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今天的作者,是北大哈佛毕业、高管创业的Connie,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一位处理人脉关系的高手。

不论是亲密关系、职场或是朋友关系,都被她经营得和和美美,又有无限连接和延伸的可能。

今天她要告诉初次迈向社会的年轻职场人的是:

当你看到一个公司的招聘启示时,往往这份工作已经有了自己的合适人选。

大多数的社招机会,更多是通过内部推荐才获得的。

Connie将用极具实操性的方法,让想要换工作的你能在这个跳槽季受益匪浅。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找到关键连接人

把自己变成内推生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我们国家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

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知识文化水平。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社会学家边燕杰教授认为:

中国人在选择人的时候,是在自己最信任熟识的人里找能力最强的。

而美国人是在能力最强的人里,选择自己信任熟悉的。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内推能帮招聘者规避不信任的风险。

因为一页纸的简历也好,一个小时的面试也好,都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真实态度、能力和水平。

如果有信任的人推荐一个TA信任的人给招聘者,就会降低了建立初期信任的成本和规避了挑到不靠谱的人的风险。

想当然,人们会给内推的人更大的机会。

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就是由大学闺蜜把我推荐到她正在实习的公司里的。

当然她的实习也是通过其他的学姐的推荐而开始的。

在我任职期间,我也推荐了我的同学,去了这个公司的不同的实习岗位。

我在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也是因为我教了很多韩国公司的职员讲汉语,由这些学生联合推荐我进的他们就职的韩国公司。

所以,你首先要想想自己认不认识这样的连接人,有可能把你介绍进去你的目标公司。

找到连接者的捷径就是打听一下,你学校的学长学姐,有没有在你的目标公司里面工作的;

你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里面,有没有他们的熟识在这些公司就业的。

希望你在学校里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

建议你和同学或学长有一定的交集和互动,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通过活动,结识一些比你更优秀的人,和他们保持联系。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沟通得体

让连接人愿意为你背书

当你求连接人帮你介绍或者推荐工作机会,在接触交往的过程当中,怎么提出请求更得体?

哪些背景情况应该提前交代清楚?简历应该怎么写?哪些你的实际要求需要和TA沟通呢?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我们一起看一个案例:

乐乐是个热心肠的金领,有很多职场资源,在公益圈中人脉广泛而且很有能量。

乐乐的好朋友想托她给自己的远房亲戚小C找个工作。

通过微信,这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联系上了乐乐。

乐乐:

收到你的简历了,我可以问问朋友,但需要你给个更具体的要求。


例如:实习还是全职,要不要钱,什么类型(不能太泛,有点方向,行业、岗位等),要求在本地还是地点不限等。

小C:

好的,实习和全职都可以,给不给钱都可以;


环保或妇幼方向的专员、助理、媒体宣传,在本地,可以出差。

乐乐:

既然夏天毕业,建议你直接找全职工作,有没有NGO的工作经验?


要放在简历上,给人家一个录取你的理由。


你想人家为什么要录取你,总归要给一点“证明你确实感兴趣”和“我有什么特点”的印象。

小C:

好的,我把相关支教、支边的经历加上,辛苦麻烦您了,早点休息呀。

乐乐:

你如果有更明确的方向——哪几家NGO、基金会,我都可以帮你去点对点地问。


我认识的人还是挺多的。

小C:

明白了。我再更认真地去研究一下。谢谢。

这个对话完成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钟了。

大家从这段对话里能看到职场求人找工作时的一些基本礼仪吧?

  • 第一:经过中间人介绍的关系,因为你有了中间人的信用担保,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

对方一般都会真诚地了解你的需要,并且为你着想。

所以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把你的需求明确、简洁地提出来。

比如我想找一份全职工作,月薪期望,工作地点期望,其他顾虑(比如能否出差等)。

  • 第二,如果你想在某一领域找工作,自己的准备工作要做得细致。


比如哪几个公司是兴趣所在?

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是感兴趣的工作?

