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漢警護跑團裡有11人50歲以上

長江日報:漢警護跑團裡有11人50歲以上

本週日舉行的“2019武漢國際馬拉松”賽場上,由100名民警、輔警選手組成的“漢馬”漢警護跑團將正式亮相。這100人當中,有11人是50歲以上民警。9日,長江日報記者專門採訪了漢警護跑團裡幾位50歲以上民警。

1963年4月出生的施漢平是漢警護跑團裡的“老大哥”,是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二大隊民警。儘管頭髮灰白,但56歲的他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談起為什麼愛長跑,他爽朗地笑道:“當警察的,咋能沒一副好身板?”

施漢平年輕時就喜歡長跑。當刑警36年,他也跑了36年。平時,他每天清晨5時30分準時起床,到張公堤上跑10公里,再去上班。“一年四季,雷打不動”。每年體檢,他的身體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朋友帶動下,施漢平先後參加過宜昌、黃石、合肥等地的半程馬拉松,成績都在1小時50分左右。這次,市公安局組織“漢馬”漢警護跑團,他立刻報了名。

同樣出生於1963年的熊烈,只比施漢平小月份,現任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副支隊長,是漢警護跑團團長。

與施漢平不同,熊烈是個“戶外達人”,騎自行車、游泳、登山、跑步,樣樣都愛。去年,作為武漢公安方陣的一員,他參加了武漢國際渡江節。“我是‘萬金油’,什麼都會,但都不專,跑步屬於‘菜鳥級’。”熊烈自嘲道。

2016年,武漢舉行首屆“漢馬”時,熊烈作為安保民警值守在東湖賽道上。“看著一個個健兒從我身邊跑過,心裡那個癢癢啊!”熊烈回憶道。從那以後,他又多了一項運動——長跑。最近兩三年裡,他參加過不少馬拉松賽事,雖然成績不算突出,但熱愛上了這項運動。“與毒販周旋時需要冷靜的判斷和耐性,長跑能磨鍊人的心性。”熊烈說。如今,每天下班後,他都要去跑幾公里。

算起來,今年54歲的丁仲華涉足長跑才9個多月,是漢警護跑團裡“跑齡”最短的一個,但絕對稱得上是一匹“黑馬”。此次市公安局馬拉松選拔賽中,他的半程馬拉松成績為1小時32分,排在第20名。他也是11位50歲以上民警中唯一參加全程馬拉松的選手。

丁仲華是青山區公安分局園林路警務站的一名巡警。去年初,他被同事拉入一個跑友群,慢慢也想嘗試一下長跑。去年7月,他第一次長跑,一口氣跑了17公里,感覺還行,從此踏入“跑友圈”。這次入選漢警護跑團後,為了增強訓練效果,他長跑時在腿上、身上綁了14公斤重的沙袋。最近3個多月,他累計跑了1000多公里。“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我要給武漢公安爭光!”丁仲華說。

熊烈介紹,11名50歲以上民警來自市公安局各個單位,其中不少工作在基層一線。為了備戰本屆“漢馬”,大家都擠出業餘時間積極訓練。“大家都期待著在那天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漢警’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