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支持利比亞國民革命軍哈夫塔爾,難道不怕美國製裁嗎?

華正先生


4月5日,哈夫塔爾向其國民軍發起進軍的黎波里的號令,從而打破這個國家多年來表面上的權力平衡......

2011年卡扎菲政權被推翻,幾十支武裝組織先後集結於兩大政權麾下,一方是在首都的民族團結政府,得到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承認,具有保守色彩;另一方為世俗派,以東部重鎮託卜魯克為基地,實權者是卡扎菲的前將軍哈夫塔爾,數年過去,哈夫塔爾的國民軍勢力逐漸壯大,已控制全國大部地區,據稱得到埃及、阿聯酋、沙特等的暗助,大國中有俄羅斯支持,法國與其有渠道聯繫。

美國對利比亞的態度如何?

中肯地講,美國對利比亞採取相對“超然”的態度,而是讓歐洲大國主導解決難題。(1)二戰後,美國曾租用的黎波里惠勒斯空軍基地;(2)里根執政時期,美空軍“越界”擊落利比亞戰機,襲擊其境內的“涉恐”目標;(3)倒卡期間,以法國薩科齊為首的團隊更賣力,美國參與空中打擊,但更多給予信息、指揮等方面的支持;(4)戰後,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被襲,包括大使在內的四人遇害,美國利益遭受重擊,它更不願陷入亂局,而是將對利重點放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

媒體報道:一支美軍部隊在哈夫塔爾大兵西進時撤出利比亞......它以反恐為目的,不想參與其內戰。

以上事實表明,美國在利比亞的利益集中在兩點:一是石油,不被反西方勢力控制,能夠在OPEC框架內穩定供應即可;二是反恐,利政府必須堅持反恐,美國擁有各種手段打擊其境內恐怖分子的權力。

據報道,2011年動盪之前,利比亞日產原油160萬—170萬桶,動亂之年降至8萬桶/日,戰後的2013年、2017年中至今已恢復到100萬桶/日。

由此可見,華府對團結政府或哈夫塔爾並無好惡之分,後者也不會傻到甘當俄羅斯的“代理人”。美國不會對法國和阿拉伯國家支持或暗助哈夫塔爾採取行動,基本上靜觀事變。


ruixuezhaofeng


老金認為,這是典型的兩邊下注。

因為的黎波里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是得到聯合國承認的合法政府,法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啊,這邊支持的黎波里民族團結政府,那邊支持進攻的黎波里的哈夫塔爾,不是兩面下注嗎?

反正誰贏了,法國都不虧!

2011年以前,利比亞的卡扎菲執政期間,和美國積怨頗深,美國在1986年的黃金峽谷行動的轟炸讓利比亞損失慘重,1988年利比亞還以顏色,製造了洛克比空難事件;

進入二十一世紀,卡扎菲為了擺脫孤立,以法國為突破口,和法國打的火熱,2007年薩科齊競選總統成功,就有卡扎菲5000萬歐元的功勞!

薩科齊投桃報李,上任總統之後首訪就去了利比亞,卡扎菲與2007年12月回訪法國,簽訂了很多合同!

轉眼間到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到利比亞,聯合國通過了對利比亞的制裁之後,法國翻臉,帶頭對卡扎菲下手!也是第一個承認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利比亞唯一合法代表的國家!

翻臉如翻書的背後,是法國想保住在利比亞的巨大利益,戰前法國在利比亞有幾十億美元的石油產業投資,利比亞每日向法國輸出原油13萬桶,佔利比亞石油出口的一成,法國明顯是做了兵棋推演,然後對可能獲勝一方押寶,

這時候只有利益,沒有交情!

這次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表面上跟隨聯合國承認的黎波里民族團結政府,但法國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看出哈夫塔爾的強勢,算出他能一統江湖,自然也要押寶哈夫塔爾!儘管俄羅斯也支持哈夫塔爾,只要是能贏的,法國就敢押寶!

美國昨天通過蓬佩奧表明立場,敦促哈夫塔爾停火!法國不怕跟著俄羅斯一起支持哈夫塔爾,會被美國製裁嗎?

老金認為,真的不怕;

因為利比亞不是美國的重點,美國的重點是委內瑞拉和伊朗;美國從利比亞進口的原油不足利比亞石油出口的1%,利比亞的石油主要供應歐洲,只要歐洲國家能控制利比亞,等於替美國控制了利比亞的石油資源,對美國掌握石油定價權有幫助就行;

再說了,哈夫塔爾在美國居住了二十多年,早就是美國公民了,他還參加過總統大選的投票呢!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的話,想必不會虧待美國!畢竟美國幫助他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歲月。

所以說,打來打去,美國也不虧的,法國就放心支持哈夫塔爾啦!


你對法國支持哈夫塔爾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老金看世界


利比亞曾是意大利殖民地,1950年脫離意大利獨立,成立了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卡扎菲政變推翻國王,由於受到蘇聯幫助和支持,卡扎菲帶領利比亞走上形似社會主義道路。蘇聯散夥後,改國名利比亞聯邦共和國,卡扎菲滅亡前叫利比亞國。

哈利發-哈夫塔爾,原是卡扎菲靡下的帶兵將領,跟卡扎菲有政見分歧。二十多年前,哈夫塔爾參於了利比亞跟乍得的戰爭,兵敗後懼回國受卡扎菲懲戒,經美國同意流亡定居美國。2011年利比亞內亂,經美國授意,哈夫塔爾回國,組建了利比亞國民革命軍,經多年佂戰,發展壯大,成了利比亞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

