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因子正在陝西發酵裂變

创新因子正在陕西发酵裂变

3月26日,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裝焊、塗裝生產線技改”項目上調試設備。為滿足高速增長的訂單需求,陝汽控股於去年啟動了“裝焊、塗裝生產線技改”項目,以此帶動企業在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此舉為陝汽控股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記者 袁景智攝

記者 沈謙

當前,陝西省越來越多的企業把人才送到國外搞項目研發、培訓,或者把外部的人才引進來進行技術交流。一些民營、外資企業的人才通過競聘進入國有企業,一些國有企業的人才進入市場創辦自己的項目。在充分而合理的流動、融合中,陝西省經濟領域創新因子開始發酵裂變。

创新因子正在陕西发酵裂变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測試與分析。 記者 袁景智攝

创新因子正在陕西发酵裂变

2月26日,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團隊在交流研討設計方案。 記者 沈謙攝

1 “走出去”讓創新平臺更廣闊

【核心提示:“走出去”為企業創新拓展了國際化視野,在國際大舞臺上,陝西企業技術人員與國外同行取長補短,現已成為我省企業激活創新要素的一個重要途徑。】

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士特)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讓企業創新的要素充分流動。2018年9月18日,陝西法士特(英國)創新中心在英國成立。藉助這個平臺,法士特可以廣泛聚焦行業變革和世界前沿技術,法士特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英國的工程技術人員可實現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據介紹,早在2013年,法士特就決定自主研製開發一款商用車領域的AT(液力自動變速器),為了更快地提升技術,公司當時決定尋找外國公司協同開發。經多方考察,最後決定與英國的一家技術開發公司合作。具體的合作方式為:法士特將這一研發項目放在英國,以項目為平臺,出資金聘請英國技術開發公司的技術精英。這些國外的技術精英參與到商用車AT的研發中,並承擔一部分項目設計任務。中方設計人員和英國設計人員在分工協作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項目進行得十分順利。

通過在英國研發商用車AT,法士特的科技創新實力實現了新突破。如今,該款商用車AT已經實現小批量生產並投入市場。目前,陝西法士特(英國)創新中心有兩個項目在同時運行,項目中也有國外技術人員加入。未來,法士特還想在國外多個地區設立創新中心,擴大海外技術合作成果。

位於西安市閻良區的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飛民機)2018年選派3名試飛工程師赴國際試飛員學院進行試飛工程師課程培訓。此舉不僅培養了試飛工程師的專業素養,還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同時幫助他們成長為國際化企業需要的人才。目前3名試飛工程師已成功完成培訓,並將在後續新舟700飛機項目研製工作中幫助團隊高效完成各項試飛任務。

如今,通過“走出去”,在國際大舞臺上與國外的同行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已成為我省企業激活創新要素的一個重要途徑。

2 “引進來”助企業創新更加高效

【核心提示:通過各種渠道引進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陝西企業創新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說,“走出去”讓企業的創新獲得更寬廣的國際化視野,那麼,“引進來”又讓企業的創新更加高效。

西飛民機近年來通過新舟700飛機項目的設計研發搭建人才引進平臺,藉助這個平臺聘請全球人才為西飛民機及新舟700飛機項目提供技術支持與管理服務,使企業創新研發效率大幅提升。

新舟700飛機作為新型渦槳支線飛機,是全球第一架採用電傳操縱的渦槳客機。其研發團隊面臨研製時間緊、技術難度大等諸多挑戰。同時,面對市場,新舟700飛機目標是取得CAAC(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證,以及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或EASA(歐洲航空安全局)適航證。要在較短的週期內突破關鍵技術,引進外國優秀人才勢在必行。

為此,西飛民機自2013年開展智力引進工作。截至目前,西飛民機累計引進外國專家來華工作90餘人次。專家們針對新舟700飛機項目急需解決的難題,與西飛民機工程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快速提升新舟700飛機項目工程師的技術水平,並在多個領域幫助解決新舟700項目研製中需要攻克的難題。在技術交流過程中,外國專家介紹了國外成熟的民機設計經驗,為設計團隊提供了新的設計理念和思路,幫助設計團隊少走彎路。據西飛民機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8年起,西飛民機還開啟了引進長期工作高端人才的工作。目前西飛民機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專業總監崗位的全球化獵聘工作。

相對於引進國外科技人才,我省企業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也漸入佳境。陝西華經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經公司)在新產品研發過程中,引進高校科研人才,幫助企業進行科技攻關,使企業新產品研發不斷提速。

華經公司總經理楊路華表示,近年來,華經公司聘請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張小寧博士到企業指導研發,針對某型號集成電路模塊進行技術攻關,目前正在進行小型化試製,該產品的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壟斷。

通過各種渠道引進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我省企業創新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创新因子正在陕西发酵裂变

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GPS/北斗導航芯片等應用系統的研發。 記者 袁景智攝

3 “身份流動”讓創新創業更自由

【核心提示:人才是最活躍的創新要素,創造條件讓人才自由流動,才能孕育出無窮的創造力。】

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陝西秦風氣體股份公司總經理蘇龍生,2018年10月以前還在上海工作,是外資企業上海盈德氣體集團有限公司的煤化工副總裁。

去年10月,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面向全球招聘陝西秦風氣體股份公司的高管(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銷售總監多個職位)。蘇龍生經一家獵頭公司推薦參加了此次應聘,因其出色的能力和業績,在上百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2018年10月下旬,蘇龍生到任後,對陝西秦風氣體股份公司未來的發展作出了清晰規劃。一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去年12月底,在安徽省六安市投資5億元設立六安秦風氣體有限公司,目前該子公司已進入試生產試運營階段。另一方面,對現有產品進行結構調整,大力開發市場需求量大的產品,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提升。下一步,企業將每年投資20億元左右,發展2個到3個項目。

蘇龍生表示,他之所以離開上海,離開外資企業來到西安工作,正是因為看好陝西秦風氣體股份公司包容的企業文化和良好的激勵機制,想借助這個平臺幹一番事業,在企業壯大的同時也成就自我。

西安沃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朋濤,2017年4月以前還是閻良區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的技術研發人員。2007年,楊朋濤從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畢業後,在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一干就是10年。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攻克了諸多技術難題,並獲得多項創新成果。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創新創業,心懷創業夢想的楊朋濤看到了國內飛行器燃油系統領域的廣闊市場。於是,楊朋濤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西安沃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這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一家專門設計研發飛機燃油系統的民營企業。楊朋濤的企業2017年實現產值596萬元,2018年實現產值1290萬元,今年預計年產值可突破2500萬元。

良好的創業環境,再加上不斷完善的激勵機制,促使各類創新要素充分流動,最終孕育出無窮的創造力,推動陝西經濟闊步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