他對於娛樂圈,沒有什麼想法。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年輕時陳志朋為參加節目海選特意拍的照片


16歲的陳志朋這時在舞蹈房裡流著汗練習芭蕾、踢踏和爵士。


他的家裡開了個連鎖美容院,生活無憂,年少的他就有個明星夢。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年輕時的蘇有朋


放暑假的15歲高中生蘇有朋,此刻正戴著1000度的眼鏡,用心地寫著作業。

這個看起來很乖的孩子,其實是因為父母管束較為嚴格,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這個初夏,他們還都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瘋狂奔跑玩鬧。

誰也不會想到,再過一個月,這三人的命運將會奇妙地交叉到一個點上。

緣 妙不可言

1988年7月,臺灣開麗公司推出一檔“青春大對抗”電視節目,內容頗為清新,由3位女生組成“小貓隊”擔任主持人助理。後來有人提出加入3個男生助理使畫面陰陽平衡。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當時小貓隊的成員:曹琳、吳佩瑜、徐淑娟(後來叫做徐若瑄)


於是,開麗經紀公司貼出廣告招聘3位男生助理。

星探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了吳媽媽的電話,隔三岔五地給吳媽媽打電話。在無數次“騷擾”後,吳媽媽把吳奇隆勸去了片場。

當天,蘇有朋揹著書包,穿著校服也來到了面試現場,但他只是陪同學來面試的。結果,卻意外地被評委相中。

略有意外的是,由於當時公司並不想使用有明星臉的藝人,外形酷似張國榮的陳志朋,並沒有通過第一輪。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但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又把他“撿”了回來。

就這樣,三個人跌跌撞撞的,從三千人中脫穎而出。

由於三個女生叫做“小貓隊”,三個男生的名字便定為“小虎隊”。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吳奇隆因為體形健美,可以翻漂亮的後空翻,所以被稱為“霹靂虎”

蘇有朋當時在臺灣最有名望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讀書,是名副其實的學霸,被稱為“乖乖虎”

陳志朋由於顏值高,唱跳在三人中最好,取名“小帥虎”

最開始三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搬道具,還有在節目間歇表演歌舞。

由於初到臺北,陳志朋講話滿是臺中腔,這讓公司對他在節目中的表現不很滿意。而吳奇隆和蘇有朋都是臺北人,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為此,他在公司的督促下不斷苦練,從基礎的發音練起,最後終於可以說一口漂亮的臺北話。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三個人中,陳志朋的歌舞水平是最高的,另外兩人沒有任何歌舞功底。練習舞蹈是陳志朋最開心的事情,因為他總是很快就能學會。他自己曾說,“不管唱歌還是跳舞,對我來說,好似吸塵器一樣,一打開電源,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照單吸收。”

蘇有朋總是學得很慢,所以常常感到沮喪。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為了讓他堅持下去,公司給三人看了一些粉絲的來信。後來三人才知道,當時公司每週都可以收到幾麻袋粉絲來信,其中很多來自大陸,只不過之前出於保護他們的原因,沒給他們看而已。

與此同時,原本為了給小貓隊做陪襯的三人,居然在節目過後,收到了無數粉絲的來信和電話。很多人對電視臺說的都是一句話,“麻煩你們,多給小虎隊一些鏡頭好嗎?”

這時候,“小老虎們”知道,自己出名了。


把你的心我的心 串一串


1989年,小虎隊與”憂歡派對“出版了合輯《新年快樂》,除合作演唱了專輯主打歌曲《新年快樂》之外,還演唱了小虎隊單曲《青蘋果樂園》《彩色天空彩色夢》。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與憂歡派對合作的第一首歌


《新年快樂》和《青蘋果樂園》一推出就成為了全臺灣省青少年關注的焦點,至今仍然廣為傳唱。該專輯單臺灣銷量突破25萬張。在大陸,短短數月《青蘋果樂園》的正版卡帶銷售400萬盤。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引進版《青蘋果樂園》卡帶


依舊是在1989年,小虎隊在臺灣國父紀念館舉行的“馬拉松萬人簽名活動”吸引兩萬多人參加,場面引起轟動,當天臺灣的各大電視新聞報道了此次活動,追星一詞也由此而來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追星”現場


一個月後,小虎隊推出團體的首張專輯《逍遙遊》,十天內全亞洲銷量突破200萬張,是當時銷量年度第一專輯(同年,張學友的經典粵語碟《只願一生愛一人》才80萬的銷量)。


