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兒子從開始讀書到現在成績一直倒數,智力也不差就是懶,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豪情衝萬丈


你孩子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嗎?基本上是在這個問題上,大人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孩子更是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讓人做一件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情,是無法認真去面對的。這恰恰也是很多孩子沒有學習動力的關鍵。而且很多家長也無法正確的解釋這個問題。

讀書是人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基本要求。因為社會有很多的規則和基本常識需要學習和認知,沒有做好這個事情,你是無法真正立足的。就像一款遊戲,不花時間學習,那麼你就無法參與,更不可能成為高手。不願意掌握生存之道,那麼就只能是無法立足的結果。如果孩子連這個道理都沒有懂,怎麼會願意認真去學習。沒有認真學習,就沒有學習的快感,也就不可能喜歡學習。


費羅教育悟


我兒子有個同學,經常來我家玩,長期接觸下來,孩子腦子的確特別好,情商挺高,教養也很好,但是成績一直是倒數,完全不喜歡學習。

後來這孩子初中畢業就到職業學院學舞蹈去了,寒暑假回來招學生教街舞,現在不到十八歲,手裡已經賺了十幾萬。前陣子拿了自己賺的這些錢休學去北漂了,這折騰勁,我一個大人都覺得佩服。

有些孩子註定命裡沒書,但不見得幹別的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

但是哪一行也怕懶啊,改不掉懶,甭管腦子多好,始終是不行的。

知道懶是他最大的問題,就要想辦法讓他別那麼懶下去,平常在家裡他自己幹得了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幹,只要他幹,不管幹得好乾不好,都要給他以肯定。成才成不了,好好成個人也不錯。

這世上總有排倒數的孩子,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腦子不好不是最糟糕的,懶才是。


紫豆蔻zidoukou


你可以把孩子的日常情況跟我說一說,我可以告訴你孩子的根源。

昨天,我一個江西的客戶,非要過來,說辦培訓班遇到困難了想跟我學習。我說先不用過來,電話溝通吧,他把孩子照片發過來,我一看,孩子猶豫和否定自己,體現出的這樣的性格,訓練矇眼識別色卡,實際上大腦已經激活了,但是這種懷疑和否定自己的心態就阻斷了靈性的道路。當然這種態度是家長影響的。還有一個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我告訴她,孩子百分九十以上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沒有痛快玩過,她說你沒見過面說的這麼準啊,家裡管的確實太嚴了。我說興趣對他來說已經化為痛苦他怎麼能願意學習怎麼能注意力集中呢?還有以前遇到的小孩,瘋玩不進家,我給家長找出原因。墨跡拖拉,也發現根本原因,多了,凡是這小孩什麼情況,我看一眼基本就知道。


潛意識溝通莉枝老師


還是引導的問題。孩子學習不好和家長有直接關係。有一部分家長是因為工作忙沒時間輔導孩子寫作業,也有一部分家長打麻將玩兒比管理孩子都重要。我記得我女兒小學唸書,所要背的內容等她會了,我也會了,我每天除了上班,剩下的時間就是提前看她的課本,等於她在唸書,我也在唸書,非常累。英語我不會我從一年級就把她放在英語老師哪裡寫作業,直到初二化學物理我輔導不了了,我女兒的學習也開始下滑了,只要我會的,我每天都會檢查她的作業,哪裡不對,錯在哪裡。我的女兒和我一樣記憶力差,學習能力有限,但她盡力了,我做為母親也盡力了,孩子雖不能光宗耀祖,但是孩子能把學業完成,我女兒大三了,三本。我有個朋友孩子成績非常差,男人工作忙,女人愛打麻將,孩子學習沒人管,老師找家長,就給孩子補課,用他父母親的話,你學習不好,我已經給你補課,你讓我怎麼辦。甚至一味地罵孩子不聽話,孩子就是孩子,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安靜146638070


這類孩子往往都有想好好學習的主觀願望,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總是懶散慣了,無法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其中很多還在外面上著輔導班,但效果卻不明顯,還總是被提不上去的成績無情打擊。


如果孩子正在面臨這樣的情況,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呢?


