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1、想留學卻被拒絕,5個月做出的設計只得了個“C”

汪滔1980年出生於杭州,父母工作都比較忙,根本沒多少時間照顧他,所以他成績一直不算好,小學三年級之後就一直寄宿在老師家中。

父母不在身邊,他又沒有多少玩伴,他無聊時只能看漫畫書,當時有一本漫畫書叫做《動腦筋爺爺》,裡面有一臺紅色的直升飛機。

汪滔對這本漫畫很是喜愛,他翻來覆去的看,一個夢想慢慢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如果能做一個自動控制直升機飛行的東西出來,那該多好!”

於是,從那之後,汪滔就開始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高中畢業後,他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選擇的是電子系。

但讀到大三,他決定退學,給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發出入學申請。

但由於本科成績只是中等偏上,這些世界名校沒有看上他,只有香港科技大學向他投出了橄欖枝。

沒辦法,汪滔只能退而求其次,進入香港科技大學讀書,但直到本科畢業,他也沒有能在學習上翻盤,畢業設計更是糟糕。

當時,他的畢業設計選擇了直升機飛控,他向學校申請了1.5萬港元經費,苦苦奮鬥了5個月,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終於,他研製出可以令直升機在空中懸停的飛控系統,但在畢業展示中,他的飛機從半空中掉了下來,最後只得到一個“C”。

因為畢業設計成績太差,他甚至失去了去歐洲名校繼續攻讀的機會。

即便如此,汪滔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他的理想,和童年時一樣,發明一款能自動懸浮的飛行器!

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2、學渣倉庫創業,靠獎學金養活員工,7年做到世界第一!

2006年,還在讀書的汪滔,和兩個同學來到深圳,在車公廟舅舅單位一間不足20平米的倉庫創辦了大疆。

之後,公司又搬到蓮花北村的一間小平房中,和他一起創業的兩個同學,一個留學,另一個跑去找工作。

此時在汪滔身邊的,只剩下他從社會上招聘的三四位員工,幾個人湊在一起,研發直升機飛控模式。

當時,汪滔身上也沒啥錢,只能靠獎學金養活員工。

那時候的大疆,完全就是一間小作坊,談不上任何商業模式,有人下訂單,就按照買家要求定製產品。

汪滔回憶,2006年,大疆的第一臺產品賣出了5萬元,成本只有1.5萬元。

但大部分時候,這樣容易賺錢的單子非常少,汪滔只能先讓團隊做好產品,再在諸如“我愛模型”這樣國內國外的航模愛好者論壇裡兜售。

能否賣出,完全靠運氣。即便產品質量夠好,銷售也是難題,每個月只能賣出20套飛控系統。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兩年多。

直到2008年,大疆打磨出了XP3.1這款飛控系統,這款系統可以讓模型飛機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動在空中懸停。

之後,大疆又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很快就把一眾小公司甩在身後。

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從2009年到2014年,大疆的銷售額以每年兩到三倍的速度增長,員工從最初的幾個人,到現在12000人!

從倉庫起家,現在在全球7個國家有17處辦公室,銷售網絡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

2017年,大疆的銷售額達到了180億元,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70%。

其實,近幾年無人機行業並不好過,不少消費級無人機公司裁員、轉型消息不斷,不少人都覺得,無人機市場一定會慢慢萎縮。

但大疆狠狠打了這些人的臉,大疆還是逆勢拿到了80%的增速。

現在,大疆的估值已經達到240億美元,到了2022年,估值甚至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

3、成功別無他法就是專注於產品

從倉庫起家的小作坊,7年做到全球第一,大疆到底有何秘訣?

