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格力,美的三家公司体量市场占有率都差不多,为什么海尔和其他两家市值有了差距?

小AOoo


企业的市值短期受市场情绪的影响,长期是是由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的,如果说海尔的市值比格力、美的低,我们不能排除是市场偏见的影响,但是我们首先考虑市场给它这个价,是不是因为它只值这个价。

我们看第一个指标,判断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

在2007年到2017年十年间,2018年的海尔年报还没出来,我们看到海尔的盈利能力只有两年产国美的和格力,其他年份的差距很大,最近的2017年盈利能力只有格力的三分之二。

我们再看企业的管理效率,用管理费用率来衡量。

十年间,海尔自己盈利能力不行,管理效率也最低,管理层的能力一般。

最后我们看一下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怎么样,看看毛利率吧。

乍一看,还挺不错的,我们再看一下销售净利率。

太惨不忍睹了,毛利率很高,净利率很低,那么一定是期间费用高,我们已经分析过它的管理费用率并不低,那只能是销售费用率高,说明海尔的品牌力较弱,需要用更多的钱来做广告产品才能卖出去。

这种产品和管理的差距体现在企业每年经营赚的钱,也就是营业利润上面。

2017年格力的销售利润几乎是青岛海尔的两倍,含金量也比海尔好太多,这说明海尔市值长期比格力、美的低就是它只值这个钱。


我是贫民窟的大富翁,投资九年,喜欢阅读和思考,以价值为主线,在市场中博弈,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点个赞或者收藏,非常感谢,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创作不易,支持原创。


贫民窟的大富翁


这很简单啊,因为海尔赚钱能力不如美的与格力。

实时显示,美的集团市值3417.83亿元;格力电器市值2782亿元;海尔是上海、香港两地上市,A股市值1160亿元;港股市值738.65亿港币。

从市值比较来说,美的集团=3417.83亿元>格力电器=2782亿元>海尔1160亿元+738亿港币。

我们从年报上就可以看出来。

美的在2017年,营收2407亿元,同比增长51.35%;净利润172.84亿元,同比增长17.70%;

美的集团披露2018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697.38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21%。

同样,2017年格力年报显示,营收1482.86亿元,增长36.92%;净利润224.02亿元,增长44.87%。

2018年格力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395.6亿元,同比增长33.29%;净利润55.8亿元,同比增长39.04%。

2017年海尔年报显示,营收1592.54亿元,增长33.68%;净利润69.26亿元,增长37.37%。

2018年海尔一季报显示,营收426.55亿元,比增13.01%;净利润19.80亿元,比增14.02%。

市值主要决定于规模、利润、增长速度。

从规模、净利润上看,美的远远超过海尔。

格力的营收规模与海尔差不多,但格力的净利润是海尔的4倍左右。

这样分析一下就很明了了。


波士财经


海尔,格力,美的三家公司在市场前景并没差距,甚至我更看好海尔。海尔存在的只是企业内部问题,不是市场问题。我看很多答案都没有分析到市值差距的原因。

首先以今天市值计算:

美的:2586亿

格力:2260亿

海尔:A股918亿+港股538亿=1456亿 如果加上彩电部分,市值应该在1600亿左右。


那么差距是怎么来的,主要是净利润,股市基本就以这一标准衡量市值。


总营业额:2017年总营收海尔和美的都是2419亿元,格力是1500亿

毛利润:美的:25.03%,格力:32.86% 海尔:28.93%

销售净利润:美的:9.28% 格力:14.28% 海尔:5.67%


上面可以看出,总营业额海尔没输,毛利润仅次于格力,就是差在销售净利润上。

从毛利润上可以看出格力的产品空调市场地位占优势,毛利润高,公司管理财务控制也好净利润高。这是格力市值大于海尔的原因。

美的和海尔在市场占有率和毛利润方面都差不多,强在净利润高,这可以说明海尔在公司管理财务控制方面差于美的。

所以我认为海尔还是可以追赶上格力美的,因为市场销售情况差不多,只要做好控制成本,改善管理,就可以追赶上,所以在股价上,上涨空间最大的可能是海尔。

个人观点!


