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統帥三軍最厲害的是誰,李靖算嗎,你怎麼認為呢?

龍傲翔天


曾看過一書,大概是清朝時某位無聊文人總結的,名字也記不清了,統計了中國古往今來的戰爭,發現均是以少勝多。其實真實歷史上,還是強勝弱更多點,只是就像狗咬人不意外,人咬狗是能上新聞的。

不過很多知名的大戰如,牧野、柏舉、陰晉、伊闕、鉅鹿、昆陽、官渡、赤壁、夷陵、淝水等等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古代名將不少,但是有能力統帥大兵團作戰,並且取勝的卻非常少。

這也應了韓信評價劉邦不能將兵,而善將將,親自領兵不過十萬,而自己則是多多益善。所以要說統帥三軍最厲害的是誰,我們無法比較,但可以看看歷史上哪些領兵多多益善的名將。

以下玄學排名,不分先後高低。

樂毅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率領燕、趙、韓、魏、秦五國共二十萬大軍伐齊。而齊國則以觸子為將,率領全國主力共二十萬大軍,渡濟水,西拒五國,進而爆發了濟西之戰。

但由於齊軍常年征戰,士氣低落,在和聯軍作戰時一觸即潰,觸子不知下落,副將達子收拾殘兵退保臨淄。

濟西之戰後,秦、韓兩國退兵,樂毅派趙軍取河間,魏國攻宋地,自己帶領燕軍向臨淄追擊,消滅齊國殘餘勢力。齊湣王棄臨淄而逃,樂毅順利佔領臨淄,兵分五路,僅六個月時間佔領了齊國出即墨和莒之外的七十餘座城池。

此後樂毅考慮到燕弱而齊強,不能單純用武力征服。於是對即墨和莒圍而不攻,轉而對已佔領區減賦稅,廢苛政,以收服人心。

如此樂毅在齊作戰五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太子樂資即位,為燕惠王,聽信齊國田單的反間計,召回樂毅,並以騎劫代替。樂毅深知回國必將被害,投奔了趙國,被封為望諸君。

騎劫代替樂毅後,田單用計打敗燕軍,收復齊國全部失地。燕惠王才知中計,封樂毅兒子為昌國君。但樂毅依然留在在趙國,不過長期往來兩國維持友好,最後死於趙國。

李牧

早期長期駐守趙國北方防備匈奴,利用示敵以弱,誘敵深入的計策,以兵車一千三百乘,騎兵一萬三千人,步兵五萬,射手十萬,圍殲匈奴單于十萬餘騎兵。後又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使得匈奴其後十餘年不敢靠近趙國邊城。

後面對秦國的猛烈攻勢,李牧被調回,統帥對秦國作戰。李牧採取廉頗堅壁固守策略,待秦軍疲勞後,一舉出擊,大破秦軍,因功被封為武安君。

公元前229年,趙國境內發生地震,引起大面積饑荒。秦將王翦趁機率軍攻趙,並重金收買曾經誣陷廉頗的郭開,再次誣陷李牧。李牧蒙冤被殺,三月後,王翦攻下趙國首都邯鄲,趙王遷被俘,公子嘉逃代稱王。

白起

前293年伊闕之戰,白起率十餘萬秦軍大敗魏韓東周不少於二十四萬聯軍,斬首二十四萬,魏國精銳魏武卒此戰中死傷殆盡,從此退出歷史。

前292年,奪取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前279年,攻下楚國都城郢都,封武安君。

前274年,大敗魏趙韓聯軍,斬首十三萬,又與趙將賈偃戰,溺斃趙軍兩萬。

前265年,奪韓國五城,斬首五萬。

前260年,長平之戰,秦軍投入兵力共約60萬,趙國共約45萬。前期秦趙分別是王齕、廉頗為主將。後秦國秘密換將白起,並以反間計使趙國以趙括代替廉頗。白起以佯敗誘敵的策略,引趙括全軍出擊後採取分割包圍的策略大敗趙軍,殲敵加上戰後坑殺約45萬,趙國全軍覆沒,而秦國也付出了傷亡過半的代價。

王翦

前229年,發上郡兵,下井陘,攻下趙國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公子嘉逃代稱王。

前227年,王翦在易水之西打敗燕、代聯軍。次年攻破燕都薊城,燕王喜逃往遼東。

前224年,王翦以六十萬大軍伐楚,於次年殺楚軍主帥項燕於蘄,俘虜楚王負芻,後繼續南下徵百越取勝。

前223年,其子王賁攻遼東滅燕後,王翦告老隱退。

蒙恬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蒙恬率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將匈奴趕出河套地區。後率軍將燕、趙、秦長城連成一體,並修建直道全長一千八百里。

韓信

漢初三傑、兵家四聖之一。前206年,受到蕭何的推薦,拜為大將,韓信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打敗守將,佔領關中。