今之的黎波里政府是西方扶植的利比亞“合法政府”,但多年來鮮有建樹,尤如扶不起的阿斗,讓對其寄託厚望的西方大失所望。

利比亞現無能政府是美國為首扶植起來的,美國不便直接推翻更換,美國雖倡導和談,但從美國已從利比亞撒出人員來看,美國並不反對哈夫塔夫起兵征討推翻現政府。再說哈夫塔爾流亡定居美國多年,政治上服從美國那基夲上是無疑的。

意大利原為利比亞宗主國,卡扎菲上臺一切收歸國有,意大利必損失慘重。卡完蛋後,夲著熟人熟地影響大,意大利定然捲土重來,而近來意大利跟法國磨察不斷,法國出面支持哈夫塔爾,多少有針對意大利嫌疑。再者,利比亞現政府繼續,或由哈夫塔爾撐權,於美國來說大同小疑。更為要命的是俄羅斯正欲伺機向利比亞蠢蠢欲動,這絕對是美國無法容忍的事。正好盟友法國出首,美國自然會意並暗中支持,省得哈夫塔爾萬般無奈之下,投向俄羅斯。

若此,美國怎會去制裁為自已解困的盟友法國呢?!


魯陽揮弋


前事不忘,後事之鑑,一個穩定的利比亞符合歐洲的利益也符合法國的國家戰略,利比亞強人哈夫塔爾將軍的崛起,使得法國戰略家看到了利比亞可能走上穩定之路,必經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支持是必須的,得罪老大是必然的,各人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已經成了各列強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便公開的慣例,怕永遠做老二,強硬麵對才是硬道理。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塘坳美如畫


利比亞從社會穩定到今天的混亂,法國自始至終都沒有缺席,而強人卡扎菲被斃,法國更是“勞苦功高”,雖然盛傳因為薩科齊私下拿了卡扎菲5000萬美元的紅包,反而出賣了卡扎菲,被其滅口,薩科齊竭力否認,又是死無對證,最終不了了之。但是,作為西方一直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首先是美國及其法國等國對其承認並予以支持,其次,聯合國對他們的政府也是予以認可,故而,利比亞的民族團結政府是卡扎菲倒臺後的唯一合法政府,說法國對他們的對手、敵人哈夫塔爾國民軍暗中支持,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法國為了什麼呢?

(圖片來自網絡)

有些專家說過,支持哈夫塔爾國民軍的是俄羅斯、是埃及和阿聯酋等國,這倒是讓人容易理解,當初顏色革命,埃及是受害者,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埃及的國力、影響力直線下降,如今也是強人執政。埃及出於某種考慮,支持軍人出身的哈夫塔爾還說得過去,但是法國不可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兩頭下注,本人想,從法國的能力、戰略眼光看,他們都不是這樣做的“人選”,更談不上與美國作對,招致美國的嫉恨!

想當年,法國帶領歐洲部隊打擊卡扎菲,奧巴馬不願捲入太深僅只是作壁上觀,結果,法國領導的歐洲部隊居然把卡扎菲“沒有辦法”,美國實在看不下去,才暗中出手——地面情報人員跟蹤策反,空中通信偵察,衛星定位,將混在普通車隊裡的卡扎菲逮住並擊斃,由此可見,沒有美國的幫助,法國英國等軍事實力不足以打大仗打硬仗。現在,哈夫塔爾進攻的黎波里,欲推翻西方共同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法國不去保護,反而支持政府的對手,一旦美國有所行動,法國怎麼交代?會不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為了國家利益,明爭暗鬥無可厚非。利比亞內戰再次爆發的可能性增大,美國撤軍,印度撤軍,聯合國的工作人員也將撤出,法國該怎麼做,想好了沒有?


見腫消世界


從常理看,法國應該與美國都支持利比亞現政府,而不會支持反對派。對你說的這件事我還不太瞭解,所以無法給出恰當的評論。


羅陽人家張明堯


現在利比亞就是一個大醬缸,國不大家不少這府那府、這派那派、這軍那軍都亂套了,哈夫塔爾這次剛暫露頭角,成與不成還在兩可之間,現在的社會很現時有奶就是娘,過去跟美國走的很近,他手裡可能還拿著美國護照吶!後來跟老毛子眉來眼去的,反正誰給奶吃就管誰叫娘,如果法國想跟他好,自然他也不會拒絕,關鍵是看哈夫塔爾能不能把所有的反對派都歸攏到身邊,手裡的武裝力量是不是都聽自已管,自已能不能形成一個力量核心這才是最重要的。利比亞軍閥、權貴割據嚴重若沒有卡扎菲那兩下子能形成鐵腕統制,想把利比亞統一起來難呀。


馬到成功82484612918


又是利比亞,又一個石油純出口國?石油啊,福嗎?禍吧!老謀深算的特朗普,也許在佈局?佈一個石油大局,設一個石油大坑,坑石油消費爹爹的大陰謀正在形成?三思……

伊朗石油不讓出,委國石油不讓產,如今,盯上了利比亞?顯然,司馬昭之心,不可不防!

法國的馬克龍,也許看清了司馬昭之狼子野心,對著幹?自在情理之中,畢竟歐盟是石油消費大戶嘛!!


楊群凌


法國若真的支持哈夫塔爾,必定是見風駛舵。乘機掛上一個軍閥,佔據勢力範圍。

法國而今與美國貌合神離。況且美國插手地方太多,有些接應不遐。有撤退之意。法國趁機插上一槓,美國恐也無力反駁了。

對哈夫塔爾而言,有奶便是娘。誰支持他,他都不會拒絕。多多益善啊。


山而436


美國自己也知道利比亞的亂局,只是死要面子不承認而己,有其它盟友要出面改變現狀是最好不過,這些不難看出都是受到美國的暗示,不然法國絕對不敢越雷池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