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電視上的“致富節目”農民一試就賠,原因是什麼,還能信嗎?

阪東秀人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出現這種現象可能要從幾方面原因進行分析,既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上的,需要大家正確分析。

一方面,有節致富項目根本就是偽致富項目,只是一個不法商人通過電視為傳媒來給自己宣傳,達到非法圈錢之目的。之所以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就是電視臺受了他們的廣告費甚至是好處費,不核實真偽,不顧農民的利益,只管自身利益一播了之。

另一方面,有些致富項目可能確實能致富,但是致富項目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不具有普遍推廣價值,在一些地方適合,換一種環境在另外一個地方可能並不適合,所以如果在不適合的地方引進致富項目肯定就會虧損。比如種植蘋果在北方可以,但在南方可能就不行,因為氣候或土壤等因素不同,蘋果的質量不一樣。

在這裡我還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前幾年我老家有人養殖竹老鼠,我的一個親戚看到宣傳片說養殖竹老鼠是如何賺錢,每斤價格可達到80元至100元,於是聯繫了廠家購進了種鼠5000餘隻,開始廠家完全說只要農戶養殖大了,他們就可以敞開收購,可結果我那位親戚養大了,準備賣給那位廠家的時候,聯繫不上了。結果滯銷,虧損了幾十萬元。之後他再也不相信這些為了推廣種苗的廠家的廣告了。












開偉觀察


很榮幸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我也有所實踐過,我本身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我記得有一次看電視上有一個養長毛兔賺錢的,想著這個挺好的,家裡邊也有地方。當一切都準備就緒開始養殖的時候發現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不到一個星期全部死完了。

通過這次的實驗教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每個物種都有它特定的生存環境,當它在它特定的生存環境中的時候它就能夠給人帶來很好的收益,但是如果它離開了原來的環境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之中,他很有可能沒法存活。

另外就是技術問題,我們不能去盲目的跟風,眼看著別人掙錢致富了,也不要去眼饞。如果說你真的想在這個行業裡有所發展,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弄清楚,去搞清楚這一行業的技術問題,完了再去搞這個行業,這樣賠錢的可能性就小了。

對於電視上的致富節目我們也要去正確的看待。或許他真的是致富了,或許有假只是為了打打廣告。

我來總結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我們看他是靠什麼致富的,他的致富經驗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適不適合,如果不適合的話就不要盲目的去跟風,如果你跟了很有可能賠個底朝天。

再者就是看看他所致富的這個在我們這裡有沒有銷路。如果說他所致富的這個東西適合在我們自己養,那麼我們就要做的是市場調查,如果說我們當前的這個市場不需要,那麼也不想盲目的去跟風,同樣會讓你賠掉的。

最後,如果說前兩個條件都具備,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技術問題,也是最主要的了,如果你沒有好的技術的話,很可能也是做不成的。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甘肅小胖


我就是看了電視節目鴕鳥養殖,然後大學畢業回鄉創業了,

特種特色養殖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與科學化飼養,根本沒有像電視那樣所說年賺百萬,一夜成名之類的,經過七年的專研養殖與繁育技術,現在沒有資金支持繼續擴展了,憑著只是對鴕鳥行業的不甘心,一心向前的去奮鬥,前期也受到了很多廠家欺騙,經驗是寶貴的,可又有誰會為你這些技術投資呢?不要相信輕鬆賺錢的傳導

認為我說的對的朋友們請給個關注吧6


屯彌乎進城


問:有人說電視上的“致富節目”農民一試就賠,原因是什麼,還能信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舉個例子,在農村集市上有些賣刀具的人,他們拿著一把贗品刀,都可以削鐵,不管如何使用都鋒利異常,很是怪異,於是吸引了一大批觀眾圍觀,不少人被這刀的品質所吸引選擇紛紛買回家,結果用了一兩個月就出現缺口,這是為啥?

很簡單的道理,商人要推廣自己的產品,然後賺取更多的利潤。

假如我有個很賺錢的項目,每年都賺不少錢,我會輕易的把核心技術通通告訴你嗎?如果你信了,你就太天真了,正所謂無商不奸,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商人要賺錢就一定要包裝自己,吸引客戶來購買他們的產品,不少電視劇致富節目打著致富的幌子吸引觀眾,要知道在電視上播放的節目要給電視臺不少錢,那這錢誰來買賬?

