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4月8日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王旭东,甘肃人,1967年2月生于甘肃山丹,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王旭东来到敦煌研究院,从事莫高窟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工作。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他也是继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后第四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单霁翔曾说,他不是故宫的“掌门人”,而是故宫的“看门人”。今天,故宫的这位“看门人”退休了,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他和故宫一起度过的那7年。

“看门人”与“网红”院长

单霁翔生于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单霁翔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2012年初,在国家文物局局长任上10年后,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成为了他自己口中的故宫“看门人”。

“故宫很具体,走遍9000多座房屋,1200多座建筑,每天沿着宫墙走一圈,踩破20双布鞋。”

到任后,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周高亮,花了5个月,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按着地图,绕着故宫里里外外走了一圈儿。于是,故宫的院藏文物统计数量精确到了个位数:1862690件(套),这是2016年底的数据。

“要靠票价阻挡观众进入,一定挡的是学生和低收入人群,他们是最需要文化的。”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2015年6月13日,世界文化遗产日当天,故宫正式宣布“每天只接待8万观众”。在此之前,故宫每年的参观人数稳居世界各大博物馆榜首,单日参观人数最高突破了18.2万人次。

2017年10月10日起,故宫实行全网购票,对于不适应网购的外国人,单霁翔说:“我们要教外国游客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我劝大家千万不要买故宫的行李牌儿”,“买完之后第一次出差就会丢了,太好了。”

“春天可以打这个伞,夏天可以打这个伞,秋天可以打这个伞,冬天可以打这个伞。”“一个人准备四把伞就够了。”

单霁翔在一次讲座中的“购买劝退”,却成为了故宫文创的“反向营销”。

“世界上几大博物馆,没有允许机动车穿行的,这是对文物和历史的尊重。”

故宫在2013年初发布公告:故宫开放区内不允许机动车再驶入。同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访故宫,成为近几十年来第一位步行进入故宫的贵宾。10月,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鉴于辛格腿脚不好,折中之下,故宫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辆电瓶车,让辛格总理一路乘坐参观。自此以后,所有贵宾,无论中外,再无例外。

“我退休以后想来当一名志愿者,到时候希望面试的时候手下留情。”

单霁翔曾说,他是一名故宫讲解员,在故宫前6年进行了近2000场讲解,时间约2000小时,退休后,他想要在故宫做一名志愿讲解员。

故宫的“变”

单霁翔接任故宫时,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来故宫的观众虽然多,但80%都是沿着中轴线参观古建,很少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物。

截至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由2014年的52%,达到现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将向公众展出。

除了在线下扩大故宫博物院的开放范围,让游客们可以看到更多藏品,故宫博物院还进行了更多多元化、年轻化、现代化的尝试。

2015年,故宫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展出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宋徽宗赵佶绘《听琴图轴》等国宝,引发观展热潮。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除了拉近故宫、文物与普通大众的距离,也让大家认识并喜爱上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2017年,单霁翔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展示了《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人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关注和自发传播故宫文物背后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图片来源|微博@CCTV国家宝藏

2018年,故宫推出《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在尊重原作的学术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表演语言进行再创作,以逼真的舞台场景搭建和360度环绕的全息立体空间,还原了《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代人文生活图景,回到了《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北宋都城。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紫禁城,什么样的故宫,什么样的故宫博物院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这是单霁翔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故宫的每一任院长都为之付出努力的动力。

让我们一起期待,紫禁城的下一个600年。

故宫博物院单院长退休,今后的故宫将会怎样?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紫禁城礼物:城主」说明,万分感谢。

故宫时事热点跟踪、旅游攻略指点、正版图书文创……微信公众号:紫禁城的礼物(gugonggift)城里城外陪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