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考后进入疲劳期!现阶段各层次考生如何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水平?

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模拟考,有的同学却没有越战越勇的感觉,反而提不起劲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小简老师多年的经验(掐指一算),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1.上次模拟考没有考好,打击了信心;

2.备考到了这个时间段,正是心理疲劳期。

很多同学表面上水平趋于平原现象,但实质上还没有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水平。因为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考题是在大纲范畴内,由固定的知识点构成的。就如汉字都是运用相同的结构笔画构成的。

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下意识地用这种思维做题,所以他们能够适应任何题。我们要弄清这个道理,才能在现有水平基础上有质的飞跃。

所谓的最大化利用自身水平指的是以你现阶段接受、学习能力水平的情况,制定最有力的发展规划。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谈一谈,各层次的同学们如何实现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水平。

01

备考心态

1.成绩起伏较大的学生这时候不要慌乱

出现成绩起伏大,一定要花费点时间找出成绩起伏的原因,不要找借口说考试时马虎了,没状态之类的。

因为这很可能是出于知识点瞬间遗忘、审题方法不对、思维不严密等,给自己做个归纳总结,如数学中特殊值的讨论,k的取值范围分析等。

每次考试或者练习做到这类题目时,要提醒自己优先分析。

在心态上要以自己能考高分来激励自己,注重在日常做题备考中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注意改正自己起伏不定的毛病。这些虽然是小细节,但对高考大有裨益。

2.成绩较低的学生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一定不要认为这时候做什么都晚了。

高考前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如果能够做到前面说的以考试的心态去重新认识考题,很可能能够很快抓住做题思路,从而迅速提高成绩。

这个水平的学生,这时候应当以自己学习为主,在心态上要保持“暂时落后”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达到和其他人一样的高度。

况且,大家如果多去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处在这个水平的学生群体是最多的,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

3.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平稳的同时,要以“一切未知”的心态来进行备考

注重稳定自己的基础分,同时攻克难题,毕竟高分是建立在基础分之上。千万不要一味追求难度,一来花费时间,二来过度耗脑,造成精神疲惫。

对大题难题要本着一遍做题的原则,即如果一遍做不出,就直接查看答案,弄清解题入手点及求解思路过程即可。

其实不论处在哪个层次的考生,在高考中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态度,在备考和做题过程中加大思维的比例点去学习,减少不必要的死记硬背,形成客观的审题习惯,在做题过程中提炼解题步骤,哪怕只有一点点心得,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02

备考方向

不论哪个层次的考生,都应该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去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2019年各科考试大纲,点此查看/下载

当你辛辛苦苦学了一堆,发现今年考纲不做要求了,而其他一些要求的东西却被忽略了,导致丢分,这是很可能出现的状况。

虽然历年考纲变化不大,但是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有极强的指导性的,我们要结合考纲,进一步以自身水平为参照,每天进步一点,每学科进步一些,这样成绩可以稳步上升。

如果考纲读得不是很明白,可以向老师咨询,这样较为容易抓住备考重点。

各个层次的考生,在备考方向上不要以他人为目标,要以自己为本,每天和自己比,看是否进步了;和题目比,看今天是否拿下了昨天不会的题目。

最后,给各层次的考生一些建议:

1.尖子生注意维持状态,适当做些难题;

2.中等生注重稳步提升,抓住考纲要求的80%基础、中等分题;

3.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多注意下解题过程,并将重点放在基础及中等部分中容易得分和容易丢分的题目;

4.成绩起伏较大的的同学建议多限时做套题,以达到稳定发挥的目的。

无论高考还剩下多少天,保持乐观的心态。

无论成绩如何变化,重点抓住每次考试带给自己的启发。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以大纲为指导,去落实自己每天的学习,这样调整状态,相信大家一定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相信自己,就算离高考只有1天,你也有24小时可以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