接納情緒,面對問題

每個想好好學但又看不到提高的人都有悲觀失望的情緒,有時候甚至是絕望的,但是,也只有重視學習的人才會有這種情緒。

正視並接納自己的情緒,要知道,在困難中沒有放棄努力的人都是勇敢的人。但此時,也需要面對問題,面對成績上的差距,然後積極思考需要改變的思路和需要調整的方法,並儘可能的爭取更多的幫助。


自我觀察,查找癥結

對自己的課堂學習進行觀察,看看自己最容易抗拒的學習內容、最容易走神的學習環節是什麼,自己當時的行為是什麼,又有什麼規律。當然,這需要分出一部分注意力,但是都很短暫。你需要一塊表,一支筆,以及最簡單的記錄。

比如:有個同學文科成績一直上不去,他簡單記錄了自己英語課和語文課的自我觀察(m代表分鐘)

英語——

15m,完形,走神:合唱節;

32m,作文,走神:課間做什麼;

……

語文——

15m,老師問有哪些感受,不知如何回答,走神:籃球;

26m,同學回答問題,走神:和自己無關,想發呆;

38m,同學問老師,走神:食堂今天做什麼;……


通過這個記錄可以發現,不管是英語還是語文,他都比較抗拒與閱讀和寫作相關的內容,應該相應地向老師尋求這些方面的指導。

另外,在課堂上,當其他同學回答問題和提問的時候,他都覺得這些和自己無關。

其實,那也是每個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認真傾聽、對照自己的想法、辨析思考。如果認為和自己無關,將是巨大的時間和資源上的浪費。

再有,他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大概是15分鐘,試著用喝口水,揉揉額頭這樣的方式緩解疲勞,但保持“聽課”的狀態。每節課老師也會講一些題外話活躍氣氛,這些短暫時刻,允許自己適當走神,但要放得出去還能收得回來。


多提問,不積攢問題

成績上不去的學生,大部分不願意問!而且,往往既不問老師,也不問同學,更不問家長。

不懂的或者不紮實的內容越積越多,肯定會越學越吃力。特別是像數學、物理這種連貫性強的科目,如果已經漏洞很多,盲點很多,即便是上課很認真,也會有聽不懂的無力感。所以,盡力不積攢問題,及時提問,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主動尋求幫助不丟人。

如果自己提不出問題,就“跟隨”一個愛提問的同學——留意他問了什麼,看看他問的問題自己會不會,再聽聽老師是如何回答的,想想自己能否聽懂。如果沒聽懂,鼓起勇氣說出口:“老師我沒太明白,您能再說一遍嗎?”

如果已經有積攢的問題,複習課是最好的機會,一定要一點點的把那些問題掃清。而初三的複習課恐怕是這個階段最後的機會,要好好珍惜。


認真執行學習流程

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後複習,這些看似平常的學習流程貴在認真執行和長期堅持,而後,才有建立豐富的知識聯繫和完善的知識系統的可能。


試一試,一定會有收穫,更重要的是,始終相信自己,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我們是關注中小學教育的洋蔥數學,點擊關注,成為家長們的教育好助手


洋蔥數學


學生裡有這麼幾類,聰明又努力的一般是學霸,聰明不努力的成績一般或者學渣,聰明間歇性努力的,成績忽高忽低。不聰明不努力的學渣,不聰明努力的,成績一般或者學霸。

如果懶惰是你給孩子下的定義,那麼需要找出孩子懶惰的原因。是因為家長也懶惰影響了孩子。還是因為啟蒙教育太晚,一入學跟不上別人的節奏喪失了信心而懶惰,還是家長過於忙碌忽略了孩子早期教育。還是孩子所處的學校環境朋友圈子不夠積極上進。還有一種可能,家長包辦代替多,養成了孩子懶惰的毛病。

只有找到了問題關鍵,才能解決問題,作為父母,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人,如果是父母問題那為了孩子請你們以身作則。如果是環境問題,給孩子換環境。

雖然16歲,在學生時代已經走過了大半,但是在他的人生旅途,才是剛剛開始,一切都不晚。

我的孩子在幼兒時期由於我太注重自己的事業發展,而忽略了早期教育,由老人帶孩子,老人包辦代替太多,5歲了還在餵飯,甚至連走路都不捨得孩子走。在上小學後看到了跟別人的差距。我很痛苦,但是孩子比我更痛苦。別人聽一遍就會,但是他根本聽不懂。後來每天我都把老師教得再教一遍,學習完就帶他去運動場跑步鍛鍊,無論三伏天,三九天都沒有間斷。現在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很多孩子成績都在下滑,他卻從倒數進步到了中等。加入田徑隊練短跑,代表學校去比賽。雖然不是學霸不是優秀,但是他堅毅的品格和努力的精神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從發現問題到有所收穫也就短短几年。因為他們還小還年輕,一切都來得及,但是關鍵在於家長。


