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教育,而是沟通,父母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指缝里的痛


我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其实叛逆期可以这样理解,就说是,孩子慢慢长大了,他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想法了,同时有自己的力量表达了,但父母的话,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来。这个时候的话就会有冲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处理的话,就是让父母,首先是去好好去理解孩子,然后去陪伴孩子,能够看到孩子的需求及其合理的要求。父母如果真的有自己的看法,能好好去协商好去表达,去邀请,而不是去一点去要求去强制。我觉得逃课他们好好去沟通就会好一点。


幽兰茶艺邓兰萍


这个问题让我来回答很合适。我现在目前担任八年级的班主任。很多同学的性格达到了逆反期的高潮。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拒绝与家长或者老师交流。你如果批评就是口头上答应,或者说沉默着不说话。将老师和家长视为自己的敌人。

2、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打扮或者是很在意朋友对自己的看法。

3、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弄清楚他拒绝交流的原因。这个原因常常是家长跟他交流的时候没有注意方式方法,以至于他觉得家长说话非常啰嗦,非常烦,他就不会去听。除此之外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与家长产生的误会。我有一个学生,她与自己的家长之间因为买衣服的事产生了很深的误会。如果因为上面这些原因还是把您是视做了他的敌人。那么后面的工作就非常难做了。

2、要掌握交流的技巧。

技巧一,交流的时候,让孩子多说自己少说。最好是比孩子说的话少。

技巧二。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态,多鼓励,少批评。这个时候的孩子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如果说让他感觉到你在批评他。有可能听完第一句话以后你后面说的什么他都不会再听了。



3、善于借助学校的力量。上面已经说过,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老师的话或者说他朋友的话,他更听得进去一些,所以说家长的想法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自己或者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引导这个学生。

这些经验都是通过自己与八年级学生的相处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得到的,只能仅供参考,每个孩子问题不一样,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私信我,我们共同交流,解决问题。


英杰周号岚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与父母顶撞、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帮助孩子走过这段岁月、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呢?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沟通要从心开始,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孩子的相处亦如此。

1、理解尊重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意识比较强的时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这时候父母如果总是居高临下,一副威严的面孔,孩子只会离你越来越远。另外,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

2、信任孩子,给孩子独立的空间。青春期的孩子可以独立处理问题了,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了,父母不要向小时候那样总是包办,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

3、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压在孩子的身上。有的父母对于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耿耿于怀,于是就希望孩子能替自己实现,给孩子很大的压力,或者让孩子学习一些他(她)不喜欢的特长,这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4、不要老拿别人家的孩子比。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敏感,对于这种比较心里是比较厌烦的。

5、不要往孩子身上撒气。在社会中工作、生活,总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切记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

6、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当孩子跟父母交流时,哪怕父母心里很生气,也不要立马表现出来,大骂孩子,这样孩子一会有事情就不会再跟父母说了。对于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可以慢慢引导。

7、让孩子感受到爱。在有爱的环境中,孩子更愿意跟父母分享。


嘟嘟妈的乐园


简单而有效的沟通方法,三点需要注意:接纳性语言;将“你-信息”变成“我-信息”,摒弃“输赢”思维。这三点很重要,可能有点长,请答应我,认真的看下去,行吗?( ̄m ̄)


一.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接纳性语言

什么才是接纳性语言?

我们来举个例子:

当你的孩子和你说,他将要成为主要负责人,为班里的某个孩子举办一个盛大的派对。这个时候,你和积极的向他提建议,气球鲜花等等。可是你的孩子却拒绝了你的建议,并且闷闷不乐的走了。而你也觉得十分的沮丧。

当你的孩子哭着对你说,他养的小仓鼠死掉了,你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妈妈再给你买一只。”

以上的语言只会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变越远,孩子想和你说的话,你并没有真正的在听,到最后却怪孩子不愿意和你说话。

我们在听孩子的说话时,会有12种反应:

1.命令、指挥、控制

2.警告、训诫、威胁

3.规劝、说教、布道

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者意见

5.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

6.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

7.赞扬、表示赞同

8.归类、嘲笑、羞辱

9.解释、分析、诊断

10.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

11.调查、质问、审问

12.回避、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刚刚举的第一例子,反馈属于建议,建议之前你先否定了孩子,你传达的语言是:你做不好的。你还不具备举办晚会的能力。因此让我来帮你吧。我比你有经验。

第二个例子:孩子并不需要建议,她只是想告诉你,他很悲伤。他需要的是理解。

因此,什么是接纳性语言呢?重点在于先表达共情,并正确解码孩子的信息,相信他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霍思燕曾经在一个亲子类节目里做了很好的示范:

嗯哼踩到了自己扔的玩具,脚被戳破了,疼的大哭起来。霍思燕第一时间将嗯哼抱起来,说“你很疼,是吗?”并且用玩具戳了一下自己的脚,说“妈妈也觉得很疼”,当嗯哼的情绪变稳定后,霍思燕问,你为什么踩到玩具,是不是因为你乱扔了。嗯哼点了点头,霍思燕随后说,那你以后别乱扔了,好吗?嗯哼点了点头。

