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到目前建成的90餘座(上海至宜賓江段,不完全統計),60多年來,我們中國人通過不斷學習、自主創新,在長江上持續書寫著“跨越奇蹟”,屢屢刷新世界之“最”。斜拉橋、懸索橋、鋼桁拱橋……大跨、高墩、高塔……一座座超級大橋雄偉壯觀,驚豔世界。

4月9日,歷時3年多施工,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遠遠望去,兩個倒“Y”型主塔屹立在長江南北岸,猶如兩個“定江神針”,聳入蒼穹。

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建設的石首長江公路大橋,是國道“G234興隆-陽江”跨長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湖北“953”高速公路網縱五線“棗陽-石首”的過江通道,起點順接潛江至石首高速公路江陵段,終點接江南高速公路,主橋主跨為820米的雙塔單側混合梁斜拉橋,同類橋型跨度為世界第七、國內第四,其施工難度位居世界同類橋樑前列。


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


▲石首長江公路大橋雄姿

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


▲大橋勝利合龍

地下地上“兩大挑戰”

01

地下挑戰:200多米細沙層,232米主塔如何紮根?

長江之險,險在荊江。荊江航道“九曲迴腸”,其中石首段屬於典型的蜿蜒型河道,江寬流緩,泥沙淤積,江底形成了200多米深的細沙層。超厚粉細砂地層長大鑽孔灌注樁鑽孔施工易產生縮頸、塌孔、偏位等技術難題。


02

地上挑戰:1100噸“積木”空中吊裝,誤差不到2毫米

過去,箱梁都是在空中平臺上現場製作、現場拼裝。為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大橋北邊跨主樑採用節段預製膠拼工藝,並採取“地面預製、空中拼裝”的施工方法。中國鐵建大橋局負責施工的北邊跨有36片梁,最重的一片達1100噸,把這麼一個“超級大積木”從地面吊到幾十米高的支架上,再進行拼裝,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這難度係數可想而知。


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


▲建設者慶祝大橋合龍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為破題攻關,項目技術團隊多次開展研討,總結形成了成套施工工法。

制勝“四大法寶”

01

制定專項方案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針對細沙層地質,制定了119米長摩擦樁的設計方案,即:主塔承臺下澆築58根119米長的樁基,確保了主塔根固身穩。


02

使用專屬材料

研製使用了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新材料,抗折強度是普通混凝土材料的3到4倍。


03

研發特種設備

同類型橋樑施工中,在國內首次研發使用了1100噸特種門式提升機,使吊裝作業既高效又安全。


04

試驗技術保障

研發並採用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應用防裂控制技術,大幅提高了混凝土性能和實體的外觀質量。

據介紹,依託該大橋建設,中國鐵建大橋局已形成了8項專利


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


▲遠眺石首長江大橋

石首長江公路大橋預計年內全面建成通車,屆時將與在建的荊州長江公鐵兩用橋、洪湖至嘉魚長江大橋一道形成快速過江通道,大大改善荊州長江兩岸8個縣市區的交通現狀。

長江上又一座世界級大橋——石首長江公路大橋實現合龍

供稿單位:一公司

供稿員工:谷紹元 等

主辦單位: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