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十七岁的翰林,敢对抗首辅,虽付出代价,但获得了人生真谛

小说:十七岁的翰林,敢对抗首辅,虽付出代价,但获得了人生真谛

接下来的章节我们重点介绍徐阶,徐阶和严嵩的对决,是当时的一大看点。

徐阶的传奇经历,也是让人拍手叫好的。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天才人物,而徐阶也是一个天才。

此人崭露头角,和张璁张大人也是有关系的。

不过,徐阶的崭露头角,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徐阶差一点成为第二个杨慎。

公元1530年,即嘉靖九年年末的时候,张璁为了打压夏言,开始了他的全面反攻。

张璁的意图也是很简单的,就是为了获得嘉靖对他的重新喜欢。

就在这一年,张璁想到了一个对付夏言的办法。

张璁准备发挥自己礼仪学的专业优势,给孔子改一下名号。

在张璁看来,孔子的名号是不符合自己的身份的。

要知道,孔子作为一个三不朽,到明朝的时候,头上的名号已经非常多了。

而这时候的张璁突发奇想,要给孔子改名号。

张璁此举,很多官员并没有表态,毕竟人家张璁权力熏天,既然你张大人想给孔子改名号,你就改吧,反正孔子是死人,只要你张大人不对我造成威胁,管你给谁改名号呢?

但是,任何时代,都有干为事实发声的人。

这时候一个年级轻轻的小翰林勇敢的站了出来。

这个小翰林在张璁面前可以说就是自取灭亡。

在这位小翰林看来,你张璁真是无理取闹。

虽然这位小翰林的官位不高,身份不显贵,但是他提出的反对意见,确实让张璁害怕了。

张璁通过这个小翰林的奏折看到,这个小翰林也不是普通人。

此人对礼仪这个专业有着极深的研究,而且每一条反对意见都非常合理。

总之,这个小翰林就是和张璁张大人对着干的。

张璁决定对这个小翰林采取措施了。

通过分析奏折,张璁知道,这个翰林是一个天才,不如拉拢他,让他加入自己的阵营。

所以张璁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

张璁找人同这位翰林谈话,而且是软磨硬泡,用官位和权力来诱惑这位翰林。

然而,这个小翰林根本不买张璁大人的账。

这一次这个小翰林彻底激怒了张璁张大人。

既然给你颜色你不要,那我就要亮出自己的刀子了。

最初的时候,张璁也没有马上亮出自己的刀子,他只是走合法程序,和这个小翰林进行辩论。

在张璁看来,我就是靠着礼仪上位的,明朝还有谁能够辩解得过我呢?

可是,让张璁意外的是,他虽然资历高,但是在这位小翰林的面前,总是被批驳的一无是处。

而且胜利之中的小翰林还嘲讽张璁:

早就知道你张大人是靠着礼仪上位的,今日和你辩解,果然是“不同凡响”啊。

怒了,彻底的怒了!

张璁这个位高权重之人,被一个小小的翰林气的火冒三丈。

小翰林不要权力,不要金钱,也能够在专业上压倒张璁。

张璁在百般无奈之下,亮出了自己的屠刀。

张璁准备用手中的权力,彻底将这个小小的翰林踩死。

而这个勇敢的,小小的翰林,他的名字就叫徐阶。

此时的徐阶十七岁,未成年人哦。

张璁为了解决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他直接动用了督察院。

张璁告诉督察院的官员,这个小子太嫩了,太不听话了,赶尽将他处理了。

最后,督察院直接给徐阶定了罪名,说徐阶是散布谣言邪说的问题少年。

其实,当时十七岁的徐阶,也就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只不过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已。

然而,张璁大人不能容忍他,张璁大人要要了这个十七岁孩子的性命。

在督察院的判决中,徐阶是被定了死刑的,因为当时督察院对徐阶说,你要被正法以公示于天下。

虽然徐阶被定了死刑,但是朝中的官员,也知道徐阶是被冤枉的。

在诸多大臣的斡旋之下,徐阶最后保住了一条命。

然而,张璁并不想让这个年轻人在眼前晃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怎么也得让徐阶受到惩罚。

最后徐阶被发配到了福建。

徐阶是翰林,是帝国未来的权贵之人,然而,就是因为得罪张璁,他被发配到了福建,翰林的身份没有了,京官的身份也没有了。

更严重的是,在很多人看来,徐阶的前途没有了,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彻底毁了。

然而,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其觉悟不是一般的高。

当徐阶知道这个命令的时候,他没有给朝廷提任何反对意见。

相反,徐阶还去嘉靖那里谢恩了,谢恩完后,徐阶扬长而去,前往了他前途未卜的分配之地福建。

当时的福建并没有现在富庶发达,当时的福建还是非常穷困的。

然而,就是在这个穷困之地,徐阶开始成长。

徐阶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被挫折击败。

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开始慢慢领悟政治斗争的诀窍,开始掌控人生的真谛。

最终,这个十七岁就敢于对抗张璁的人,最后超越了张璁。

徐阶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一位不同凡响的人。

然而,此时的徐阶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能按照皇帝的命令,前往穷山僻壤之处。

徐阶为自己的勇敢付出了代价。

这可以说是徐阶人生中很沉重的一次代价。

然而,徐阶一生所遇到的困难,所遇到的挫折,并不仅仅这一件。

致命的考验还在不远处等待着这个年少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