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家長如何進行挫折教育?

愛老歌的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這些困難和挫折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次重要的成長,父母如果從小包辦孩子的事情,幫孩子擺脫困難,那麼孩子長大後面對更大的困難和挫折,怎麼能夠獨立去面對呢?所以父母要從小對孩子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一、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出現,孩子在行動上表現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遇到困難也要自己去處理,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動手,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和鼓勵。

二、讓孩子從小事情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父母要藉機教育孩子,比如孩子穿衣服時,要讓他自己扣扣子,吃飯讓他自己動手。

三、多給孩子講故事

父母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得到感染。

四、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吃苦,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挫折教育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不能操之過急。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前半句話,“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是在說孩子要具有能夠直面失敗的能力,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至於後半句,“家長如何進行挫折教育”,我的看法,並不必要為了讓孩子能夠直面困難而專門的進行所謂的挫折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

一、“挫折教育”本身就體現了人的急功近利。對孩子的教育只要就事論事,出現問題及時教育即可,並沒有必要讓孩子為了能夠培養所謂的能夠面對失敗的能力,而專門參加什麼挫折訓練營等等。生活其實給孩子提供了很多可以面對挫折的機會,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給孩子遇到這種問題如何面對的方法。但是,這個機會我們可以抓住,但是不能刻意而為之。這種挫折,可能是和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想要的玩具,可能是學校的考試沒有獲得滿意的成績,可能是和朋友交往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是選舉班幹部失敗等等。這樣的機會我們都可以抓住。告訴他們問題並不在失敗本身,而是要尋找問題的根本所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的對待問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



圖片源自網絡

二、成功的“挫折教育”是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包容,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是“挫折教育”前提。生活中有很多案例,有的人經歷的很大的生活打擊,卻仍然能夠堅強面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源自於父母和家庭對他的包容理解,讓他內心充滿了安全感,這樣再大的挫折也不是困難了。


圖片源自網絡

三、“挫折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是刻意為之的。很多父母所謂為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不時的為孩子製造所謂的困難,讓孩子去體驗這種製造出來的“挫折”。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玩一些有可能對他們身體造成傷害的東西的時候,不加制止。這些並不是所謂的挫折教育。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度的幫助,適時的讓孩子理解挫折背後的深刻意義。

圖片源自網絡

四、成功的“挫折教育”,父母要注意榜樣的力量。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能夠有一個好的態度,面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給孩子足夠的信心,讓孩子從中看到只要堅強面對,什麼困難都不是困難。另外,在一些書籍或者影視作品中選擇直面挫折的人來作為榜樣,讓孩子從中得到更多的力量。

五、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更多的要站在理解角度,做一個傾聽者,首先幫助排解內心的壓力。然後,在幫助他尋找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的方法。

圖片源自網絡

總之,挫折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對於父母來說,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養成獨立的性格,給予他最多的愛,包容,安全感,這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諾諾媽媽育兒經


我們平時都會對孩子說“寶貝最棒了”、“寶貝最乖了”等等這樣的誇獎和獎勵,讓孩子覺得贏是我應該的,輸和我無關。有些甚至在玩遊戲時輸了就大哭大鬧,耍賴發脾氣。

有些媽媽就會問了,要不要進行一下挫折教育啊?其實,故意給挫的折必要性不大,關鍵是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和正確的引導。例如孩子繫鞋帶這件事,可能一開始系不好,我們不要對孩子進行催促,“你怎麼這麼笨,系的太慢了,算了,還是我來吧”。其實這裡不應該馬上替他完成,而是鼓勵他再學習、再試,通過自己努力,爭取成功。



我一般都是這樣的。

我:你為什麼生氣呢? 小白兔:因為我沒有贏。

我:沒有贏,就要生氣嗎? 小白兔:點頭

我:你要知道,這個世界比你強的、比你聰明的人會有太多,你不可能每次都能贏啊,而且接受自己的缺陷、無能為力和失敗,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哦。 小白兔:我不喜歡……

我: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很多不喜歡的事情的,比如上學、上班、考試,不喜歡發脾氣也不能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呀。 小白兔:我要贏怎麼辦?

我:那你就每天好好學習,認真彈琴、學英語、做數學,成為一個強大的人。 小白兔:那樣就可以嗎?

我:不一定,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啊,但是你一直這樣發脾氣,不要學習改變,就一定會輸哦。

小白兔:……我要喝水! 我:桌上自己去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以上,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流程,大部分時候他會不耐煩,但是總有一次會聽進去一點吧,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不要小看他們。


單車上在歡笑


有些觀點,其實是蠻好笑的。

就像這句“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

這種話一說出來,基本上就可以斷定說這話的人是教育外行了。

說這句話的人,是不懂教育和心理學的。

正是這群人大肆鼓吹這些觀點,強調讓孩子輸得起,導致了挫折教育在一些家庭、學校越走越畸形,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傷害。

