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

大和七年(833年),在江西觀察使府當幕僚的杜牧,因為幕主沈傳師回長安就任吏部侍郎,輾轉到淮南節度使牛僧孺處任推官,後轉為掌書記,開始了和揚州的不解之緣。

詩人一到揚州,就被揚州優美的景色和繁華的氣象所震撼,《揚州三首》: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駿馬宜閒出,千金好暗遊。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臺。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沉堆。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柂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

掌書記是負責“文辭之事”的要職,牛僧孺對杜牧才能非常重視。但對杜牧來說,十幾歲就熟讀兵書獻策平虜,23歲就寫出辭藻壯麗、發人深省的《阿房宮賦》,這種“文辭之事”只是無聊的案牘工作。年已三十,還遠離政治中心,不知何時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揚州是當時最繁華的商業都市,心情鬱結的杜牧經常流連於青樓,在酒色中排解愁緒。青樓女子以她們清亮的歌喉、曼妙的身影、溫柔的性情,慰藉詩人的落寞和心憂。

酒醒之後,杜牧時刻不忘國家大事。這一時期,他寫作了《罪言》、《原十六衛》、《戰論》、《守論》等一系列文章,在藩鎮問題及用兵方略有精闢的見解,被司馬光收錄進《資治通鑑》。

“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

但是李德裕不想讓離開他的人才被政敵牛僧孺所用,沒兩年就將他調離。大和九年(835年),杜牧離開揚州,赴長安任監察御史。詩人捨不得離開揚州,更不捨得青樓那些相好的女子,《贈別·其一》: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一首怎麼訴說得完呢?《贈別·其二》: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對揚州的喜愛,對青樓女子的眷戀,貫穿詩人一生。每當仕途失意,他就不由想起揚州,想起揚州那些溫潤的青樓女子。

“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

到了長安的杜牧,給當年在揚州的舊遊故交寫信,念念不忘揚州的美景和美女,《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開成二年(837)秋,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寄住在揚州城東的禪智寺,杜牧告假從洛陽帶了眼醫前去探視。清幽的禪院和幾年前聲色之處,其實也就隔幾條路,《題揚州禪智寺》:雨過一蟬噪, 飄蕭松桂秋。青苔滿階砌, 白鳥故遲留。暮靄生深樹, 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 歌吹是揚州。

中舉十年以來,大好年華只能在漫遊酣飲中白白流逝,《題禪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風。

“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

禪院的靜幽和至親相伴讓杜牧忘憂忘返,不知不覺就超過100天,按照唐制自動解職。第二年到宣州再次當幕僚,身心滌洗後的他,這次念想的不再是美女,更多是世事變遷的感慨,《將赴宣州題揚州禪智寺》:故里溪頭松柏雙,來時盡日倚松窗。杜陵隋苑已絕國,秋晚南遊更渡江。

會昌二年(842年),已經入朝為官的杜牧受排擠外放為黃州刺史,追憶十年前的揚州歲月,如夢如幻,寫了一首《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200年後,北宋大詩人黃庭堅經過揚州,寫下了《過廣陵值早春》:春風十里珠簾捲,彷佛三生杜牧之。紅藥梢頭初繭栗,揚州風動鬢成絲。

“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

這首詩套用杜牧《贈別》、《題禪院》兩首詩的詞句,杜牧前生、今生、後生都和揚州同在。春風十里三生杜牧,從此和揚州劃上了等號!

又過了100年姜夔經過揚州時,經歷刀兵之災的揚州一片蕭索,早無當日的繁華,《揚州慢》:……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的繁華,只在杜牧的詩裡和夢裡了。清代詩人趙翼遊覽揚州,念念不忘“三生杜牧曾遊處,前度劉郎再到時。”杜牧對揚州的詠唱,不僅揚州千古留名,他自己也融化成揚州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