當然也不是說購買他們的產品不能致富,致富是可能的,只是針對少數人可以,因為致富項目跟周圍環境關係很大,個人的商業頭腦和運氣也很重要。

對於產品銷售商而言,只要有人成功了,我就可以拿出來做為例子,說他們做得有多成功,打動想創業的觀眾,然後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從中賺取大量利潤。

對於致富節目,我只喜歡“每日農經”,而這樣的有名節目僅僅是對一些致富項目的宣傳,從不鼓勵大家效仿,這是一種對致富精神的鼓勵,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傳的效果。


每日新況


不說別的新奇項目,單說肉食雞傳銷式養殖,比方一個雞棚要100萬,成本是60萬,養殖一批雞市場收入是2000元。那麼農民A向S公司求購技術資料投入100萬,S收入是40萬,保證回收前五批雞,由於2

000純利太少,A不會上當的,但是S自己掏兩萬回收,這樣A收入是兩萬二,感覺不錯,於是鼓動BCD也投入,然後每入一戶S給A20萬,於是S賺了60萬,A收回了約70萬的成本跟一個收入2000的雞場,BCD原本都是村裡首富型,養過一場雞後,家裡車也賣了,煙也戒了,孩子書包也不是班裡最新的了

,媳婦也不三兩天進一趟城了,一問養雞怎麼樣,他們通通嘿嘿一笑……

當然我只是比方實際利潤比我說高,現實要是這樣A也是賺錢的,倒黴只有BCD


寒川533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致富項目宣傳,比如養泥鰍一年賺100萬啦,養土雞一年淨賺50完啦,種植玫瑰一年收入頂打工十年啦,電視上、報紙上、雜誌上,這樣的宣傳非常多。總之,你只要照做,也會讓你走上富裕之路。

看到這些“致富項目”這麼賺錢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了農民學著節目中介紹的那樣去做了,但結果怎麼樣呢?十有八九十陪了。

為什麼這麼好的“致富項目”到了現實中就變了呢?

第一,電視上成功的致富項目不具有複製性和推廣性。農業發展和當地的氣候、地形、交通、人文習俗、市場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養泥鰍養黃鱔的項目在降水豐富,河溝交錯的南方可行,但你跑到乾旱的大西北則完全沒有可行性。

第二,電視上成功的“致富項目”是經過精心策劃包裝出來的。有些致富項目完全是電視廣告,是經過商業化的策劃和包裝出來的,實際上這個項目並沒有宣傳中的那麼賺錢。什麼泥鰍買上百元一斤,根本沒有普遍性。幾百塊的一斤的泥鰍有幾個人吃?

所以,個人認為,發展農業項目千萬不要聽別人宣傳,一定要因地制宜,和當地的自然環境,市場、交通、消費習俗相結合。如果看電視上的宣傳就能致富的話,中國的農民已經達到美國農民的生活水平的。


財經知識局


不管別人怎麼樣, 反正這事我是不信了。

我的父親和姐夫,夥同村裡的另外一個人,看了一些發家致富的節目。於是就選中了一個種植貝母的項目,項目中介紹貝母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市場稀缺,所有與他們公司簽訂協議的農戶都必須從他們那裡採購種子,當然他們也要負責回收貝母產品你解決農戶的後顧之憂。

貝母的種子是通過快遞寄過來的,三家拿到種子以後都選了自家最好的土地,父親把我們姊弟三個叫過去姐弟撿地裡的石頭,外形稍微大一點的都必須都扔出去,把我們累得夠嗆。

還擔心土壤的營養不夠,專門去山上的岩石中取青苔做生態肥!把種子播下去之後,那可是一天跑三趟,看到哪裡冒出來一點綠色我欣喜若狂以為是貝母發芽了,結果長兩天確是一株野草。半個月以後甚至一個月以後這片土地依然是一片死寂,除了黑色的肥沃的土質之外沒有一點綠色。扒開上面覆蓋著土壤,看到下面的種子已經腐爛,後來分析的結論是他們寄過來的種子是已經煮熟了的。這樣農戶們就沒有產出了,他們也不需要回購了。

這並不是唯一的一件事兒,就在前兩年,村裡有幾個年輕人看了養毒蛇很掙錢。於是跑到山東去考察,在考察基地的養殖場裡,幾個年輕人,身前身後上下左右都是毒蛇,這個場景一下把他們嚇蒙了。無法讓他們克服心理的恐懼,於是也會溜溜地跑回了家。

現在所有的這種項目介紹肯定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的,所以他們跟前下雨項目的經濟性,播放時候也更突出故事情節的喜劇性,至於會給社會造成什麼結果,他們真的缺乏善意的提示。