汪滔說:

“大疆的成功,源自於始終專注於產品的態度。”

汪滔每週工作80多個小時,辦公桌旁邊放著一張單人床,累的時候躺上去眯一會,醒來繼續工作。

一有靈感,他就會打電話和員工交流,不少大疆的高管都曾在半夜接到過老闆的電話。

在他的辦公室門口,寫著兩行漢字:

“只帶腦子、不帶情緒”。

為了集中精力做好產品,他很少面對媒體,也很少參加公眾的活動,甚至缺席產品的發佈會。

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提高產品的質量,甚至一顆螺絲釘也不放過。

根據一篇報道,汪滔對螺絲的鬆緊程度,都有嚴格要求,他告訴員工,要用幾個手指頭擰到什麼樣的感覺為止。

由於每一顆螺絲有不同用處,承受的強度不同,汪滔就在香港買了一堆強度不同的螺絲膠,根據螺絲的用處使用不同的螺絲膠。

飛控系統上幾百顆螺絲,就是這樣一顆一顆地按照不同強度擰上去的。

這樣追求完美的態度,也影響到底下的員工。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大疆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不少大疆員工都抱怨大疆鼓勵加班但沒有加班費。

據一位大疆內部人員透露:“我每天9點上班,基本沒在晚上11點前離開過。”

“別想找到女朋友”、“凌晨兩點研發部辦公室的燈光還亮著”...類似的話不絕於耳。

不過,這些評價,其實是帶著自豪感而寫下的,因為苛刻的背後,是對產品質量的完美追求,員工也有很大進步。

一位已經離職的前員工這樣寫道:

“老闆做事以精品為嚮導,對於設計不好的東西,會很直接地罵‘這是什麼垃圾’。這種嚴厲也讓員工能夠快速成長。”

況且,在大疆,員工從來不缺少表現的機會。

2015年年初,汪滔想出了“激極盡志,求真品誠”八個字,把它視為企業文化的內核。

只要是研發團隊的人,無論進入公司多久、資歷多少、崗位是什麼,只要有點子,計劃書能經受研發團隊主管們的拷問和質疑,就能帶團隊。

2012年,汪滔一直為如何解決“精靈”系列空中懸停、畫面平穩以及360度無遮擋拍攝等問題苦惱。

一位實習生陳逸奇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當時他大學還沒畢業,汪滔就給了他上百人的技術團隊和數千萬研發資金。

2年之後,第一架具有360度全視角高清攝像功能的變形無人機問世。

就是這樣,大疆的無人機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精品,在業內遙遙領先,所有競爭對手都在努力追趕大疆的腳步。

4、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汪滔是一個自信得有點“狂妄”的人,他曾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讓他真正佩服,即便偉大如喬布斯,他也只是欣賞而已。

不過,除了他自己,還有一個人被他視為聰明人,那就是華為的任正非。

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他曾說:

“任正非身上擁有很多優秀的品質,他的做法、想法也給我帶來不少的啟發,自然會愛屋及烏。”

巧的是,任正非和汪滔一樣,醉心於研發自主科技、努力提高產品質量,也同樣是國貨的驕傲。

兩個人,都在打造中國民族品牌的道路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在手機領域,華為打破了蘋果、三星的壟斷;在無人機的領域,大疆更是成為了全球第一的品牌。

《華爾街日報》曾說:“大疆是首個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消費產品領域成為先鋒者的中國企業。”

以前,我們是追趕者,面對別人的高科技,我們拼死拼活也追不上;

現在,有了大疆,在無人機的領域,我們就是加速了的博爾特——對手們想追也追不到。

《連線》前主編安德森於2012年創辦了3D Robotics,曾被福布斯稱為“大疆的強大對手”,累計融資1億美元。

但在大疆推出精靈4並對精靈3大幅降價後不久,3D Robotics就內外交困,不得不宣告結束消費級無人機業務,拱手把美國的市場讓給大疆。

分析師邁克爾·佈雷茲說:

“所有人都在追趕大疆的腳步,它就是中國的蘋果!”

成為強者,被國外企業追趕的感覺,真好!

中國的“蘋果”讓外國企業望塵莫及


但汪滔並不滿足,他的目標是在各個領域全面超越美國,正如他在朋友圈所說的:

“文化、價值觀、產品的二等公民我做膩了,期待我們的產品也可以早日讓美利堅五體投地!”

感謝華為、大疆這些企業,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在這個社會,不靠PPT、不去吹牛,一步步腳踏實地,也能取得成功!

他們更讓我們知道,中國的產品也可以很牛,現在,輪到外國企業來羨慕我們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