我贊同: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家長可以順勢教育。

我堅決反對:為了所謂的挫折教育,就沒事找事給孩子們製造不必要的挫折。

挫折教育是有嚴格的實施條件的。

1、

挫折教育,是順勢而為的教育。

有些家長是很奇葩的。

他們認為挫折教育就是故意製造一些困難和麻煩,強迫孩子去經歷這些困難。

而且,孩子在經歷這些困難和麻煩的時候,這些家長就像吃瓜群眾一樣,揹著手、伸著脖子只顧看熱鬧,卻不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挫折教育絕對不是無緣無故地給孩子沒事找事,更不是把孩子推到刻意設置的困難面前,然後,對孩子說,你自己搞定一切。

記清楚,健康的挫折教育都是順勢而為的事情。

比方說,孩子在成長中,本來就會遇到一些挫折。

比方說,跟小朋友一起玩遊戲輸了,孩子可能會大哭。

這個時候,就是挫折教育的最佳時機。

家長可以趁機跟孩子講道理,可以趁機鼓勵孩子,也可以趁機指點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生活中自然遇到的挫折,是很多的。

順勢教育才是正道。

2、讓孩子自願接受,不要把想法強加給他們。

比方說,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喜歡上課舉手發言,就會在家裡對孩子又是批評,又是懲罰。

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對的。

當孩子面對困難時,他們會本能地想要逃避。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又打又罵,會加重孩子對困難的恐懼。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詢問孩子害怕舉手的原因,並且針對這些原因,幫助孩子找到解決方法。

追求優越,是人類的天性。

我們生而為人,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事物,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活得更好。

沒有人喜歡輸,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

經常輸的孩子,很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挫折教育才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我們要做的是:當孩子遇到了挫折,我們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不是沒事找事讓孩子經歷不必要的人為挫折。


歡迎轉發。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有需要的人。

您那麼睿智,一定會關注我。


我是柳柳老師


“挫折教育”其實是個偽命題,和“快樂教育”“自由教育”“寬容教育”啥啥一樣,是各大媒體、輿論共同造出來的一個比較唬人的概念而已。

00後和10後一代的孩子是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出生的,他們的家長多半是80後左右的人。換句話說,這一代人的父母剛好是第一代獨生子女。80後們雖然生長在計劃生育年代,從小卻經歷了激烈的競爭和父母嚴格的要求,已經習慣了凡事要領跑別人。打個遊戲主技能副技能都要練到最強,帶孩子自然也希望可以按照最科學的方法去帶。也就是說:“我的孩子不必最優秀,但一定要帶得最正確。”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網絡上隨便一篇文章告訴你,孩子應該這樣帶、應該那樣帶,只要說得稍微有點道理,你就很有可能聽進去了。並且很容易誤以為那就是唯一的解。這就是為什麼,當“快樂教育”流行的時候,全天下都在快樂教育;轉眼之間“挫折教育”的概念又開始興起,於是大家又開始焦慮:“我這樣算不算挫折教育啊,孩子能勇敢地面對人生嗎?”

教育的方法有千萬種,孟母三遷可以培育出孟子,岳母背後刺字一樣激勵出了精忠報國的岳飛。萬一孟母看見岳飛那麼優秀,於是也在孟子背上刺幾個字;或者岳母看見孟子優秀,也整天帶著岳飛搬家……那畫面就太美了。

所以,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帶法,光跟著社會上的流行詞彙趕時髦是沒用的。萬一過幾年又有了什麼關於教育的新說法呢?

那些教育專家,毫無疑問學問是好的,但是他們瞭解你的孩子嗎?他們瞭解的只是成套的理論,只有你才是親自接觸自己孩子喜怒哀樂的那個人。有的孩子性格剛強喜歡挑戰,挫折教育很有用;有的孩子性情柔軟內心敏感,就需要多包容多關懷。只要父母不要過度的溺愛或者嚴苛,日常生活中就事論事,公平地對待孩子,和孩子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小事,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去進行教育。孩子就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而只有感受到了父母足夠的愛,小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真正建立,才能最終形成一個強大的自我。這樣的孩子才能真正應對以後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而倘若對一個性情柔軟的孩子冷面相對挫折教育,他很可能因為缺少溫暖而一生都患得患失;對於一個性格剛強的孩子老是給予呵護,他很可能也會時常感到孤獨和茫然。

是否對自己的孩子挫折教育,專家不知道,你自己才知道。


吹上來的小動物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前幾天我家孩子迷上了玩五子棋,天天一有時間就要玩,我以為他也是一時新鮮,沒想到這次這麼入迷,我就陪孩子下棋,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一般我都讓著他,孩子還以為他“厲害”著呢,讓他爸陪他玩,結果輸到面紅耳赤嗷嚎大哭把棋盤都推翻了。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遙控小汽車,輸了也發脾氣,差點把對手的遙控器踩壞,我心裡咯噔一下,心想這孩子怎麼這麼“輸不起”還死要面子呢?

