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这里也发现虢国墓,出土上千件文物

三门峡:这里也发现虢国墓,出土上千件文物

▲ 发掘现场东北区

三门峡市区上村岭发现虢国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出土文物近3万件,分别被评为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观之—。2001年4月,虢国墓地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日前,义马市上石河村,发现虢国邦墓,礼器、车马器、兵器……百座墓葬出土随葬品2000余件,穿越千年时空,向世人讲述这一中国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的过往兴衰。

三门峡:这里也发现虢国墓,出土上千件文物

▲ 清理出的马坑

“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的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纹饰等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相似,结合出土铜鼎铭文‘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和史料记载,它可能是虢国东逃的贵族及家眷和护卫随从的邦族墓地。”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立超说。

三门峡:这里也发现虢国墓,出土上千件文物

▲ 出土的随葬品

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是三门峡地区发现的又一处较大规模的虢人埋葬地。考古人员发现,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的铜、玉礼器数量及质量与上村岭虢国墓地相比有较大差距,多数铜器为明器,且器物组合不全。“这可能与逃亡有关。铸造不了新的青铜器,人们只能用逃亡时所带的配鼎或者是明器随葬。”郑立超说。

三门峡:这里也发现虢国墓,出土上千件文物

▲ 出土的随葬品

2018年4月至9月,为配合项目工程建设,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清理墓葬和马坑125座,其中春秋时期虢国墓葬115座、唐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2座、马坑7座。出土铜、陶、玉石、骨蚌等随葬品2700余件(颗),34号墓出土一件刻有铭文“昜㛣作宝鼎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的铜鼎,应为随国女子出嫁到虢国时所带的嫁妆——媵器。

三门峡:这里也发现虢国墓,出土上千件文物

▲ 出土铜鼎铭文拓片

据郑立超介绍,初步探明墓地现存范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墓葬分布较为密集。下一步将对墓葬进行充分发掘清理,后续保护和展示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

灵网备[2016]S0014号/文章来源于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