首先霍思燕做到了共情,感受了孩子的感受,在共情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且解决了问题。

在说接纳性的语言时,要注意3个误区:

1.不要鹦鹉学舌。比如:孩子:好疼。家长:你真的很疼。

2.不要在接纳的过程中,忍不住指导孩子该怎样做。

3.没有真正的共情。

二.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我-信息

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设想这样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工作了一天,特别累,回到家只想躺在沙发上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你的5岁的孩子想要你陪他玩,并且不断拽你的胳膊大腿,用手盖住你的手机。

场景二:你的孩子的头发已经三个月没剪了,你的邻居提醒你要好好管一下孩子,你说了好多遍,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减少回家的时间,以免和你发生争执。

面对这样的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你可能会与他发生这样的对话:

回答一:

场景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爸爸和妈妈都累死了,你难道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吗?!

场景二:你看看你成了什么样子?街上的小痞子才会把头发留成这样,快剪掉!

回答二:

场景一:孩子,爸爸今天非常累,实在没有办法陪你玩,如果现在爸爸陪你玩,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的话,明天上班就没有办法完成工作,那么上司会批评爸爸,爸爸会非常伤心的。

场景二:今天爸爸被邻居嘲笑了,他们说我不会管教小孩,你的发型乱糟糟的,下次小区的邻里交流会,他们大概不太愿意请我和你妈妈去了。

两组回答的编码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组对话是“你-信息”,第二组对话是“我-信息”。

什么是“你-信息”?很简单,就是对话中,包含着“你”为开头的信息。包括:

  • 你停止那样做。
  • 你不该那样做。
  • 你难道不能?
  • 你的行为太幼稚了!
  • ...

与之相对,“我-信息”就是坦诚的告诉孩子,你此时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包含要素为“行为+感受+影响”。

场景一的父母所说的话,会让孩子非常困惑,你传达的意思,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并且传达了一个非常负面的评价,孩子是不懂事的,不体谅大人的。

在传达“我-信息”的时候,要注意三点:

1.描述行为的时候不要评价。

不带指责的行为描述:你今天去同学家玩,说好要6点之前回来,但是你超过时间了...

评价式的行为描述:你怎么不守信用呢?说好的6点,结果都超过10点了

2.一定要完成“行为+感受+影响”三个要素的完整表达。只有描述影响后,才能给孩子改变行为的导向。

三.解决亲子冲突:摒弃“输赢”思维

我们在进行亲子教育或者亲子关系的处理时,很容易把一个问题的处理变成了“输赢”式的战争。

比如说孩子想要买一个手机,你觉得会影响成绩,于是你拖走了在柜台前撒泼的孩子:你赢了,孩子输了。

再比如,你让孩子添上一件毛衣,孩子不想穿,清早吵了30分钟后,你怕耽误了孩子上学,于是妥协,孩子还是没有穿毛衣:你输了,孩子赢了。

“输赢”思维很容易造成亲子矛盾,甚至升级冲突,损害亲子关系。摒弃“输赢”思维的本质,就是要以问题的解决为终极目的,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以穿毛衣为例,父母让孩子穿毛衣的目的是天气降温,让孩子保暖。而孩子觉得毛衣太丑,不符合青年人的审美标准。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毛衣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我们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案。

“你为什么不想穿毛衣?”

“我觉得毛衣太丑了,我穿了同学会笑话我”

“可是你不穿毛衣,你就会感冒,妈妈肯定会难受,随后带你去看医生,这样我可能会损失一个大客户。我只是想让你保暖。怎么办呢?”

“那我可以穿那件风衣吗?”

“可以。”

以上面的对话为例,这样,你既达到了让孩子保暖的目的,孩子也达到了取悦自己审美的目的。记住:让孩子提出几个备选方案,并且从中选择。


HFLZ陈老师


①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造成孩子叛逆父母不能培养独立。

②作为父母首先要调整价值观,教育孩子调整不好的生活习惯多沟通。

③父母管孩子该严格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纠正错误,不能让孩子无法无天。

④与孩子沟通最主要先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不能上来有错没错就喊骂。

⑤建议:解决孩子叛逆期方法,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有个幸福的家。


欧阳演


孩子进入叛逆期,表明孩子拥有了独立的思想,想要自己当家做主,不再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脾气变得暴躁,经常顶撞父母,甚至动不动就会跟家长对着干。

家长对待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不仅仅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需要跟孩子“斗智斗勇”。对于叛逆期孩子的种种激烈表现,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采取语言或者身体暴力,这样只会激发孩子的叛逆情绪。家长应该改变和孩子之前的沟通方式,少用命令的语气,改用朋友间式的沟通方法。要做到尊重孩子,即使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不同的见解,家长也不能武断地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一丁点自主权,进而就会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家长应学会适当的放手,要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在一些小事上面,完全可以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但是放手不代表不再干涉孩子,对孩子的思想动态仍然需要密切的关注。若发现孩子思想有异常,要及早发现并妥善沟通,进而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一直不错,孩子也许就没有叛逆期,或者能比较平稳地度过叛逆期。


