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尿酸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特別是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更不陌生。我們每天攝取多種營養來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我們以吃東西來儲存能量,我們還要一直消耗能量,排除廢物,這個體內和外界物質不斷交換的過程,被稱為新陳代謝。

尿酸就是人體內嘌呤代謝的最後產物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尿酸為何會升高?

嘌呤在肝臟內進行代謝時,有一種酶負責促進生成尿酸,還有一種酶負責抑制生成尿酸,維持體內尿酸的平衡。

當促進生成酶強於抑制尿酸生成的酶,就會造成尿酸升高;

另外,體內生成的尿酸,三分之二都由腎臟負責排出,若是腎臟的排除過程中,出現異常,也會造成尿酸水平升高。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尿酸過高,在體內堆積的久了,就會生成尿酸鹽結晶,尿酸鹽結晶沉著到哪裡,就會引起哪裡的疾病。

尿酸鹽結晶像個"小頑皮","走"到哪裡,哪裡"倒黴"

一、"走"到關節

尿酸鹽結晶'走'到關節處,而關節處的白細胞也不是"吃素"的,會試著吞噬尿酸鹽結晶,釋放出炎性因子,使關節發生炎症,引起痛風。

痛風常表現為紅、腫、熱、痛,並且常反覆發作,嚴重時會造成關節變形。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二、"走"到腎臟

當尿酸"大軍"湧向腎臟,會給腎臟帶來慢性破壞。

腎臟是人體內"任勞任怨"的器官,它會默默承受尿酸帶來的痛苦,但總有一天它會承受不住。

到這一天,患者就會發現尿色、尿量出現了變化,但這時,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更嚴重的,會有尿毒症發生。

三、"走"到胰腺

尿酸鹽結晶走到"胰腺",會對胰腺β細胞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會造成糖代謝出現紊亂,引起糖尿病,或者加重糖尿病病情。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四、"走"到血管

若尿酸鹽結晶在血管沉著,會對血管內壁造成損傷,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高血壓,甚至冠心病發生。

尿酸高,這3種食物要儘早遠離

食物1、酒

"咱們的兄弟情都在這酒裡面了",這幾近"變形"的酒文化,越來越常見。

酒精進入體內,會對腎臟帶來壓力,使尿酸的排出量減少,輕易地引發痛風;特別是啤酒。

啤酒由穀物發酵而成,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嘌呤,造成尿酸升高,因此,喝酒對尿酸高者百害而無一利。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食物2、海鮮

海鮮,有"營養之王"的稱號。

但是海鮮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卻是尿酸"升高劑",因為其中富含嘌呤,吃了以後,就會帶來急性痛風。

食物3、燒烤

現在不冷不熱,正是吃燒烤的好季節。

但是尿酸高的人,要儘量避免吃燒烤,因為肉製品和其他含富含嘌呤的食物,經過燒烤,其中的嘌呤含量會升高,易使痛風急性發作。

並且,燒烤食物中,會產生一種毒性較強的物質苯並芘,對腎臟帶來極大的壓力,易使病情加劇。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預防高尿酸,做這3件事

第1件、學會吃

少吃肉,因為肉類中的動物脂肪和動物蛋白是別的食物無法代替的,但一定要少量,並且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火鍋必須要忌口。

多吃素,比如紫茄、上海青、生菜,多吃水果,補充碳水化合物,比如櫻桃。

學會吃,要堅持飲食3部曲:

1、飯吃八分飽即可,對於大部分來說,吃到不餓就行,對於肥胖者來說,儘量在以往的基礎上減少50g主食。

2、合理搭配飲食結構,關於蛋白質、脂肪、糖分的最佳搭配是:蛋白質20%左右,脂肪20%~25%,糖分55%~60%。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3、堅持下去,飲食習慣不健康是尿酸高的導火索,當形成一種好的習慣時,尿酸也在一點一點降低。

第2件、學會喝

正常情況下,每天的飲水量最少要達到2000ml

這樣才能起到有效的促進尿酸排出的效果,每天飲水時,可以在水杯裡泡一些促進尿酸排洩的小植物。比如懷壽菊,它產於河南焦作(懷慶府)一帶,屬於四大懷藥的一種。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這其實主要得益於懷壽菊中的菊甙、黃酮類化合物和植物鹼等化合物明顯高於其他品種的菊花。

菊甙能抑制嘌呤的合成,黃酮類化合物能抑制R-01轉氨酶的活性,降低嘌呤合成、平衡人體血尿酸值。

植物鹼包括膽鹼、水蘇鹼,助於血尿酸的平衡,減少尿酸結晶、並促進排出,從而減少痛風石形成。

身體4處異常,警惕高尿酸上身,醫生提醒:3種食物,儘早遠離

第3件、學會動

運動不僅能促進尿酸排出,還能避免肥胖帶來的併發症。

建議每週運動3~6次,每次運動的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最好能使身體微微出汗。

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1、選擇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散步、跳舞等,避免進行無氧運動,造成體內尿酸值更高。

2、在運動的過程中,感到疲勞時,就暫停休息一下,並及時補充水分,建議每隔20分鐘補充200ml的水分。

【不藥不藥】

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