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人气的青岛市场三路

众所周知,市场三路早已显得萧条,冷冷清清,没了昔日的熙熙攘攘。一战爆发后,日本乘机于1914年11月攻占了德国人盘踞的青岛,自此她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占时期,侵略者将市场一、二、三路和聊城路辟为日本商业区,继而又自大鲍岛区域向小鲍岛一带扩展。1917年,把原德国人兴建的综合商场移至市场三路;重新筑建了青岛市第一座大型公立市场,亦称劝业场,即后来的人民市场。1919年,又在桓台路建了若鹤市场。日本侵略者实乃钜细兼收,无孔不入。到1921年,日商各行当大小业户已达1700余家;中国人经营的商号只有560余家,商号户数,未及日商的三分之一。

一战结束,日本被迫于1922年将青岛交还中国。北洋政府把青岛开辟为商埠。1934年商号已达7325户,从业人员为32800余人,至1937年,全市人口已增至423700余人。期间,又先后开辟了台东市场、东方市场、莘县路市场、五级楼商场、劈柴院、积庆里市场和易州路市场等。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对民族工商业强取豪夺、严格限制商品流通,中国商人几乎无商可经营,市场陷于颓废不振之中。1945年8月抗战胜利。市场短暂复甦,至46年底商号为8497家,从业者34256人。47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民国政府飘摇败退,人心浮动、货币恶性膨胀,市场混乱,濒临全面崩溃。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51~1953年城乡物资交流总额达62568605万元(旧币)商品逐步充裕、市场购销活跃。……几十年过去,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市场三路的”人民市场”,一楼是蔬菜水果、干果、海鲜产品和干海货及土特产。二楼是”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市民亲切地统称其为——”老婆孩子商店”。各柜台经营衣服、鞋帽、文具、玩具、糖果食品、床上用品、家用什物等,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节假日或临近春节,人头窜动,络绎不绝,大人领着孩子试穿试戴,呀,买得合适——欢天喜地!买得不中意——撅嘴抹泪哭咧咧的!直到更换过后,又破涕为笑的……煞是热闹可乐!那时,家长们的心态大都是小孩儿会”疯长”的,照着”大号”的买没有错!可小小子特别是小闺女,大都知道”爱俊”啦!所以,”老婆孩子商店”里时常上演泪汪汪又咧嘴逗笑的现场活报剧。哦,买这买哪,还得要挟妈妈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

”老婆孩子商店”近旁,有个长方形较小的”说书场”,评书、打鼔书、还有一位民间女性说书人,里面常常挤满了老听众……北边就是”友协电影院”。面积不大,只能容纳六七百名观众?但当年却是大人、小孩儿休闲娱乐之地,家中缺少收音机,又绝无电视的年代,看一场新影片犹如过小年一般兴高彩烈。儿童票7分、成年人1角6分~2角;分为甲级、乙级座。……1960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执行”低标准”时,市场三路与阳谷路交叉口范围成了自由市场。卖啥的都有:旧衣旧物、吃的用的,既有茅草根点心;也有原本的普通糕点、糖果被当作”高级点心”、”高级糖”大声吆喝着叫卖;记得一斤地瓜叶2.50元、一个面包7角钱,而生花生米是”按粒”数着卖,一毛钱十粒。故文革时期家喻户晓,市民皆知调侃过少给买者两粒的”杨八粒”。人民市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这座坚固的大型老建筑及相邻其它旧房舍皆早已被拆除更新。一切都过去了,人们渡过难关,生活逐渐好转,今昔对比更是大有获得感。……呀,那些可资怀念与叹喟的旧地,因变故时过境迁,一去不复返了。人说,曾经的所谓风水宝地,因拆迁重建而弄得人气消散了。诚然,各有利弊。时代在发展,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将美好的回忆留在心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