從垂髫老人到咿呀學語的小孩,沒有人不認識小虎隊,誰都能哼兩句”週末午夜別徘徊,快到蘋果樂園來……“


之後,《愛》、《蝴蝶飛呀》、《為夢想找一個家》等歌曲蟬聯亞洲各大排行榜冠軍。在《愛》這首MV裡,還開創性地把手語融入到舞蹈中,風靡一時。


1991年9月1日起,由小虎隊、紅孩兒、憂歡派對、姚黛瑋所組成的“青春本色 歡樂天地”演唱會在大陸的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地巡演。


這也是小虎隊第一次來到大陸表演,所到之處受到了空前熱烈的歡迎,甚至發生了在機場連續被18位不同的海關人員要求籤名的事情。


聚散終有時


1990年9月,第四張專輯《星星的約會》發行後,乖乖虎蘇有朋暫停工作,宣佈大學聯考之前,不再接受任何通告(1991年8月蘇有朋以全臺灣省排名第五的成績考上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


1991年12月15日,小虎隊成員陳志朋入伍服兵役,小虎隊暫時解散。


那一天,吳奇隆和蘇有朋把陳志朋送上了南下的列車,兄弟三人暫時分別。


吳奇隆還特地為服兵役的”小帥虎“寫下了歌曲《祝你一路順風》。


只是那時候造星的速度太快,追星girl從不等人,92年林志穎橫空出世,所有人的視線都被“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所吸引。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同年臺灣還舉辦了“四大天王就是你”模仿大賽,模仿郭富城的羅志祥就是在那時候和模仿張學友的歐弟、模仿劉德華的陳顯政還有模仿黎明的陳中威一起組成了“四大天王”的組合。


1993年12月16日,迎接小帥虎陳志朋退伍歸隊,小虎隊闊別舞臺2年後重聚,17日發行複合紀念專輯《星光依舊燦爛》。


但這時候,星光已經不能照亮他們,兩年後,團隊名義的活動就停止了,“虎嘯龍騰”演唱會,成為三人最後同臺的畫面。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1997年2月17日,霹靂虎吳奇隆入伍,小虎隊正式解散。


再不會有第二個“小虎隊”


直到2010年央視春晚他們三個再合體,在那一年掀起了回憶殺,大街小巷又開始放起了《愛》和《青蘋果樂園》。


站在當下回顧當初,最貼切的總結大概就是,小虎隊大概是華語樂壇第一個大紅大紫的流行偶像組合。


本來那個年代的組合就不多,早於小虎隊的組合大多是搖滾樂隊,比如溫拿五虎和beyond,他們叫做樂隊,不能成為“組合”。


而草蜢、達明一派、優客李林,又不主打偶像路線;而女子組合如南方二重唱,又偏向民謠且未大紅過。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所以小虎隊的模式是空前,且沒有競爭對手的。


在那個年代,年輕人聽膩了千篇一律的民歌嗓紅歌腔,小虎隊這樣的港臺流行樂,讓那時候的“叛逆少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時歐美流行音樂也還未像今天這麼普及,你能否想象即便是紅極一時的后街男孩和西城男孩等組合,也是在小虎隊解散後幾年才成立的。


時至今日,那時候的“叛逆少年”已經成了“中年大叔”,但是粵語歌最好的時代,小虎隊趕上了。


今時不同往日,許志安和李克勤依舊在電視上唱著那個時代的粵語歌,來喚醒一代人的記憶。可那一帶人已經不是如今綜藝節目的收視主體,有些歌只存在“長輩”的記憶中。


當下這個時代由於女權主義的興起,從來都是以男性審美為主導的規則被改變了,女性逆潮流而上地開始瘋狂消費“男色”。這才有那麼多瘋狂的女粉絲,和紅到發紫的偶像男藝人。


那個年代的偶像才是真正的偶像。喜歡他們的人還沒有被稱之為粉絲。歌迷想要見到歌手本人真是難之又難,甚至都沒有多的渠道去了解歌手。


九十年代的人們追星,甚至能背得出來當紅雜誌上刊登的藝人檔案,包括他們生日身高血型星座喜歡的顏色和愛吃的食物,而如今隨便網上一搜就找到了。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小虎隊約飯告訴我們,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


可惜的是,當時最紅的月刊《時代影視》早就倒掉了,《當代歌壇》也停刊了,歌迷想見到藝人已經是有錢就能解決的事。

時光倒流30年,那三張青澀的臉,曾

那麼熱烈地打動過我們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