老黄侃财


很明显这是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海尔是传统家电企业的代表,作为1984年起家的家电业老大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得不从传统家电企业转型到互联网企业。海尔这些年总共经历了五次战略转型。而在转型过渡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同时也被对手格力、美的迎头赶上。


首先,根据2018年第三财年的业绩来看,海尔的情况是挺不尽人意的。首先,从体量上看,还是美的最大,前三季度营收超过2000亿元;其次,从获利能力来看,格力则更胜一筹,其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13.46亿元,毛利率为30.15%;再从投资者回报看,格力电器表现也是最好的,其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7.76%,而美的仅有22.65%。从这三个指标来看,海尔的体量1381.39亿元,勉强能和格力比较,但盈利能力似乎差的有点多,其扣非净利润前三季数值为55.22亿元,未能挤进百亿档行列。

海尔如今的成绩得益于十年前国内家电市场的“爆炸式”发展,当时海尔最大的竞争者长虹、春兰等企业倒在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上。海尔一时缺乏竞争对手,这也就给海尔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如今智能家电正值风口处,格力、美的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海尔的运营格局明显处于劣势。为了对标与小米“结盟”的格力,海尔选择与魅族为伍。不过这举措未免过于仓促,因为海尔忽略了一大重要因素,那就是用户量。小米作为主打线上的互联网品牌,粉丝量自然是不在话下的,这也就相当于给格力招致更多的消费者。

如今家电行业已经步入了冬天,不少家电企业都为了求发展而忽略了用户体验。各大家电巨头如何寻求发展之径成了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或许下一次,又会迎来不同的格局变更。事实上海尔作为资历高,产品又靠谱的老品牌,还是挺受人看好的,只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如何求得发展良机就拭目以待吧。


顶脉圈视界


青岛海尔的产品涉及洗衣机、冰箱和热水器等,产品既多又杂,生产线很多,供应链复杂,导致消耗了不少成本开支。

格力电器主要业务是空调,制造成本、资源消耗相对单一,在管理水平上也比较简单。

美的电器的产品线同样很多,但介于格力和海尔之间,还有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节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工成本。

这就决定了三家企业的营收规模。

2017年,青岛海尔、美的电器和格力电器,分别实现营收1592亿元、2407亿元和1482亿元,但在净利润方面,青岛海尔和后二者差距甚大,青岛海尔为69亿元,美的和格力分别为156亿元和224亿元。

从赚钱能力上,格力电器肯定第一,美的次之,两者的净利润直接碾压海尔。

海尔早在20年前就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为什么会被美的和格力赶超,实在是很令人吃惊的事情。

尤其在市值方面,美的和格力早把海尔甩在后面,前两者市值分别超过4000亿和接近3300亿元,海尔在国内A股只有1200亿元左右。

三家企业都属于利润稀薄的家电企业,美的、格力业绩能平稳上涨,海尔在最近几年却出现停滞和净利润下滑的状况,海尔的股本数量高于美的和格力,但是盈利能力却不及后者,这就相当于海尔的股东投入比美的和格力高,但收益低于美的和格力电器。


斑马消费


海尔是中国家电老大很多年了,但作为海尔集团掌舵人的张瑞敏并没有产生“歇一歇”的念头。相反,在并未遭遇巨大困境的背景下,张瑞敏主动发起一场变革,将海尔既有经营模式与组织结构打碎,架构一个全新海尔出来。要知道,张瑞敏发起的这场变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完全无先例可以借鉴,风险之大难以想象。但是从这几年海尔的财报、市场占有率、市值能看出来,海尔的变革是成功的。

