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昨天說了東晉北伐的三大隱患,今天我們來詳細說說桓溫之前的三次北伐。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第一次北伐是在外戚褚裒的率領下進行的。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稱他為“冬烘老朽”,因為這位老兄率軍深入中原之後,連一場正兒八經的仗都沒打,就喪師辱國地退回了江南。

面對這種失敗,褚裒又羞又愧,一病不起。在病中,他聽到附近有許多人在哭,就問周圍的人,是誰在哭?他的下屬告訴他,這是北伐陣亡的家屬在哭自己的親人。褚裒聽後覺得自己沒臉見人,於是在羞愧中死去了。

以遠圖不就,憂慨發病。及至京口,聞哭聲甚眾,裒問“何哭之多”左右曰“代陂之役也”裒益慚恨。永和五年卒,年四十七,遠近嗟悼,吏士哀慕之。——《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

在我看來:褚裒並沒有柏楊所說的那樣不堪。在東晉那種以豪門士族為主導的社會中,豪門士族齊心協力搞平衡,萬眾一心防寒門,上下一堆混蛋。褚裒能夠為自己的失職而自責,應該說他是一個比較有責任心的人。

在以豪門士族為主導的東晉帝國中,一個高級官員為了自己的失職如此自責,已經足夠令人感動了。而褚裒去世以後,很多人都自發地前來弔唁,可見褚裒平時為人也是不錯的。

深入中原的時候,東晉軍隊肯定是一副膽戰心驚的樣子。北方固然是一片混亂,但混亂也意味著北方遍地都是軍隊。東晉的軍隊本來就不太習慣在平原作戰,估計平時騎馬的機會也不太多。貿貿然深入遍地是軍隊的北方戰區,能不膽戰心驚嗎?

如果東晉是舉國之力北伐,當然沒必要這麼怕。但褚裒的北伐根本得不到桓溫的支持,其他豪門士族對他的支持估計也是有限的。作為一個比較平庸的軍事統帥,褚裒現在是什麼心情?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當他聽說河北的軍事主力朝著自己殺過來了,當然會立刻撤退。否則,就憑東晉的這支弱旅,怎麼能跟天天打仗的河北軍團較量呢?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第一次北伐敗得一塌糊塗,但大家都認為是褚裒無能,這次換個厲害點的統帥就行了。

就在此時,冉魏的豫州牧張遇投降東晉,東晉中央政府就派謝尚率軍收復許昌和洛陽(屬豫州)。

但張遇投降東晉只是名義上的投降,並不是要把自己的地盤拱手相讓。一看東晉帝國這麼不上道,張遇立刻翻臉了。找個機會就背叛了東晉,並在背後捅了謝尚一刀,然後立刻找前秦求援。

初,苻健將張遇降尚,尚不能綏懷之。遇怒,據許昌叛。——《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謝尚被張遇捅了一刀,正準備找回場子,又遇到姚襄率部來投。看過我昨天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姚氏和苻氏爭奪先入西北的機會。苻氏獲勝,立足西北建立前秦帝國;姚氏戰敗,只能被迫在中原尋找機會。首領姚弋仲在戰敗後病危,臨終前囑咐接班人姚襄:向東晉投降。

為什麼要向東晉投降?因為東晉弱,沒有能力吞併姚氏。如果投降前秦或前燕,後果難料。

於是謝尚聯合姚襄,一起找張遇報仇,但此刻前秦大軍已經趕到了戰場。一場大仗過後,謝尚和姚襄被前秦打得灰頭土臉,只能黯然退兵。

很多人說:張遇之所以降而復叛,完全是因為謝尚不善安撫,但這只是表面的原因。實際上,只要東晉決定接管張遇的地盤,張遇無論如何都是要反的,除非東晉可以在張遇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接管,否則這一仗無可避免。

從這個角度來說,第二次北伐失敗,主要原因是東晉中央政府昏了頭。正因如此,謝尚雖然做了替罪羊,但最終只是降職處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次失敗不能怪謝尚。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兩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東晉中央政府的臉上有點過不去了,作為首席執政官的殷浩只能親自出馬領導北伐。

我曾經為大家簡單地介紹過殷浩這個人,他被人稱為當代的管仲和諸葛亮。但這位“當代管葛”卻出師未捷,北伐還沒有開始,他就跟姚襄鬧起了矛盾。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分析一番,就應該知道:殷浩和姚襄鬧矛盾是必然的。

姚襄之所以會投降東晉,完全是他爹姚弋仲做出的決定。因為東晉勢弱,姚氏投降東晉之後,不用擔心會被吞掉,只不過在明面上,姚弋仲還說得冠冕堂皇。

吾本以晉室大亂,石氏待吾厚,故欲討其賊臣以報其德。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自古以來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歸晉,當竭盡臣節,無為不義之事。——《晉書》·卷一百十六·載記第十六

姚襄投降東晉之後,卻依然保持著絕對獨立的狀態。按說,東晉中央政府經過張遇事件之後,也不會再想著接管姚氏的地盤了。

但隨著謝尚北伐,姚氏也跟隨謝尚一起撤退到東晉的勢力範圍內,這就引起了殷浩的注意。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想當初,劉璋邀請劉備幫忙,劉備卻在益州發展勢力,最終奪取了益州。現在,姚氏跟隨謝尚一起推入東晉,也有機會在東晉發展勢力,姚氏最終會不會奪取東晉?這誰敢保證呢?

