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生活要結合他人的生活經驗

語言障得的兩個方面

在社交活動中,語言障得是導致社交活動難以深入的一個原因,語言模式不同會造成溝通障礙,許多人常常只能和其他人聊上一兩句話,一方面是因為語言系統不一樣,譬如說俄語和說法語的人無法進行正常交流,說英語和說中文的人也無法順利對話。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話不投機,而這裡的話不投機往往在於語言模式、語言風格的差別,比如一個喜歡談話的人和一個沉悶的人對話,雙方往往會很尷尬;一個學識淵博的人與一個目不識丁的人進行交談,整個談話同樣會非常糟糕;讓個文雅的人和一個粗魯的人進行交流,雙方也難以說到一起去。

社交生活要結合他人的生活經驗

在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難以與他人深入交流,或者覺得自己與他人沒什麼可談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語言描述的風格不同。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一個目不識丁的農夫即便想要向一個學識淵博的人請教農業知識,雙方也難以將對話繼續下去。

這裡涉及一個重要的概念:經驗。

經驗是每一個人應對外在環境和外在事物的重要參照指標,在相對陌生的社交環境或者面對相對陌生的人時,人們會依照自己的經驗來進行判斷。當人們試圖讓他人接受一個新的思想或者想法,並確保對方有所行動時,應當注意利用對方的經驗去解釋其中的某項原理和內涵。

社交生活要結合他人的生活經驗

經驗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經驗、學習經歷、生活經歷、情感體驗、思考模式都屬於經驗的範疇,而這些經驗往往會轉化成各自習慣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模式。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同樣一個意思,用不同的話說出來就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比如在溝通中,當我們看到一種新式飛船時,如果想讓人們相信這飛船令人詫異的長度,當你想說給城市的人們聽時,你就得說它有三個街區那麼長;如果你要對農民說,你就說飛船有他的村莊那麼長。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都有自己的表達習慣和理解習慣

在社交中,想要讓別人與自己產生良性的互動,首先要確保自己的表達方式是被對方理解和接受的,而這種被理解和接受往往建立在他人的經驗得到了迎合。

換句話說,想要與他人進行深入的交流,就需要了解他人的生活經驗和語言表達的風格,按照對方習慣的語言風格進行交流,才能保證自己的話被對方聽懂和接受,オ能打造一個更加和諧的順暢的交流氛圍。

經驗是每一個人身上的重要標籤,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

人們通常只關注自身的經驗和語言標籤,只關注自身如何表達,卻沒有想過對方能不能理解和接受,一旦對方無法理解這些信息,雙方之間的對話就會陷入困境或者快速終結。

社交生活要結合他人的生活經驗

實際上溝通不僅僅在於單純地傳遞信息,還在於將信息轉換成大腦更容易接受的形式,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到信息編碼和信息包裝兩種方式。

編碼的目的是將複雜的難以理解的信息轉化成更加通俗易懂的信息;包裝則是想辦法將信息轉化成為更容易被人接受或者最容易打動人心的形式。

在社交活動中,為了結合他人的經驗,就需要對信息進行編碼,將自己習慣的表達方式轉化成他人習慣且能夠接受的形式有時候這一類生活經驗的差異並不在於語言風格的不同,而在於生活方式以及個人體驗的不同,就像一個出生富豪之家的人無法理解篔苦人家孩子的日常生活樣,想要嬴得對方的認同,人們就需要了解他人的生活。

社交生活要結合他人的生活經驗

有兩個機械製造商準備出售自己的農用機器,為了拉攏更多的農戶,兩個人各自在農村搭建了一個展臺,向老鄉們介紹自己的產品優勢。

製造商甲一開始就非常鄭重地說:“我公司的機器是目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比如這個手扶拖拉機足足就有20馬力,它的發動機是德國貨,犁地的鐵片是美國貨,拖拉機內部的動力傳動系統非常強大,切線力(向後的水平作用力)、推進力(向前行駛的推動力)都比一般的產品強大很多。

雖然他說得非常賣力,講解得也很仔細,可是老鄉們對於這些性能和參數並不理解,因此興趣並不大,他一臺機器也沒賣出去。

而反觀製造商乙,在搭好一個簡單的展臺後,他指著一個用來耕地的機器對眾人說“這臺機器別看它個頭小,但是幹活不費力,犁地的效率抵得上三頭牛,價錢卻只有一頭成年牛的一半,老鄉們,這玩意可實惠著呢!”

接著他又指著一個剝玉米粒的機器:“你們村裡最厲害的剝玉米能手是誰,可以叫他和我的機器比一比,它的工作量比5個最好的剝玉米粒能手還要大。像這樣一蛇皮袋的玉米粒,它很快就能搞定。”

面對這樣幽默且接地氣的描述,大家對於機器的性能和優勢有了最直觀的瞭解,於是很多人都產生了購買的意向,僅僅兩個小時,他就順利推銷了4臺機器。

好的社交模式要融入到對方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和語言模式

社交生活要結合他人的生活經驗

對於人們來說,如果想要打造好的社交模式,那麼從一開始就要努力融入到對方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和語言模式當中,

這種融入不僅僅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還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人究竟是如何思考和生活的,這有助於人們做出更合理的社交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