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大江寻源

@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并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目录:

(一)、金字塔般的各拉丹东诱惑难以抵挡

(二)长江源并非“无人区”

(三)、从5800到6300公里,长江变长了

(四)、当曲和长江正源之争

(五)江源争论的延伸:长江究竟有多长?

(六)江源环境忧思:废弃的长江第一县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一)、金字塔般的各拉丹东诱惑难以抵挡

多年以后,当我和《中国国家地理》记者杨浪涛赶到武汉采访当年寻找长江源头的专家时,总会想起初次看见各拉丹东那个下午。从那时开始,直到死去,我都将不会忘记那座金字塔般的雪山光芒四射的种种细节,那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我无法说清楚那种感受,只能用这《百年孤独》的句式开头。——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那几位老专家现在都年过七旬了,谈起长江源,从他们的眉飞色舞中,我相信这感觉并非我独有。伟大的长江之源,实在是个绝美之地。

寻找长江源头的过程并不容易,某种程度上,还曾可谓是举全国之力。

事实上,直到30年前,中国人才找到了那个地方。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正式发布消息:“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资料照片 @真实探索税晓洁 翻拍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翻拍

对于这个结果,几十年来,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直至今日,新闻上还老是爆出又发现长江新源头的消息。

几年前,当我们突然想着要走一趟长江时,首先碰到的也正是这个问题:长江源头究竟在哪里?我们到底应该从哪里走起呢?

最后决定从各拉丹东启程颇费周折,之前我们沿江跑了四个多月收集资料,关于源头的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不同的资料数据,令人摸不着头脑。进程很不顺利,半年后换名号为《中国三峡工程报》暨湖北十堰青年记者徒步长江采访考察,才急匆匆走访了长江水利委员会,这个权威机构的说法是:长江北源为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有条件的话,那就都去看看。赶到北京购买到国家登山队退下来的帐篷睡袋等等能想到的各种野外装备,竟然在街头巧遇“河王”杨联康。“河王”也认为要徒步长江就该从沱沱河走起。1985年,他将同样的观点告知“首漂长江”好汉尧茂书,英勇的尧随后也正是从沱沱河起漂。

杨联康在北京将他的源头所见所闻和种种注意事项和盘托出,就这样,当我们再次赶到青海西宁准备进入各拉丹东时,内心还是忐忑不安。之前塞满脑袋的恐怖传说,使我们胆战心惊。也很巧,《青海日报》记者湖北老乡魏兴国8月份刚随一支官方组织的吉普车队伍在那一带转悠了多日,没有到达源头冰川,他叙说了历险过程后对我们说:“出来一看见青藏公路,那心情真是……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在里边万一遇险,别说鸣枪呼救,就是打炮也没有用……”而给我们以极大信心的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罗松达哇先生,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骑上马、牦牛驮上给养,是可以进去的,但是千万要准备充分,挑个好季节……”继续前进到达柴达木盆地南缘中部的格尔木市后,解放军青藏兵站部大力支持,文义民政委亲自做了安排,我们心里这才有了一点底。沱沱河发源地各拉丹冬就在格尔木市所辖的唐古拉山乡境内。

各拉丹东雪山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海拔6621米。万里长江最初的水流,就来自她怀抱中的圣洁冰川。这个高度,在世界大河的源头中,也是第一。唐古拉山乡,论面积与台湾省相差无几;论海拔,可能是在世界上海拨最高的一级政府机构了,当地人也戏称唐古拉山乡为“最高政权”。格尔木市提供的详细资料说,该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拨4500米以上,气候寒冷缺氧,空气稀薄,以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0-60%,年仅冬夏两季,年平均气温为-4.4℃, 极端低温为-45.2℃。常年大风,平均3.5米/秒,大时有40米/秒,大风每年的130天, 当地人称:“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

初上高原时,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天高地阔到令我们时时以为已将目光抛到了天外。对于人类来讲,这风光美得令人心醉的地方,却最不具备生存条件,是地球上最高寒的地方,甚至比南极、北极还要严酷,被称作地球第三极。一般认为,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人类就无法生存,是“生命禁区”。这一带,长期被称作是“无人区”。

