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鹰厦线是共和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丽篇章。

60年前,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伟大的铁道兵披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浴血奋战在鹰厦铁路建设的战场上,无数烈士血洒异乡。

60多年过去,日月沧桑,铁道兵早已撤编,英雄的部队不复存在,但是原铁道兵人仍在怀念着昔日的烈士,寻找着烈士们的足迹。

随着纪录片《鹰厦线》在福建省境内播出,人们开始关注“杨树排”隧道的故事,人们开始呼唤英雄。踏过60年的风雨历程,“杨树排”烈士渐行渐近,终于走到了我们面前。人们被“杨树排”的烈士精神所震撼,人们急切地在追寻英雄们的部队,人们在急切地追问烈士们的姓名……

《铁道兵英烈名录》出版以后,铁道兵战友寻找铁道兵英烈的脚步仍在进行中,他们在铁道兵修建的铁路两侧寻找散葬的和没有编录在《铁道兵英烈名录》中的英烈们;寻找纪录片《鹰厦线》中的“杨树排”烈士们。江西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的曹永芳战友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寻找“杨树排”烈士,在寻找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铁六师汪忠信烈士墓。

“杨树排”烈士“离队”已经60多年,归队的路还要走多久?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60年风云变幻,铁道兵早在1984年就已被中央军委撤编,英雄们当年的部队已经不复存在。当消息传到“江西省铁道兵战友联谊会”舒信树会长(原铁道兵54团团长)的耳朵里时,他立即把寻找烈士安葬地的任务派给了54团战友——在鹰潭工作的曹警官。

2017年8月26日,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曹警官带领临时组成的团队,披荆斩棘攀爬上了传说中的“杨树排”烈士的安葬地,在密集的树林竹海中找到了烈士墓。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方圆不大的面积内,一座座墓丘上长满了竹子,每清理出一个烈士墓,需要在烈日下砍掉160多根竹子,团队人员汗流浃背,几近虚脱……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在寻找“杨树排”烈士的过程中,曹战友团队意外发现了牺牲于60多年前的铁六师汪忠信烈士的墓。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烈士墓在圳上村的后山,墓冢覆盖着绿草,石质的墓碑上镌刻着:战士汪忠信烈士之墓。四川省射洪县万林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0六部队(铁道兵第六师当年的番号)三支队。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一座孤坟多年来被掩埋在树丛中,60年来无人祭拜,他的亲人在哪?凭借着墓碑上仅有的信息,遂宁电视台记者联系到了遂宁市射洪县当地的党委政府,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烈士的亲人。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找寻着烈士的足迹,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射洪县万林乡土门垭社区烈士汪忠信的老家,曾经的过往已经成为了历史,斑驳的旧墙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这里仍然居住着汪忠信的亲人,我们从他的亲人那里去了解了烈士鲜为人知的故事。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时间已经过去60年,现在汪忠信烈士的老家和他一辈的老人已经不多了,侄儿辈中年纪最大的也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我们找到烈士亲人中的几个侄儿,他们说对老人还依稀存在部分记忆。

忠魂何时归故里 | 寻找“杨树排”烈士汪忠信的亲人

左边是五哥的大儿子汪立先

右边是五哥的小儿子汪耀先

中间是他的五嫂吴清芳

汪忠信烈士五哥的大儿子汪立先告诉我们,听长辈讲小叔走的时候才21岁,小时候小叔的遗物寄回了老家,但是因为那几年没有妥善保存,已经不见了,就在昨天,小叔在北京的战友给汪立先发了一张墓碑的照片,知道没有后人的小叔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去祭拜,顿时泪如雨下,这两天他奔走相告,组织汪氏族人,一起商议怎么迎接小叔的遗骨回家。


▲五哥的小儿子汪耀先

记者吴若瑜 邓雪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