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顏氏家訓》裡的這句話?

“家藏百卷書,千載無小人”這句話出自《顏氏家訓》,大概意思是說:一個家庭如果有很多藏書,那麼這個家庭培養出的後代,就都不會是無知無識、學識見解淺薄之人。所以,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於要把“小人”理解為“無知無識、學識見解淺薄之人”,這個解釋也非常吻合古代對“小人”一詞的理解。

怎麼理解《顏氏家訓》裡的這句話?

錢三強

古代,“小人”是和“君子”對應的稱謂,大概意思包含了以下十個方面:一是指平民百姓;二是指古代男子面對長輩時的自謙稱謂;三是古代男子面對官爵地位高於自己的人時的自謙稱謂;四是指學識、見解淺薄、促狹的人;五是指相對年齡較小的人;六是古代特指社會地位低賤的人,包括小偷、奴僕等;七是特指小孩子;八是指輩分小一輩的人;九是指五短身材的人;十是特指下等的酒。

怎麼理解《顏氏家訓》裡的這句話?

錢鍾書

很顯然,“家藏百卷書,千載無小人”這句話中“小人”的意思正是上述第四種含義。所以,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也就是說,一個書香之家的後代,絕對不會是不學無術、學識見解淺薄之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一個家庭長期薰陶於濃郁的讀書氛圍之中,培養出來的後代雖然不一定能有什麼大出息,或者對社會做出什麼重大貢獻,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不會是粗鄙、不學無術的人,甚至還會出一些傑出的學者、鴻儒。這也正確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比如錢玄同是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的兒子錢三強則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雖然父子倆擅長和研究的領域完全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傑出人才。還比如錢鍾書是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他父親錢基博則是古文學家、教育家。這兩個例子都是“家藏百卷書,千載無小人”這句話的最佳註釋。

怎麼理解《顏氏家訓》裡的這句話?

秦檜劇照

至於題主所說的後一部分,其實也很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藏書或讀書破萬卷,卻成了小人或者罪人,原因就是讀書只是一個人的工具,武裝了他的文化素質,提高了他的能力而已,而不能決定他的道德水平和善惡取向。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他的善惡取向、道德水平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影響一個人的善惡取向、道德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利益、家庭和社會環境等等。文化水平高的人有品行高潔的,也有大奸大惡的,更多的是不偏不倚的普通人;同樣,文化水平低的人也有品行高潔的,大奸大惡的,更多的也是不偏不倚的普通人。

怎麼理解《顏氏家訓》裡的這句話?

蘇軾劇照

文化的高低不能決定一個人人品的高下,卻能對一個人的能力起到相當大的影響作用,通過他的能力,進而影響一個人人品對社會帶來的作用。比如,一個人品卑劣的人,讀書越多,文化水平越高,他的能力就越強,他對社會的破壞作用就越大,對社會的危害也越大;同理,一個人品高潔的人,讀書越多,文化水平越高,他的能力越強,他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就越大,對社會的幫助也越大。所以,古人就提出“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提倡人們要多讀書或者勤練武藝,把自己錘鍊出來的本事用來報效國家。文化水平高,卻禍國殃民的人如南宋的秦檜;文化水平高,報效國家和人民的人如北宋的蘇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