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豆市欲“發力”東北亂象待“梳理”

清明節後,關內市場大豆庫存大幅下降,主產區河南、安徽收購量銳減,收購商紛紛“進駐”蘇北和山東採購外運,使得當地豆價邁入高價區。東北產區處境不樂觀,等外糧餘量較大、價格較亂,抑制商品大豆行情。

經過清明節前的快速消耗,市場豆源大幅下降,補庫呈現“大戶觀望、小戶怠慢”的情緒。目前主產區河南、安徽收購量銳減,停收戶陸續增加,各地庫存微弱,收購商紛紛“進駐”蘇北和山東採購外運,致使這類低價區幾天內躍入高價之列,優質品種仍呈上揚趨勢。

東北產區處境仍不樂觀,國儲雖繼續收購,但部分區域等外糧餘量仍較大,且價格較亂,抑制了商品大豆行情。目前部分地區高蛋白優質豆源已匱乏,但外圍低價區貨源充足,市場“就低不就高”的採購局面繼續呈現,4月底之前這種狀況很難改觀。

皖豆源漸少看漲不追漲

沿淮產區豆源大幅減少,部分區域收購網點陸續停收,這種現象歷年少有。即便有的網點正常收購,也呈現“車少人稀”的景象。由於之前各地多次有領漲商戶“高收低賣”的先例,如今收購量已難成“氣候”,儘管收購商有看漲心理,但已不再追漲,只能順其自然。

河南許昌、漯河、周口停收戶逐漸增加,少量大戶庫存較低,裝車報價4400~4440元/噸。各地由於收購量下降,前期部分地區有許多質量偏差的豆源入市,導致商品質量總體下滑,安徽太和、渦陽較為明顯。清明節前主流裝車價在4280~4320元/噸之間的貨源,質量明顯好於當前4320~4360元/噸的貨源。

淮北地區的劉橋收購價4400元/噸,裝車報價4460~4480元/噸,市場感覺偏高,商戶收購無量,倉中存貨沒有壓力,滋生待價現象。毗鄰的百善、鐵佛集散地上週初裝車價4340~4360元/噸現已成為收購價,同類豆源裝車報價4400~4420元/噸。

宿州地區的靈壁、泗縣等地因更新精選設備的商戶較少,多以拋篩為主,主流裝車價4300~4340元/噸。連日來,這些地區在庫存釋放後,補庫也明顯緩慢,一個網點一週難收50噸貨源,開始產生看漲意向。

市場認為,河南、安徽產區需求清淡,漲價是農戶惜售的表現,這種認識沒有考慮產區去年大幅減產的因素。市場補庫情緒低落,令產區已經適應,但產區現實已無法改變,目前關內各地同等質量大豆已無價格優勢,在豆源陸續匱乏後上漲趨勢將逐漸顯現。

魯豆價上揚貨緊質量降

因前期河南、安徽價格高於江蘇和山東產區,加上質量有明顯差異,市場傾向於和產區之間相互“倒購”,以致江蘇、山東產區豆源加速釋放。各地網點收購量同樣下降,促使價格明顯提升,清明小長假期間河南、安徽許多收購商沿蘇北的徐州、豐縣至山東濟寧的微山、魚臺一路“蠶食”,嘉祥境內的十多家種子加工企業儲備的種源也被高價轉作商品豆出售,這充分說明產區收購量已無法正常供應市場。江蘇徐州地區的睢寧、沛縣“雜花豆”單戶日收購量僅3000~5000斤。現在賣貨的不報價,讓買貨的“老客戶”自己給價,給低了不賣。

這足以證明是需求拉動的行情,而不是產區故意追漲。4月初“雜花豆”僅4320~4360元/噸,目前裝車價4420~4440元/噸,部分優質單收品種“齊黃34”“徐豆20”裝車價已上漲100~120元/噸,品相較好的裝車價達4520~4560元/噸。

“大乳白”品種與“雜花豆”價差最高達1260~1300元/噸,放棄採購者明顯增多,純度較好的裝車價最高達5940元/噸,目前跌至5300~5400元/噸,且有續跌可能。

山東濟寧地區的魚臺商品豆流通量較大,因地產豆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周邊的金鄉、嘉祥以及河南新鄉、原陽境內的小網點豆源多流入該地。由於近期安徽、河南產區商戶湧入,這類豆源均以散裝分流。魚臺等地貨源被“瓜分”後,供應量減少促使價格提升。梁山、微山、嘉祥等地收購無量,裝車報價由4300~4320元/噸漲至4400~4440元/噸。裝貨困難、質量下降,加上其價格與河南、安徽持平或略高,本週起部分“入駐”人員將折返。

江蘇鹽城、東臺、大豐、淮安等地由於價格始終偏高,“雜花豆”質量參差不齊,品相差異較大,外圍價格上漲,甚至已高出4360~4400元/噸的現行價格。

蘇魯地區大豆價格暫時沒有優勢,河南、安徽大部分地區因收購量下降而表現出質價背離,市場依然“不離不棄”。目前市場有流入進口大豆的現象,加工商反映今年質量與往年相比外觀較好,但出漿率太低。受此影響,關內商品大豆依然存在上行空間。

東北豆無優勢優質盼優價

近期東北多地出現大雪天氣,大豆收購間歇性中斷。豆市表現更讓貿易商情緒波動,國儲、省儲收購雖給東北明顯減壓,但早期的預期卻始終難以實現,“高蛋白豆奇缺”僅表現在綏化、海倫等運輸優勢區。

東北產區蛋白企業產能下降,商品豆市場始終“不冷不熱”。去年早霜導致劣質豆源較多,在養殖業粕類需求大幅下降後,這類豆源成為產區行情的阻力,加上黑龍江80多家油脂企業基本“報廢”,消化此類豆源的主體明顯缺失,僅憑外銷難度較大。這類豆源收購價已跌至2500~2700元/噸,與商品豆收購價3360~3460元/噸存在較大差距,雖然許多貿易商單收單儲,但有分離和色選設備的網點進行多次加工後與商品豆混合出售,市場反映質量偏差。

受此影響,市場對東北豆的總體需求下降,加上俄豆低於黑龍江大豆160~200元/噸,混賣現象增多,佔據了黑龍江大豆的市場份額,因此東北產區的“亂象”近期難以改觀,經銷商宜調整思路,儘可能把優質豆源單收單儲,讓優質優價儘早實現。

作者:劉從新;來源:糧油市場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