其實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梳理孩子負面情緒,孩子出現哭鬧等破壞性的行為,比起安慰,孩子更需要我們接納她的情緒,讓他抒發,而不是制止或者不屑他的情緒。

第二步:告訴孩子正確的輸贏觀,沒有人是常勝將軍,每個人都是從每一次的失敗中積累經驗,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不管做任何事,都有栽跟頭的可能,那又怎麼樣呢,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和堅韌的意志,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第三步:別誤導孩子,只有得第一才是好孩子,例如考試必須得第一,競技必須得第一等等,你如果給孩子傳遞這些思想,孩子如果完成不了你目標期望,首先你會失落,你的反應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自卑,更別說保持正常心態了。

回到你的問題,說如何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個人認為不需要刻意的去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小心適得其反~順應孩子發展規律比什麼都重要!


楊媽的快樂育兒營



主要從兩方面:

1.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在生活中難免遇到事情做不好,結果砸鍋了。這時,是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好機會。

我聽過這樣一件事,並且大家對這個A家長的做法非常不解。

期末考試成績下來了,A考得太不好。A的老師教了他5年不相信爛成績,去縣查了考卷證實。但A的老師給A發了第三名的獎狀。

A家長知道了實情,找到A的老師要求收回獎狀。A老師認為A平時學習踏實,應該得到獎狀,A家長認為考不好就不好,為什麼發獎狀,獎狀是發給學習排名靠前的,最後,兩人爭到副校那兒。

事後,家長說孩子該受的挫折必須受,不能人為美化。

我認同。

2.遇到困難,父母是旁觀者。

生活和學習中,有困難。

遇到,迎難而上。

人生路上本有許多坎坷,人為地修繕了,就少了成長的機會。到那一天,獨立面對世界時,使少了正視困難的勇氣。

在學習中,遇到難題,要想盡辦法去解決。

生活中,遇到難事,要迎難而上不畏難。

為了孩子贏在未來,我們家長讓他們經歷他們該經歷的,承擔他們該承擔的,收穫一個輸得起站得起的孩子。


努麗初彩


輸不起,贏不了,形容現在的很多孩子非常的準確,細細觀察現在孩子的成長軌跡,爸爸媽媽給孩子安排的太好,孩子需要自己做決定,自己承受,自己安排的事情太少,所以對於孩子來說自己的人生在父母的安排下一帆風順,自己的人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是應該的,所以挫折離他們很遠,他們也經受不起挫折。身邊的很多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顧,孩子剛剛張口要喝水,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路小跑已經把水杯送到了口邊,孩子除了學習家裡人恨不得幫孩子把其他事情都幫著辦完,對於孩子來說他從小就習慣了自己有求必應,不存在自己想要什麼得不到什麼的問題。等孩子上小學,上中學甚至於到了大學,一路走上去在這個拼爹拼媽的年代,父母一路安排學校,安排工作,事事盡力做到有求必應,所以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他們幾乎不能承受得不到,不能承受失敗,心理壓力很脆弱,稍有問題情緒就能崩潰,很多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被老師批評了,失戀了都能自殺,對於他們來說這就已經是遇到了人生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這些問題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說現在的孩子太需要挫折教育了,家長再有能力,家長再有錢,還是讓孩子感受一下求之不得的感覺,讓孩子自己感觸一下,自己掙一口飯有多艱難,自己做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讓孩子看看別人的臉色,感受一下別人的責難,知道人生不易,知道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能為力的,知道我們可以很努力,但是不一定努力就能成功,人生總有很多遺憾。


趙媛姐姐


教育不能走極端,誇讚與批評,就像天平的兩段,處理不當都容易讓天平失衡。在鼓勵、誇獎教育盛行的今天,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還比較有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禁不起挫折的現象越來越多,提供幾點建議,供各位家長在日程教育過程中參考。

首先、是凡事儘量用事實說話,不帶上過多的個人情感

誇獎的確是孩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但要注意度的把握。一件事情如果孩子完成的很好,可以針對事情的完成情況進行表揚,越具體越容易讓孩子知道事情的過程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在於孩子交流中,不要帶有太多自己感覺特別好的情感言語。直白點說,就是讓孩子知道明白的是努力才有收穫,因為孩子開始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受表揚,只是通過解讀家長的反應來認識自己的行為,當孩子長大了,外界不在像對待孩子一樣給出反饋時,孩子就不容易獲得滿足感,從而丟失進取的心。

其次,儘早幫孩子建立孩子自信心,建立積極樂觀的精神

孩子要學會對事物的判斷力,並做出恰當行動,就不容易有受挫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逐漸建立孩子自信心。鼓勵與誇獎用在孩子做事情前,往往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如果希望孩子勇於嘗試,增強自信,那麼,在學會做之前,家長各種表率與帶動,會成為孩子願意參與最大的動力,與孩子一起在事情發展過程中完成,互相鼓勵與督促,會對孩子建立自信有很大幫助。

不論孩子做成結果什麼樣,都讓孩子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結果不能決定一切,但態度可以改變一切。

最後,給予恰當的指導,做孩子堅強的後盾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事情不順利時都很想得到大家的認可與鼓勵,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當孩子面對挫折時,不妨給孩子一些支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問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尋找解決方案。多與孩子談心,讓孩子知道挫折感人人有,沒有過不去的河。


師情話溢


\n

{!-- PGC_VIDEO:{"vid": "c8fa88495df348a2aad6279e622003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