所以我現在告訴我的親人們,除非是政府支持的項目,不需要你掏錢的項目,才可以去試一試。


宜勞宜獲


有人說電視上的"致富節目"農民一試就賠,原因是什麼,還能信嗎?這個,我只想對″致富節目",用當下最流行的話說:"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致富節目″經常被大家調侃成"致負節目",可見其害的人不少,究其深層次的原因:

①誇大了宣傳,有許多人養殖的收入及產量根本沒有那麼大,那麼高,被人為的誇張後,讓更多人上當受騙了。

②養殖或種植技術是關鍵,再好的項目,缺關鍵的技術,也有可能導致種植或養殖失敗。致富節目根本不可能用一期節目將關鍵技術講完。

③當你千辛萬苦種植或養出來後,發現當地根本沒有市場,沒有銷路,東西賣不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砸在自己手中。

④許多電視臺,為了創收,違規播放非法種苗公司的廣告,不經審核。幫騙孑公司一起坑害農民,說好的買苗種包技術,包回收,都是騙人的鬼話。

總之,致富節目只能是供大家參考的,許多項目被人為的誇大宣傳後,並不靠譜。農民要想真正學到有用的種植或養殖技術,最好找個真正的種植場或養殖場,踏踏實實的幫人家打段時間的工,掌握了關鍵技術再回家單幹,失敗的風險就能夠少許多。


壞男人2576


真的不可以再相信了,致富經上面說子很多致富之道,養竹鼠的、養鹿的、養各種魚類的、養小龍蝦的,還有蠍子和蟑螂的都有,可是真沒聽說過有哪些人說過看了這些節目是真的發了財的,反而新聞有報道有些人養了蠍子後發現蠍子沒有辦法繁殖的,養了孔雀後發現孔雀無法生育後代,總之投了幾十萬,血本無歸的比較多,沒聽說過有感謝這些節目終於讓自己致富的。

其實這個也很容易理解的,致富經那些只是一個節目,他們的目的不是要保證你致富,而是要保證自己的節目有足夠的收視率有贊助商。至於你向他們學習了,投了錢,是否一定致富,或者說是否有錢掙那是你的事了,跟他們真沒關係,因為你是從電視上學的,他們沒有跟你簽過什麼合同,根本就沒有任何責任。

還有,這些事情,比如養竹鼠,很多人是有幾個多餘錢,又不知投放到哪裡,看了這些節目就一時心血來潮把錢投進去了,但對於這門技術真的沒有任何經驗和感想,可能投了錢,還沒正式開始就已經沒了興趣,遇到點點困難就受挫,這樣的人是很多的,就算順利通過了初始階段,到售賣的時候又找不到多少買家,就這樣把自己套牢了。

其實致富這事,真正能夠成功的人是很少的,無論哪個行業都一樣。就算能堅守下去,沒有客源,最後都是白做。

很多年前就聽說有人說養螞蟥好,一週一點豬血,只要有人收購藥用價值非常高,有人年入30萬,於是就有人盲目去養,可是現在又聽說這其實也是個騙局,總之這些事情真的要靠自己判斷,不能頭腦一熱把整副身家投進去。


教你孩子學英語


不止一次看到這個話題了。我也來說下我的看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下大家:

農民和工人,有哪些區別?

為什麼工人能按時上下班,按月拿工資,有穩定收入,而農民不能?

我的回答是:工人,他只做他工人該做的事。生產什麼產品,產品銷到什麼地方,怎麼把款收回來,怎麼才能有利潤,公司缺乏資金怎麼辦,產品開發中的一些問題怎麼協調,產品原材料在哪裡釆購,這些問題,他操過心嗎?

而反觀一個農民,上面每個環節的問題,他都要去操心去解決,甚至連世界級大師都無法解決的天災,都要他去面對。

所以,一個農民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須是個全才:善經菅,懂管理,懂技術,懂市場,懂策劃,能融資,懂銷售……

而不能僅僅只會看《致富經》!

如果真是這樣的全才,他做農業,才會成功。而且,他隨便做哪一行,都會成功。

致富類節目,只是為大家打開了一扇窗戶,讓大家知道還有另外的賺錢模式,而不是給大家指出一條可以模仿的路。

鄧小平說中國要走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什麼是中國特色而不是蘇聯特色也不是美國特色更不是法國日本西班牙?

因為中國有中國的具體國情。

模仿別人,只能失敗。

落到我們每個個體,也是一樣啊。我的優勢是什麼,如何發揮?我的劣勢是什麼,如何彌補?我適合哪些項目?

找一條適合自已的路,既能發揮特長,生活,也相對簡單輕鬆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