  • 第三,把你的优势和激情明确地展示出来。

在简历上也好,还是头一次见面或者面试,都要亮出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行业和这家公司感兴趣,并且讲出自己相关的从业经历等等。

  • 第四,表达对对方的谢意。

任何人帮你做引荐,牵线搭桥,都是以自己的社会资本和信用成本为你做背书,请你一定要珍惜并且记得真诚地感谢TA的时间、付出、善意和情谊。

上面的案例小C基本达标,在乐乐的提醒下,她提供了自己的基本信息。

但是下面戏剧化的一幕发生了。

在这段午夜对话发生后的48个小时内,也就是次日的下午2点,小C突然发给乐乐一段信息:

Hi, 乐乐。


非常感谢您给的建议和帮助。


这两天很认真地挣扎了一下,决定还是考公务员了。


再一次谢谢您,有时间,希望能有荣幸和您面基。

相信看到这个信息,乐乐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所以,当你在动用社会资本,请人帮你推荐背书之前:

一定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随意浪费别人的时间和资源,搭上帮你介绍给推荐人的中间人的信誉。

还有一个细节要提醒大家,既然是找工作不是普通的社交,请注意说话方式。

“面基”这个词虽然是很多年轻人熟识的网络用语,但是跟一个从未见过面的职场资深人士使用“面基”这个词,让人感觉不礼貌,不尊重,不得体。

职场上,请使用职业化professional的语言。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在面试过程中

学会表达而不是着重于表现自己

通过内推,你获得面试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在面试当中,你可能想极力表现自己,要把自己的才华,能力等等全展示出来,有的时候甚至会不惜夸大其词。

其实,面试官都是久经职场的老手,TA们往往火眼金睛,几句话就能分辨你说的是否真实。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比如你说自己领导过什么项目,TA往往会问你一些细节,让你举例一个你碰到的具体的挫折或者失败,你是如何成长的。

如果你没有真实的经历,那么你是没有办法回答好这样的问题的。

所以我建议作为一个职场新手,你只需要真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着力去表现。

首先,仔细回忆或者与了解你的朋友一起头脑风暴,准备几个你人生当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历。

可以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或者社会实践当中你学到的经验或者教训,你在什么环境下和谁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阻力,你是如何解决的。

能讲好这样的人生巅峰或者至暗时刻的故事,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一个过程。

通过这个表达,让面试官看到你的基本个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基本思维方式和成长的体验,就足够了。

当你和对方分享你的人生体验,你的激情,你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是最有魅力的,也最吸引人。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尝试在面试中

找到将来能为你在公司内背书的人

我在新书《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里面提到在公司内部找到肯为你背书的人,对未来你的职场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背书人指的是那些:

“身处决策层,能在公司高层人士决策会议上,说话算数的人;

TA必须要了解和信任你的能力和才干;

愿意为你争取机会,不惜赔上自己在公司内的政治和社会资本来支持你”。

我的哈佛商学院学姐,摩根斯坦利银行副董事长卡拉·海利斯女士给的建议非常实用:

当你进公司面试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给你面试的人中间,哪个人会投资在你身上,会帮助你在公司里获得成功。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当你获得这份工作机会的时候,诚恳地向你的直属老板、顶头上司发出邀请,请TA们给你栽培和指点,参与到你在公司的发展和成功中来。

这样你才可能为职场的发展铺好通往成功的道路。

要知道,在你初入职场的两三年,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通行证;

但是随着你在职场的资历变得更加深厚,你就越来越需要人脉资源做你的通行证。

因为通过公司内、外的人脉,你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和协助,也更可能获得晋升和更好的就业机会。

记住,人脉搭建要从入职第一天开始。

讲真,其实这个就业求职指南不仅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即使是有职场经验的你,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你有什么通过“连接人”而找到工作的故事吗?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Connie Zhan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和丈夫及两子定居美国明尼苏达州,现为瑞利溪咨询 CEO。个人公众号康妮美国频道(id:ConnieUSAChanel)。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被采访者和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不用心积累人脉,不是单纯,是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