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清朝是一个令人无语的国家。一边说着“满汉一家”,另一边却又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明明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在《尼布楚条约》中还要把土地让给沙皇俄国。自认为自己世界最强,结果却让中国陷入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尼布楚条约》是在1689年,康熙决定签订的。康熙可是十分大方,将尼布楚地区让给沙皇俄国不说,连领土划分的分界线都没有说清楚,给日后沙俄的进一步扩张留下来重大隐患。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康熙过后,下一任皇帝是雍正。1722年继位的他,不得不说跟他父亲康熙很像,因为在1728年的时候,他又跟沙皇俄国签订《恰克图条约》。

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分析分析。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表面上沙俄是安分了,但实际上他却暗中跟准噶尔、蒙古合作,来对中国的西北、蒙古地区进行渗透。

一边侵略中国,沙俄还一边和中国展开贸易,赚了一大笔钱。当时的皇帝康熙也不是傻子,哪能让沙俄一边损害我们的利益,还一边从我们这赚钱?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于是康熙就派人去跟沙皇俄国谈,但沙俄一直在规避他对中国西北、蒙古的侵略,为此在1722年,清朝宣布,断绝两国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

讲道理的话,当时清朝和沙俄很有可能因为这个问题再打起来。但当时两国的周边形势都不太好,因此在1724年,这是清朝的皇帝已经是雍正,清朝便和沙俄针对两国的贸易问题,展开谈判。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先说说当时清朝的情况。康熙年间,康熙三次进攻准噶尔汗国,在1698年康熙取得战争胜利,准噶尔臣服。结果等康熙的20万大军离开准噶尔,准噶尔就再次反叛,跟清朝相抗衡。

到1727年,准噶尔数次打败雍正派出去的军队,再次成为清朝的心腹大患,若是再不对其采取有力措施,边疆将会动荡不安,影响清朝的统治。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至于沙皇俄国呢,他的麻烦在欧洲方面。因为连年扩张,再加上和波斯、瑞典的战争,这让俄国国库耗损,压根没剩多少钱。要是再跟清朝开战,光是筹集军费,就够头疼好几年的。

因此清朝想要把准噶尔给灭了,可如果沙俄继续支持准噶尔,势必会给清朝提高许多难度。沙俄如果想要长期发展,就需要钱,就需要和中国进行贸易,更何况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清朝的对手。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和沙俄才没有再次爆发战争,两国才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就这么的,1728年,清朝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

条约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清朝同意继续跟沙俄展开经济贸易,但是沙俄今后得管好自己的商人,不能让自己的商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惹是生非。另外不得插手中国内政,不能再对中国的西北、蒙古地区有非分之想,另外等清朝和准噶尔开战,沙俄必须袖手旁观,不能给准噶尔丝毫的支持。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707年形势图

从这几点来看,清朝已经是做出了巨大让步,毕竟做生意嘛,咱们干嘛一定要和沙俄做?战争嘛,咱也不怕,即便没有波斯、瑞典对沙俄的牵制,以当时清朝的国力,对付准噶尔和沙皇俄国,赢得胜利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结果倒好,雍正生怕沙俄会反悔,担心沙俄再一次的暗中支持准噶尔,于是他就做出了更大的让步,那就是将贝加尔湖以南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沙俄,以此来换沙俄的真正保证。

1728年,雍正为何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728年形势图

最后的结果是,雍正灭掉准噶尔,将准噶尔纳入清朝版图,作为承诺,沙俄就没有在这场战争中有何行动。

但是雍正这种,用领土来换取沙俄的中立,是不是太可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