春风化雨花草香


孩子进入青春期标志着孩子已经从儿童过渡到成人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性格上出现了叛逆,不愿意被父母管束,而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变化,依然安以前的方式管教孩子,结果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让父母不知道怎样去与孩子交流沟通了。

1.首先父母要拿他们当成人看待,注意与孩子说话时的语气,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调整与孩子相处时的方式。

2.父母要尊重孩子,不打骂孩子,不在言语上对孩子进行否定,多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做法和想法要多持正面的评价。

3.多与孩子保持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帮助孩子,从而取得孩子的信任。

4.父母不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不在孩子面前说话哆嗦,多给孩子自由和空间。

5.管教孩子要宽松,孩子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决定,孩子自己能够自理的事情,让他自己去自理。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要调整管教方式,改变自己,才能应该孩子。我是侯妈,欢迎关注我,每天分享教育知识,有问题可以给我私信,我们一起讨论.


侯妈家庭教育


其实孩子并不是一味的叛逆,而是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的沟通中犯了一些错,最后总结为孩子的叛逆!

一、习惯性的用命令语气!你要怎么怎么样的!请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也不例外!

二、以我这是为你好之类的话进行绑架!

三、权威主义,高高在上的姿态交流!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一、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如果还在的想法不算错或者是在控制范围的错,为何不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呢?错了之后再让他自己进行总结,这样不是更好吗?如果是他的想法会铸成大错,请也不要直接否定!你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会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你思考一下呢?然后提出你的观点:我觉得这样做可能更好些,你觉得呢?注意!整个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不停的思考!而不是你把想法强加给孩子!

二、不要进行话语绑架!把我这是为你好改成问句,孩子,我是你的谁?记住!孩子知道你是他的父母,他心里会知道你不会害他,是为他好!

三、收起高高在上的姿态,交流一定要在平等的情况下,这样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他才能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他的想法,从而解决问题!

四、祝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和睦。


启智博学大熊


虽说这个时期沟通为主教育为辅,但是作为家长切记不可对教育放松态度,“子不教父之过”沟通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有几点非常重要,首先作为长辈要有所标榜,你跟孩子沟通无非也是想让孩子听你说的,并认可你说的,那么作为家长的跟长辈沟通也当如此;

很多家长不会跟孩子沟通,一是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二是作为家长没有尽到作为家长的责任!孩子还小时非常容易受旁人的影响,而父母日常生活中跟其他的长辈沟通也要注意,要知道你就是孩子的老师,他怎么学来源于你怎么做;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至关重要,“古时有孟母三迁”,而如今的社会却有“慈母败儿”,这么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父母的攀比之心不绝于耳,这样的环境无疑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孩子会如何做,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也变得物质化了,于是乎在学校也渐渐的有了攀比之心,于是不满足于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父母又不得不给,慢慢的孩子沾染上了不良的习气,那么父母知道了必然要管,孩子会听吗?

答案是不会,不但不会听,还会不尊重父母,那么到这会儿再来沟通已经为时已晚,而父母多责怪于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孩子如果有错的话,父母的责任要占一半;

折射到其他方面也如此,比方说:“孩子喜欢画画”,你直接一棒子打死,说画画没出息,你觉得孩子会如何回复,沟通的过程讲究的是如何说,以何种姿态去说;

首先作为家长的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在言辞上少几分指责,他能抽出时间画画,而不是去打游戏和做毫无意义的事,这是一件多好的事,而有些父母就觉得搞这些有什么用,书读不好还是一样没出息,这样的话说出来,孩子已经和你产生了距离,那么你再和他沟通也见效不大;

孩子是否能成才,不在于读了多少书,不在于考了多少分,这只是对学习的一个态度,分数高,说明态度好,关键在于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能做好自己,如孩子虽成绩没有名列前茅,但他懂礼貌,尊敬师长,会和同学处理好关系,这其实已经有所成长了,再如孩子有责任心,答应了别人的事也从不食言,有善心,在车上看到老人让座,就因为成绩不好一票否定孩子不能成才,这真是教育的失败,很多孩子由于成绩不好被父母责骂,父母呢就想方设法报各种培训班,以为这样孩子的成绩能有所提升,其实不但没效果,反而让孩子会反感父母的做法,所以作为家长的一定要对孩子有全方位的了解,不要让那些本是大才成为了路人,实在是可惜之至!


哲学经典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家长 一味端着权威和架子,总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看孩子的言行,孩子和父母之间永远不可能有良性沟通。

没有人喜欢被训斥、被挑剔,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人站在旁边指导、命令,孩子同样也不喜欢,即使那个指导者是自己的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变化的阶段,他们有了对世界的初步认知,期待被尊重,被理解。

我们家长应该用肯定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自己曾经忽略的地方。

善于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给予肯定,这就是正向引导。

还有就是学会用耳朵和真心聆听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而不是用犀利的言语讽刺挖苦孩子。明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容易冲动,爱面子,自尊心强,还非得要用尖酸刻薄的言语对待孩子,还美其名曰刺激他的廉耻心,让他知耻而后勇。这不是刺激而是摧毁,直接否定孩子存在的意义。

家是孩子唯一能感受无条件的爱,缓解身心疲劳的地方,需要给孩子放松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