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不是暴利行業?口口聲聲說虧本,卻美滋滋打著“小算盤”

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我們總說房地產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從誕生那日開始,進入房地產的資金越來越多,且房價也越來越高,有錢人都想分到一塊肥肉,這一分就是幾十年,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斷的“肥肉”給人瓜分,房地產難道不暴利?賣出一棟房子能賺多少錢?這個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城市不一樣、房價不一樣、建築成本也不一樣,但是無疑,一個售樓員賣出一套房子就能拿不少提成,房企能賺多少錢雖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是“很多錢”。

房地產是一個暴利行業,那附屬房地產應運而生的又何嘗不是暴利行業呢?恆大地產就有恆大物業,萬科地產就有萬科物業,基本上你買上那個小區的房子,開發商就細心的為各位住戶找好了物業了。說實在的,沒有物業的生活我想象不到,但是如果要取消物業,一定要先想好,什麼能代替物業。有人說業主委員會代替物業,建議小區採取自治的方法管理,但是就如物業一樣,同樣會存在問題。

“物業”不是暴利行業?口口聲聲說虧本,卻美滋滋打著“小算盤”

物業被稱為“毒瘤”,但是物業公司可是“冤枉”死了,不少物業公司為自己辯解,然後寫了長篇大論來說明自己根本沒賺多少錢,又要負責小區維護,又要給員工發工資,都是從物業費裡面扣取?並不是,物業的盈利來源還有很多,比如公共收入,包括廣告收入。“物業”何嘗不是暴利行業?口口聲聲說虧本,卻美滋滋打著“小算盤”。在很多人心目中,物業就是靠著收取物業費來盈利的,但是除了物業費之外,還有多種經營的收入,而且小算盤打的可響了,公共收入收走了卻不分給業主,業主雖然心裡清楚但是無可奈何,物業就是衝著自己的名聲來收取費用。

“物業”不是暴利行業?口口聲聲說虧本,卻美滋滋打著“小算盤”

物業和業主的矛盾,主要還是業主對物業的不理解,當然,雙方可能都有錯誤,如果物業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怎麼會不被人理解呢?確實存在少部分業主不想交物業費,但是如果是一個好的物業、負責人的物業,業主交了物業費想必也沒有怨言,這不能說誰對誰錯,還是要對事來說。物業說自己不被理解,究竟是利益的扭曲,還是人性的貪婪?

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存在黑心物業,也存在不履行義務的業主,黑心的物業做黑心的事情,那就是利益的扭曲,而業主不交物業費,可能就是單純的不想出這個錢吧。說一個真實的例子,筆者的一位朋友所在小區環境很不錯,但是每次到了收取物業費的時候,總有那麼幾個業主拖著不想交物業費,要麼聲稱自己不在家,要麼說過幾天再交,物業也無可奈何。所以說,矛盾的來源就是物業費,物業費收的高了人家業主有意見,物業費收的低了物業自然提不起勁兒幹事兒。

“物業”不是暴利行業?口口聲聲說虧本,卻美滋滋打著“小算盤”

不過物業和業主的關係你真的清楚嗎?有業主相當然的認為物業是為了業主服務的,因為自己交了錢,就應該享受這個服務,但是《物業管理條例》中明確了物業和業主的關係,兩者是平等的合同關係,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滿意這個物業,大可以聯合業主報告給業主委員會,讓業主委員會直接罷免物業就行了,不涉及到利益關係就沒有矛盾了,我們整天怨聲載道,何曾想過維護自己的利益呢?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