小飛俠227276608


讀書不是適合所有的孩子,也不是讀書不好的孩子就是智商低。而且都16了,很多知識都沒掌握,也不太可能16歲還能逆襲的。我覺得應該挖掘孩子擅長和喜歡的東西。很多年前認識一個人大學畢不了業,就是對計算機特別擅長,還給學校網站做這方面的維護。學校也覺得他厲害,他本身專業還不是計算機,但是因為拿不到本科畢業證,學校也不能破格留他。後來這個男孩去了深圳搞計算機去了,發展的還特別的好。不是說大學沒用,而是有些孩子對某些方面都有自己敏感擅長的東西,可以在這方面發展一下。


哼哼年新年快樂


首先我希望你對自己孩子有正確,全面客觀的定位,因為暈輪效應,對孩子愛屋及烏,認為孩子什麼都好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這很正常,錯誤的信息必將導致錯誤的決策。如果定位錯誤,下面整段話就都是錯誤的。

但我選擇相信你。

懶沒有關係,就怕什麼慾望也沒有。有句古話叫做無利不起早。

雖然帶貶義多一點,能用就行。社會的發展,很多時候就是懶出來的。因為懶得走路,所以有了代步工具,懶得書信,有了手機、微信、短信等。

這本質是一種利益。以你提出的十六歲,人聰明,但學習成績不理想來看。這已經是一頭倔強的牛了。

靠抽鞭子,意義不大了。輕了沒用,重了你捨不得,害怕牛亂跑,更麻煩。

要牽牛,就要抓住牛鼻子。牛鼻子是什麼?

他不可能每一科都不感興趣吧?語數外,物化生,哲理地,政史經文,體娛戲。。。。。。如果真的一科都不感興趣。

無欲則剛,我也沒辦法。

只要有一科感興趣,那就是牛鼻子了。

例如喜歡語文,就把他朝這個方向上引。體會語言的藝術,文字的樂趣。語文會不同程度牽拉到哲學,歷史。漸漸地,這種興趣成為正循環。

你發現什麼?哲學和歷史居然和地理,生物還能拉上關係。生物學的人性,歷史上的古今經典戰役,朝代的更替,都會衍生出去。

最終起到的結果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聰明人,在這些方面會觸類旁通,學得特別快。

從要我學就變成了我要學。剩下的就是盯住他,不要讓他再次跑偏。就行了。

這中間最需要的是耐心,一定不要急,把興趣培養起來。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世上無無用之人,只有沒放對位置的資源。


九門提督坎震離


十六歲最少也初三了,一直倒數不可能是重點班,就是在重點倒數考高中會很困難,假如在山東德州的話已經無緣高中了,這邊高中錄取率不到50%,看孩子興趣愛好是什麼吧,可以學個一技之長,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激發學習熱情,更容易獲得成功。

假如想讓孩子繼續讀書,家長首先要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他主動想學才能學進腦子裡,其次,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這麼大了,家長都說學習懶了好的學習習慣肯定也沒有,家長的監督必須到位、思想上也要做好陪孩子一起吃苦的準備,找靠譜的一對一輔導,輔導班對他應該沒有效果 ,浪費時間金錢。

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做一個優秀的人!


歡顏141442273


人生來就是逐利的,嬰兒時期就知道要吃的,要舒服,長大了更喜歡舒適,好吃好喝好玩,誰不是這樣?聰明的孩子,從小更容易想方設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能偷懶就偷懶,這就是人性。所謂小聰明沒有大智慧,耍各種小聰明,不過是想得到一些小利益,但是看不到長遠。你說你的孩子聰明,那麼你問問他,他想要什麼?準備花多少精力去努力,以後的打算如何?沒有沒有這些想法,會不會就是一些小聰明呢?作為父母,應該早一點引導孩子往正路上走,在他小學的時候,第一次偷懶就要想辦法制止,賞罰分明,讓他走向正道…也要儘量讓他把小聰明用到正道上去,否則就是父母的失職…現在的孩子誰不聰明呢?現在看看孩子對哪方面有興趣吧,既然聰明,把感興趣的事做大做強也可以,行行出狀元,最怕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