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網絡是個好東西,因發了幾片文章,談了幾點淺薄的體會,也結交了幾位天南海北的網友,隨心而談,說說古玉的困與惑。

第一困:古玉收藏難不難?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不好用一句話概括,對真心喜愛古玉的人來說,不難!對將古玉看作是投資理財工具的,痴心妄想一夜暴富的人來說,太難!

自己總結收藏古玉六個字:眼力、眼光、心態!眼力斷新老,眼光看價值,心態決定出路!切容我娓娓道來。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這是在一個論壇上轉來的圖片,開門的紅山勾雲佩殘片,小小的殘片,對熱愛古玉的人來說視若珍寶;對只想投資賺大錢的人來說分文不值!!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這就是市場上多如牛毛的贗品古玉,這些一眼假的東西,偏偏深受那些"白日做夢"的藏友喜歡,每每得之還沾沾自喜:"這麼多寶貝,就是有人看不到!"如同吸了毒品一般樂此不疲;當收了一屋子"國之珍寶"時,再看市場中還是層出不窮時,不禁感嘆:"太多了、收不盡啊"!!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這是辛學飛先生在其公眾平臺發佈的紅山玉玦,大美之物!

看此玉玦,無需再用任何技術性語言描述,其深入骨髓的美感撲面而來,任何的考證都是對此物的褻瀆。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紅山人講究非凡的手工藝術,一雙手造就了一些偉大的玉雕作品,我們在驚歎紅山文化這些精美作品的同時,也應該記住紅山文化中的這些小而精的古代藝術品——玉玦。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看到了嗎?很簡單,卻美到讓人顫慄!

美學家李澤厚先生指出:"美是由人的美感、感情、意識、直覺所創造出來的。"而在紅山文化諸玉器中,玉玦是紅山文化時期最具美感的,最典型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並且它是幾千年來唯一傳承下來的、並保持不變的一種器型。它不僅是紅山人最早把玉石雕刻成的美飾品,最後還發展為祭祀過程中的一件神器,然後又把這件神器注入進了人們的想法和遠古宗教的思想觀念,所以它搖身一變又成為一件有了靈魂的聖物。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在紅山文化時期,僅僅一枚精小的玉玦就已經把古玉的那種樸拙的製作特點徹底發揮出來,已經把遠古玉器雕琢的樸拙之美突出和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同時也證明了紅山文化早期的玉玦,已經成為華夏審美的初源。

(以上部分文字引自"草原文化")

這是一個愛玉之人對其無以復加的讚美,這是源自心靈的共振!

回到收藏古玉難不難的問題上,將其轉化一下,拋棄金錢的桎梏,你是否發現了古玉的美?你是否在審視你的古玉的時候與其真正的產生交流,那是一種穿越千年的純粹!

所謂提高眼力,就是你能無止境的與古玉靠近的過程。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古玉觀:是什麼迷住了眼(談談古玉收藏的困與惑)

這是"探秘紅山諸文化"平臺分享的一張有"水沁"的紅山殘片。

其用非常形象的語言來描述這種水沁現象:通俗一點講。一杯清水,滴入幾滴牛奶,然後瞬間冷凍它,這就是真正水沁的印象。象雲霧、象流水。水頭足、活,是它的重要特徵。

這才是一個古玉真正玩家切身體會,千斤不換。

………………………………………………………………………………

做以上總結:古玉收藏並不難,擺正心態是關鍵!迴歸原點,探尋古玉內在的美;古玉古玉,第一點:首先它要是一塊"美玉",哪怕是一件殘品;第二點:它是一塊穿越了幾千年的"美玉",我們在欣賞時光的痕跡;第三點:若有幸得之,請珍視並自我探尋,無關西東。

發點牢騷:古玉收藏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不難在於只要你真的喜愛古玉,多看多想多調整,不斷積累知識,即使在前進的道路上吃藥打眼也在所不惜;任何技術性難點都可以一一攻破!

難點在於,收藏之路孤獨寂寞,看現實社會又"人心不古",很難找到惺惺相惜的人貼心交流!只能且行且珍惜。

寫一段感想、發一頓牢騷,以慰自己多年的寂寥;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愛古玉的人,請關注,雖遠隔千里,隻言片語博一笑。

下一篇寫一些關於眼光與心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