公元前205年,渡河奇襲安邑,俘虜魏王豹,佔領魏國全境,雙方兵力不詳。

前204,以三萬兵力背水一戰殲滅二十萬趙軍,俘虜趙王歇,滅趙。

前 204,濰水之戰,殲滅二十萬援齊楚軍,殺大將龍且,標誌這漢楚實力的反轉,漢軍從防禦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前202年,韓信率三十萬漢軍主力,於垓下圍殲項羽率領的十萬楚軍,殲敵八萬,項羽自刎烏江。

衛青

前129年,衛青首徵,以一萬兵力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

前128年,率三萬騎兵出雁門關,斬匈奴數千人。

前127年,衛青以迂迴戰術包圍白羊王、樓煩王,活捉匈奴數千人,繳獲牛羊百萬,控制河套地區。

前124年,率三萬騎兵,出右北平奇襲匈奴右賢王,俘虜包括其及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牲畜數百萬頭。

前123年,衛青率十萬騎兵兩次出擊匈奴,斬首過萬。

前119年,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十四萬匹戰馬,十餘萬運輸部隊,深入漠北追擊匈奴。出塞一千多里,遇單于主力,大勝,俘虜斬殺一萬九千餘人。

李靖

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統兵10萬,分六道出擊東突厥。次年正月,趁夜色以三千騎兵突襲頡利可汗牙帳所在定襄。二月以一萬騎兵突襲陰山,俘虜突厥兵一千餘帳,後趁大霧繼續急進,生擒頡利可汗,滅東突厥。

634年,吐谷渾犯境,李靖主動請纓,被任命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次年,李靖兵分兩路深入吐谷渾,均告勝利,並在積石山大敗土谷渾軍。吐谷渾王伏允自縊而死,兒子伏順投降,吐谷渾滅亡。

李靖屬於大器晚成型,四十多歲還只是馬邑郡丞,歸順李唐後前期也未單獨統領大軍作戰,但其作戰思想和理念,對唐朝以及後世影響都非常的大。晚年也獨自領軍滅東突厥、吐谷渾兩國。

總結:以上是我記憶中,統帥至少十萬以上大軍,並且非是一邊倒的情況下,取得最終勝利的統帥。

想想一下,在學校操場,沒有廣播的情況下,順利的調度一萬的學生,會有多麼的困難,更不要說衝鋒打仗了。所以古代認為將領直接統帥一萬人的軍隊已經是比較厲害的了。

而如果調動到數十萬大軍,統帥能力只要稍微弱一點,就非常可能一觸即潰,這也是為什麼《孫子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便是首先要保證自己大軍不出錯誤與破綻,然後出奇兵,尋找地方的錯誤與破綻。

尤其是古代早期兵民合一,很多士兵前一秒甚至還是農民,各自智商,理解能力和紀律性千差萬別,更難統帥,一次營嘯就可能導致全軍潰散。而到了歷史後期,兵民逐漸分離,更重視專業士兵和精良裝備,如唐朝對外戰爭中軍隊都不會很多。

再到了近現代,通訊系統的出現,解決了指揮的一大難題,使大規模的集團軍,幾十萬上百萬人的大戰成為可能。因此如彭德懷、粟裕等我國十大元帥也是非常厲害的統帥,但是因為無法比較,而不列出對比。


潘不安講究史


千古無二,彭德懷元帥。17聯合國軍,裝備精良,糧草充足。我志願軍用的是二戰洋垃圾,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憑藉的是眾志成城。在冰天雪地鏖戰以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打的聯合國軍屁滾尿流。麥克阿瑟將軍從此沒落。幾十年來美國就跟狂吠的狗一樣,不敢越中華雷池半步。彭老總是傲視蒼穹心中不可戰勝的中華戰神!


傲視蒼穹105389561


個人認為是霍去病,17歲便勇冠三軍,封狼居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神一般的存在。


東幕sp


我認為單從用兵為將上來說,趙國李牧,漢朝霍去病,明朝戚繼光,近代粟裕。

這幾位都擅長以快打慢,出其不意,千里奔襲,是用兵不世出的奇才,幾百年才出一個,都喜歡出奇制勝。

如果從統帥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是秦之王翦,漢之韓信,唐之李靖,明之徐達,近代毛主席。

他們已經不單單只是從一場戰鬥的勝敗,一城一地的得失來考慮問題,更多的是從戰略上,多方面來考慮如何取勝。


觀史以明智


帥者軍之領也,馭將!統兵!致勝!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優秀的統帥,各領風騷數百年嘛!

秦之白起!

漢之韓信!


唐之李靖!


明之徐達!

近代彭德懷元帥


王開闢


是毛澤東;李靖不算。


首席媒體顧問


當然是白起,在先秦時期一直到西漢始,生產力水平一直不是很高。白起,長平之戰前,前無古人。長平之戰後,後無來者。


和碩醇賢親王


就指揮人數的規模來看肯定是近代的粟裕和林彪了,指揮的是貨真價實的百萬大軍,搞大會戰,古代的百萬大軍都是吹牛的,古代的運輸條件和通訊條件導致他不可能有效地指揮百萬大軍


風語者程


這還用說,毛主席。其他不解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