格力过去一直是三大家电巨头中空调经营质量最好的那个,这一点从其盈利能力得到证明。但是近年来,格力越来越给人以“这个企业变了”的感觉,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以价格战为例,一直以来,格力以坚定地反对“价格战”著称,但从2014年9月份到2015年一整年,格力三番五次主动挑起价格大战。再以进入手机行业为例,董明珠吆喝了一年,消费者也没见格力手机在市场上销售,官方释放出来的“销量”更是一变再变。再格力电器多年来一直高速增长,到2015年增长戛然而止,并掉头向下。而过去一直给人以理性、务实印象的董明珠,也变得说话越来越不靠谱,直至成为“话题女王”……凡此种种,不仅格力变了,董明珠本人的社会形象也发生很大改变,负面成分变多了。市值随之降低也是必然的。

美的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经营一直不缓不急,跟在海尔格力后面,没有什么创新点。以前还凭借小家电做的好,被人周知,然后扩展大家电市场。但是近几年的发展路数越来越迷了,先是大肆宣传的一晚一度电被央视揭露存在骗局,后是与格力董明珠的抄袭、小偷之战,最终被格力索赔了不少钱。前两年收购了库卡,以为美的终于认清现实,准备转移发展机器人了,结果今年伊始又被指出新出的热水器洗衣机存在抄袭海尔的嫌疑。

总的来说,这三家目前在市场占有率上虽然相差不大,但在市值上,格力和美的的发展确实将会存在不少变数,与海尔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坏坏滴呀851


海尔的市值比不上格力和美的,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 海尔张瑞敏很少出现,对公司管理也在弱化

相比也格力和美的,近几年来海尔显得非常低调,海尔张瑞敏很少出现,对公司管理有弱化的情况,海尔虽然在前几年知名度比较高,但是近几年营销上有弱化的倾向。

2. 海尔没有明星产品

相比于海尔而言,格力和美的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格力的空调,美的的电器市场的认可度都比较高,但是海尔大家的认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海尔的冰箱,并且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3.海尔在消费者中的心理预期

海尔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成为第二阵营,新一代几乎不知道海尔。并且当年的辉煌是老一辈创造的,新一代掌门人还没有出色的表现,因此新一代的领导人和产品在消费者心理留下的印象不深,了解少。

4.市值有涨有跌属于正常情况

就电器市场而言,市值偶尔高低起伏也是正常的,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在多方的比对,才有更好的产品。市值属于潮起潮落的事,有涨有跌,很正常。

总结:海尔不如其他两家除了自身的竞争力不足外,还是更新换代环境的必然可能。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李合伟说


因为海尔在进行自主经营体的无中心化变革,同时海尔的净利润和企业布局和技术投入也远远落后于其他企业,所以海尔的市值反而是最低的。


美的,海尔,格力这三家电器巨头的市值排名为:美的(3560亿)>格力(2880亿)>海尔(1800亿)。海尔的市值比美的和格力差太远了,曾经砸冰箱的张瑞敏怎么了?这家自己在全球有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的有8万人的企业怎么了?

1、净利润差异巨大

市盈率是市值的基础,而海尔的盈利比美的哥和格力相差太多了。美的17年净利约在173.83亿元;格力约在213.69亿元;海尔约在50.37亿元。



2、海尔的业务线太过于分散,导致品牌稀释

海尔讲究多元化布局,但美的和格力却更加聚焦。美的以消费电器和小家电为主。

海尔布局则太宽泛,除了家电外,还有黑电、手机甚至IT产业布局,业务协同性很低,每个部分都有巨大的库存。连海尔蓝V都曾说过:没有什么是海尔不做的。

格力则最专注,自己做空调,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净利润几乎是最好的。十年年间净利润提高10倍,所以董明珠才能在和格力集团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和分销商的支持。

3、海尔激进的组织变革限制了海尔发展

海尔推出了去中心化的概念,海尔成为没有层级的企业,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海尔提出了“人单合一”、“小微公司”、“创客”、让每个人都变成销售都去拿订单,自己走订单才有收入,这个变革步子太大了,影响了员工效率和归属感。


