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应藏友之邀,希望以本人藏品进行品读解析,古玉鉴定是一门综合学识,非一句两句话所能概括,另因知识体系不同而形成的"仁者见仁""王婆买瓜"的口水战中,很可能会不胜其烦!

但唯有交流才能更好的进步,古玉收藏在近几年已有"风生水起"之势,越来越多的朋友喜爱上了古玉,在此,仅以本人藏品分享本人心得,权当抛砖引玉;三人行,必有我师,欢迎藏友"有营养"的建议与点评,装B卖怪的请绕行。

下面是本人近期收藏红山古珠一串: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远观此珠依然保持"生坑"状态,珠体自然氧化包浆莹润,淡淡灰皮布满珠身,有浓淡深浅的变化。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灰皮与玉质紧密结合,深浅浓淡十分自然。

珠体表面分布大大小小如针眼般土蚀小孔,100倍放大镜下观察,空洞外小内大如溶洞,别有洞天。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100倍放大镜下土蚀小点。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看孔洞,螺旋痕宽窄深浅不一,孔洞氧化包浆与主体氧化包浆浑然统一。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简单清洗孔内土自然脱落,孔道爽利,颇具光气。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透光图玉质偏淡绿,在光线下有沁色的地方不透光!

以上图片为生坑状态下拍摄,从玉质、氧化包浆、灰皮分布、土蚀小点、孔洞特征等几大方面,都符合本人鉴定知识体系,另参考坊间鉴定红山之沁色(符合奶白沁的感觉特征)

奶白沁:这种沁色外表成乳白色,民间称之为"奶白浆",让我们很容易想到牛奶那种丝滑、细腻、柔软之感觉,这种沁色看起来光洁温润,非常的洁净;如果透过光能见到其原有的玉色,奶白沁有时看起来是很厚的一层,其实它也是薄薄的一层;像这种沁色的玉质多为黄色玉质生成,那是因为玉质密度较高,坚硬,不易受沁,所以,经过地下土质几千年的沁蚀,白色的浆沁全部都附着在玉表之上。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有缘得之,欣喜之余,赶紧清洗干净,串起盘玩。(本人恶习,就喜欢盘古玉,不盘不快)!

这是上手盘玩一周左右,期间以温水泡过1次,下面再看细节变化: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稍加盘玩(以体温自然养之),灰皮比淡之处就会隐退,灰皮重的依然存在,浓淡变化更为明显。盘玩上手感觉是一种爽滑的感觉,类摸小孩屁股,并不油,很干爽,此种感觉无法用文字准确描述。

"灰皮之下必有沁色"在此也得到验证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黄色土沁渐渐显现,如鸡爪像玉质内部延伸。

古玉实战鉴定:小编藏品“红山古珠”实战解析

灰皮重的如云雾飘渺,相信假以时日会出现美沁。

完结语:红山玉珠在民间多有出现,但凑成一串很难,仅以此文记此玉缘,与藏友交流,如有可鉴之处,不胜荣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