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00万人:不学习、不工作、不社交,最长蛰居40年!

消失的100万人:不工作、不社交,死后两个月才被发现

近年来年轻人中的丧文化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到了一定年纪就意味着要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东西,譬如失恋,譬如昔日挚友的渐行渐远,譬如繁重杂乱的工作内容,又或者是虚伪客套又不得不费心维系的一些关系。每当面对这些时,是否觉得如果可以带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不必面对就好了。

然而,生活中确确实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上班,不上学,不迈出家门,不与人社交,生命中的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自己的房间里度过。他们户籍在册,但是家门之外的社会上却根本寻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就好像凭空隐蔽了起来。这就远不是“丧着”这么简单,这样的人群就是今天要说的 隐蔽青年,又称蛰居族。并且现在某些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因为多次求职失败和生活中的挫折而欠缺动力,继而逐渐放弃学业事业或投身社会,困在家中与世隔绝,变成隐蔽青年。

隐蔽青年的社会现象最初源自日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青少年受日本社会经济崩溃影响,导致了非常多的应届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并且在缺少社会经验和社会或家人的支援帮助下,只有呆在家中,一部分青少年更由于挫败感愈发严重而选择隐蔽生活。

迄今为止,日本约有一百万蛰居族。隐蔽青年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抗拒参与社交活动和社会生活,尤其是学习或工作,他们拒绝任何亲密的社会关系,“隐居”时间超过六个月。而最高记录者,隐蔽时间甚至可长达四十年年。最重要的事,现如今这种不太好的趋势已经从日本向全球蔓延开来。近年来,香港、韩国和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媒体也都相继报道了这种蛰居族的存在。研究者称,所有发达社会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经济衰退严重、失业率高的地区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