毛琳Michael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似乎有些歧义,因为照我的理解是,海尔确实和格力美的两家的市值有差距,因为在市值上,海尔可以说是完全盖帽另两家的。原因的话,大致分为市场份额和业务收入构成两部分。

不管是什么行业,市场份额都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单看表面的市场情况,总的来说,这三家目前在市场占有率上相差不大。但是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格力的产品线比较单一,一句“好空调格力造”的口号,将格力完全禁锢在了空调这一单一领域,从后来董小姐开始造车、造手机也能看出,这些五花八门的新业务无一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市场上并不卖座。空调原本算是格力的强项,但由于格力价格偏高太多,近几年又有些落后于智能家电领域,同样的质量,用户为什么不买更高端的品牌呢?

而美的的研发是硬伤,每次新发产品总是让人心惊胆战,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个技术在别家似曾见过?”本身又以小家电做头部引领,又贴牌,着实风险重重。相比较而言,海尔的产品品类是最为齐全的,以冰箱空三大件为主,又收购美国通用新西兰斐雪派克这一些在国际上的厨电大咖,在市场价格上有统帅、海尔、卡萨帝全价位通杀,用户怎么选都有的选。

另外一点,海尔的市值超过另外两家,是有确切原因的。新闻里总是报道说“海尔为什么不是世界500强”、“海尔的营收低”等等,其实都是吃了海尔集团有两个业务中心的亏。海尔分为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以500强的事来说,总的收入是要并表计算的,并不是两个数字简单相加就是总的业务收入,这里面还有财务扣减的因素。至于并表后海尔集团总的业务收入,外界并不知晓,或许正是这个统计口径的原因,造成了海尔集团屡屡错失500强榜单。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本身对待各类排名的看法、重视程度也不同,排名都是虚的,实实在在把企业做好,做成有技术、有品牌的百年企业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看,海尔的发展对中国企业确实更有借鉴意义。


用户100198019163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似乎有些歧义,因为照我的理解是,海尔确实和格力美的两家的市值有差距,因为在市值上,海尔可以说是完全盖帽另两家的。原因的话,大致分为市场份额和业务收入构成两部分。

不管是什么行业,市场份额都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单看表面的市场情况,总的来说,这三家目前在市场占有率上相差不大。但是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格力的产品线比较单一,一句“好空调格力造”的口号,将格力完全禁锢在了空调这一单一领域,从后来董小姐开始造车、造手机也能看出,这些五花八门的新业务无一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市场上并不卖座。空调原本算是格力的强项,但由于格力价格偏高太多,近几年又有些落后于智能家电领域,同样的质量,用户为什么不买更高端的品牌呢?




而美的的研发是硬伤,每次新发产品总是让人心惊胆战,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个技术在别家似曾见过?”本身又以小家电做头部引领,又贴牌,着实风险重重。相比较而言,海尔的产品品类是最为齐全的,以冰箱空三大件为主,又收购美国通用新西兰斐雪派克这一些在国际上的厨电大咖,在市场价格上有统帅、海尔、卡萨帝全价位通杀,用户怎么选都有的选。

另外一点,海尔的市值超过另外两家,是有确切原因的。新闻里总是报道说“海尔为什么不是世界500强”、“海尔的营收低”等等,其实都是吃了海尔集团有两个业务中心的亏。海尔分为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以500强的事来说,总的收入是要并表计算的,并不是两个数字简单相加就是总的业务收入,这里面还有财务扣减的因素。至于并表后海尔集团总的业务收入,外界并不知晓,或许正是这个统计口径的原因,造成了海尔集团屡屡错失500强榜单。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本身对待各类排名的看法、重视程度也不同,排名都是虚的,实实在在把企业做好,做成有技术、有品牌的百年企业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看,海尔的发展对中国企业确实更有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