正是出於這種原因,殷浩和姚襄是各說各的理。雙方心知肚明,對方不會相信自己,但也不會輕易就範,因為江南是東晉苦心經營的主場,不願毀於戰火;而姚氏也需要一塊棲息地,雙方都不想興戰亂。所以雙方一直在小範圍內搞摩擦,並沒有把事件升級。

但搞摩擦這種事情是一定會逐步升級的,在一次較大規模的摩擦之中,雙方不僅發生了一次小規模戰爭,姚襄還奪走了殷浩許多人馬。事後,姚襄為了不使合作破裂,就派權翼到殷浩那裡講和。

權翼並不迴避雙方的矛盾關係,他說:“您與姚襄將軍之間的爭鬥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我們奪走您的那些人馬就不歸還了,以後和您打仗時還用得著。”聽到權翼的話,殷浩哈哈大笑:“您說得也太誇張了吧?”

翼曰:“將軍謂姚平北以威武自強,終為難保,校兵練眾,將懲不恪,取馬者欲以自衛耳。”浩曰:“何至是也?”——《晉書》·卷一百十六·載記第十六

殷浩和姚襄都是一流的政治家,誰也不會感情用事。經過這次摩擦之後,雙方繼續維持著合作關係。也正因為雙方的關係如此微妙,所以殷浩在決定北伐之後,打算換一種玩法。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殷浩積極收買前秦的朝臣,通過這種手段分化前秦帝國,儘量避免前秦介入中原爭奪戰。然後率領東晉軍事主力坐鎮前線,脅迫姚襄率部打頭陣,去跟中原實力派火併。

師次壽陽,潛誘苻健大臣梁安、雷弱兒等,使殺健,許以關右之任。——《晉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但事與願違,殷浩收買前秦帝國朝臣的進展似乎並不順利。不過老天對殷浩還算眷顧,沒過多久,前秦帝國有人造反,造反者就是被迫投降前秦的張遇。

張遇投降前秦後,直接被調到前秦中央政府工作。面對這種結果,張遇自然不開心。

但更讓張遇不開心的是:前秦皇帝苻健納了張遇的繼母,並說張遇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

初,張遇自許昌來降,健納遇後母韓氏為昭儀,每於眾中謂遇曰:“卿,吾子也。”——《晉書》·卷一百十二·載記第十二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苻健可以找無數種理由,證明自己這麼做的用意。但在張遇看來,這就是明擺著欺負人。

忍無可忍的張遇突然造反,還策反了前秦帝國的許多軍政長官:孔特在池陽起兵,劉珍和夏侯顯在鄠縣起兵,喬秉在雍城起兵,胡陽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灞城起兵,以至於前秦帝國都需要把外地的軍隊調回長安地區平叛。

殷浩發現前秦駐紮在中原的軍隊被大批調回西北,馬上意識到機會來了。於是殷浩抓住這個機會立刻起兵,並派姚襄打頭陣。姚襄也不是傻子,看到殷浩這種做派,就知道是逼自己當炮灰。於是在東晉北伐大軍出動後不久,殷浩就收到了姚襄率軍逃跑的消息。

殷浩收到消息之後勃然大怒,立刻率軍追趕姚襄。可沒想到:姚襄根本就沒有逃跑,反而就地埋伏下來,單等殷浩來送死。是役,殷浩丟下輜重退守譙郡,器械軍糧盡為姚襄所奪,士卒死傷、叛變者不計其數。殷浩派劉啟、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襄,都被姚襄所殺。

後復進軍,次山桑,而襄反,浩懼,棄輜重退保譙城,器械軍儲皆為襄所掠,士卒多亡叛。浩遣劉啟、王彬之擊襄于山桑,併為襄所殺。——《晉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在殷浩領導下的第三次北伐,就這麼稀裡糊塗的結束了。連真正的敵人都沒見到,就在內訌中輸得一塌糊塗。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三次北伐無功而返,桓溫不願意繼續看戲了。

他先是彈劾殷浩禍國殃民,致使殷浩退出了政治舞臺。然後又秣馬厲兵,準備親自上陣。

東晉的前三次北伐有多搞笑?自己嚇自己,貪心不足,被盟友偷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