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华宁:“熊孩子”手机绑定父母银行卡 玩网游1个月刷掉8000元

日前,华宁县公安局盘溪派出所在侦办一起“银行卡存款被盗刷案”过程中,发现报警人银行卡内不翼而飞的8000余元并非被犯罪嫌疑人“盗刷”,而是被自家13岁的“熊孩子”充值游戏币、网购给消费了。

4月2日上午,华宁县盘溪镇的曹某某到派出所报称:“其银行卡存款不见了8000多元,请求调查处理。” 据曹某某称,其银行卡内共有存款25000余元,刚刚去取款时发现凭空不见了8000多元,而银行卡一直由自己保管,不曾丢失或转借他人,怀疑被盗刷了。


玉溪华宁:“熊孩子”手机绑定父母银行卡 玩网游1个月刷掉8000元


接报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分别调取了曹某某的银行账单等,发现其银行存款的确被人消费了8000多元。通常,犯罪嫌疑人盗刷都是一次或数次将被害人的银行存款以最大交易限额转走取出,但曹某某的银行账单显示,其8000多元的存款是在一月之内通过50多次几元、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的支出进行消费的,其手法特征并不像盗刷,却像是网络消费,然而曹某某对网络支付并不熟悉,也从未办理过网银,更没有对外泄露过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等。民警推测:不排除曹某某家中有人故意隐瞒进行网络消费的可能,在询问了家庭情况后,民警请来了曹某某的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经对曹某某儿子的手机进行检查,民警发现其手机微信、网游、淘宝上均有大量消费记录,主要是游戏币充值、网购等支出,且正好与曹某某的银行账单相吻合。

原来,曹某某曾给儿子买过一部手机,一个月前,儿子竟瞒着父母将自家银行卡与手机绑定,然后在网络上肆意挥霍银行存款。由于没有设置银行卡短信提醒功能,曹某某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家“熊孩子”惹祸了。经过一番教育,曹某某的儿子已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

民警提示:除了不对外泄露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最好还应开通短信提醒、设置每次每日最大交易限额,最大程度保护您的账户安全。同时,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未成年人容易迷失其中,家长应注意开展好未成年的网络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