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張良聰明在哪,他到底有多聰明?

融匯古今小佩琪


張良,字子房,後人也稱其為子房先生,今安徽亳州人,漢初三傑之一,他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曾經圖謀恢復韓國,並且結交刺客,狙擊秦始皇未遂。



後在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成為為其重要謀士。後張良幫助劉邦殲滅秦,建漢,克楚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封萬戶侯。

據說張良的聰明才智得益於他年輕時的一番奇遇,一天,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儘管有些不滿,但他還是下去撿起了鞋子,接著又為老者穿上了鞋子。

最後通過了老者的重重考驗後,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老者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說罷,揚長而去。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雖然這只是個歷史傳說,但也從側面反應出人們認為張良是得到“仙人”神通有如此本領的,將張良的本事與“仙人”掛鉤,可以看出其能力。

那麼歷史上張良到底有多聰明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劉邦對其有讚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這是劉邦對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的評價。接著,曹操曾稱讚荀彧,說:“吾之子房也”,朱元璋也曾對劉伯溫說過同樣的話——吾之子房也,可見張良的謀略得到大家一致的認可。

但張良的聰明可遠遠不只表現在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征戰創業時代,他的聰明表現在幫助劉邦完成大業後的急流勇退。



在歷朝歷代中,能善始善終的的開國功臣確實不多,而張良就是其中一個,究其原因,也無外乎是這三點:功成身退、審時度勢,洞察人心。這也難怪,張良與劉邦之間並無故交,在劉邦即位大肆屠殺功臣時,留侯張良卻躲過了劉邦的屠刀,要知道當時連蕭何都沒曾逃過。

在漢初期,為鞏固政權,劉邦剿滅了大部分的異性王侯,張良卻很少出言獻策,而在西漢王室的各種鬥爭中,張良始終秉持著疏不間親的原則。極少參與這些事,以求保全自身及家人的自家性命。

作為劉邦開國的一代謀臣,他的謀略能力確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張良卻從未擔任過任何官職。雖然能夠參加軍事機密的討論,但是,卻沒有半點實權,這也是劉邦對他非常放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良深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更何況劉邦也曾說過,非劉姓而稱王,天下共擊之。所以在劉邦登上帝位之後,張良便選擇了隱退。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故成其功,謀士者,先謀己在謀人,這一點,張良確實做到了。



對於張良功成身退,歷史上也多有記載,據《仙釋志》記載:“張良,相傳從赤松子遊。有墓在青巖山,時隱時現。”《陵墓誌》也記載:“漢留侯張良墓,在青巖山。良得黃石公書後,從赤松子遊。邑中天門、青巖各山,多存遺蹟。”核以史實,張良確實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劉邦作了“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的表白。從秦末漢初的第一謀士,成了食風飲露的道士。

綜合上述記載,說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巖山,隱居學道,死後即葬於該地也是合理並複合史實的。並且張良的兒子張不疑一支一直定居於此。到了東漢時期,張良的八世孫張陵創立了五斗米教,又稱道教,因此張陵又名張道陵。

所以張良激流勇退的這一明智之舉不僅保全了自己,也惠及了後世萬千子孫。


夏目歷史君


張良,封留侯,諡號,文成侯。

年少時,重義任俠,韓國被滅,為替韓國報仇,不惜散盡家財而行刺秦始皇,可見其德行端正。祖上韓國人,祖父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國。父親名平,也是兩王的相國,世受王恩。為報恩剌秦。

張良為人仗義,常打抱不平,項羽叔父項伯曾殺人,後來逃到張良處藏匿。可見其人非常仗義。

另據史記載,張良曾在橋上遇一老者,曾幾次試探張良,張良都通過了,其人沉穩內練,忍得一時之氣,可教化,傳《太公兵法》於張良。後來佐劉邦,劉邦好幾次忍不住,都是張良勸誡之功。

張良的聰明之處,其一,說話的藝術,勸人,而且能讓劉邦聽,都能找準厲害。比如勸劉邦答應封韓信,而且封真齊王,封雍齒(劉邦恨的人),爭取黥布,彭越,籠絡韓信。

其二,幫呂后保住兒子的太子尊位,出謀讓太子請出商山四皓,要知這商山四皓劉邦都請不出山。故打消另立太子之意。

其三,鴻門宴上的隨機應變,處變不驚。

其四,功成身退,不戀權,錢,名。這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看透身外之物,也是從小在那種壞境下看破。

其五,有相當高的智慧,能認清時勢,有很高的政治遠見和高深謀略。

高祖對其評價,“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

縱觀歷朝歷代,有幾人能享有這評價。





雲尚蠻夷


做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能力在幫助劉邦打江山,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功勳卓著,他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可謂聰絕頂。

然而張良真正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幫劉邦打下江山後能淡泊名利,隱身而退。張良明白“兔死狗烹,雞盡弓藏”的道理,因而自從幫劉邦天下初定之時,他就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漸此穩固張良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很少參與謀劃,在西漢明爭暗鬥中,他恪守“疏不間親”的原則,明哲保身,得以善終,不得不說這是大智慧,大聰明。

俗語道“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歷朝統治者,特別是開國皇帝,當天下初定,江山穩固後,首先面臨的是功臣們的安頓問題,縱觀歷史,例如秦始皇採用的是封侯拜相的政策,漢高祖劉邦採取的是先封王侯,後逐個收交,逐個收拾的辦法,宋太祖趙匡胤採取“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明太祖朱元璋採取“火燒功臣樓”的辦法等等

功高震主,居功自傲是每個皇帝都要面對的問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也是每個功臣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中國古代能有幾個象張良一樣淡泊名利,隱身而退,得以善終呢?因而從這點上看張良的做法無疑是明哲的。而也是最聰明的


張生史話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更重要的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最後能全身而退...韓信,英布,彭越...都被劉邦解決了


鬼谷奇書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說的就是他,思考問題周密之可怕程度可想而知,環環相扣的計策可不是一般人玩起的。


草民小楊


運籌帷幄,思考周密.排兵佈陣三十六計環環緊扣、懂的君王思想.不為功名.最後落了告老還鄉的好下場.留芳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