鼓起勇气一路出格尔木,过西大滩、纳赤台、翻昆仑山,快到五道梁时,青藏公路上有楚玛尔河大桥,这就是北源区了。在河边留了影,没有多少水,颜色很混浊,呈一种奇怪的红。“楚玛尔河”藏语本意就是“红色的河”,倒真形象。继续前进,到达唐古拉山兵站时,通常认为进入长江源头的黄金季节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天气也糟透了,整天大雪。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上高原,高原反应来临时的那种感觉仍能摧残人的精神……传说里,每年在青藏高原,被高原反应夺去生命的内地人并不是个位数。我们亲耳听到的,仅在格尔木到拉萨的班车上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的人也不止一个。老实说,当时我们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恐惧。虽然现在明白了,实际上,真正因为高原反应丧命的,大多只是传说,几乎都可以归为个案。高原反应其实并不可怕,自己内心沉稳下来以后,这些都不值一提。上了高原,这种身体反应不过只是人体需要一个调节过程而已,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或长或短。那次在拉萨认识的刘建,后来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几乎同时,还有一个71岁的日本老头,也上到了8848米的高度。当然,也有惨痛的,曾经在北京送别我们“徒步长江”的阎庚华大哥,更早的时候就被无耻的电视直播害死在珠峰。你什么不能直播,偏要直播最需要冷静和客观的攀登雪山。你要直播就播吧,说说登山到底是怎么回事说说自然讲讲环保说说别的什么都好,不停地猛煽什么英雄主义干什么?弄得好像上不到顶就是孬种?就是给哪里哪里的人民给哪里哪里族群丢脸?……想起这个,我就想骂人。打住。在这里想说的是:对付高原反应,人的意志力很重要。在探险活动中,人的坚强的意志力,也甚至比强健的体魄更重要。

我们的资金这时已经极为紧张,幸亏“长漂”老向导达尔吉大哥把我们也当作好朋友鼎力相助,辗转多日,终于找到两台藏族同胞的东风大卡车。9月30日,我们从雁石坪和唐古拉兵站之间一个叫100道班的地方离开青藏公路向西,终于奔向了各拉丹东。

不能完全说没有路,多年前,为了开发各拉丹冬附近的吴美通冬水晶矿,这里跑过汽车的。只是,要想找到路,就全凭感觉了。刚一离开青藏公路,车就开始爬坡。坡倒是小坡,从河的一边下到河底,再上到对岸,问题在于走着走着车子就像走进了一块大海绵里,时时下陷。这时就得倒车,原路返回,再找新路。

车子沿着河谷绕来绕去,真正是“一慢二看三通过”,一会这边一会那边寻路缓行。对讲机开始派上大用场,河谷不时拐弯,看不见前车时,对讲机里便传来达尔吉大哥的喊声:跟上了没有?跟上了没有?……这天开始还好,过河时,车陷了几次,只要打起千斤顶,轮胎下垫上几块石头架上木板,轰上油门,一下子就可冲过。前车陷住了,也没有关系,后面的车系上钢丝绳拉起来重新找路就是。可是不久,面前完全成了沼泽地,茫茫一片浑圆而大小不一的草墩,之间满是积水,汽车轮子不时卡在里面,动弹不得。大轰油门,却是越运动越往下陷。

从此就开始了在江源区令人绝望的周而复始的折腾:走不了几步,就得从车上跳下来,挖路、铺石子,弄起车子再找路。两辆车相互拖拖拉拉……真是累得够呛,海拔已经5000多米,不久,我们内地人都草鸡了,全靠大哥和两位藏族司机嘎尔玛才仁及木萨。到晚上8点,车子又陷死了,再也走不动了,只好就地宿营。

我们用的是达尔吉大哥带的那种藏区最常见的黑牦牛帐篷。后来想起来,如果没有这顶藏式帐篷,我们不能想像如何度过各拉丹冬雪峰下的那些寒夜。和这顶黑黑的藏式帐篷相比,我们从中国登山协会购买的那顶高级进口帐逢简直就是玩具。

帐篷里这时候就是天堂。手脚僵硬地收拾好器材钻进帐篷,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围着牛粪火炉坐下,喝上滚滚的热茶,觉得简直舒服极了。感觉累到了极点,匆匆地就着热茶吃了二袋方便面,钻进睡袋睡觉。抬眼便可看见星星在眨眼睛,这种帐篷顶上有个方形的洞,烟囱从这里伸向夜空……次日清晨是被冻醒的,牛粪火熄灭,帐篷里温度又降到零下。起身收拾睡袋,发现垫子下面就是冰,我们就睡在冻土层上面的薄冰上,这片广阔地带的冻土层,深达1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那段日子,每天晚上睡觉,我们总是穿着全套羽绒服,外面再裹上中国登山队专用的厚睡袋,留在记忆里的,还是寒冷。

这片在我们看来荒凉无比的无名沼泽,当地藏族同胞也起了名字的,叫念塔。达尔吉大哥说:走出念塔,翻过我们右侧的那座山坡,就可以看见各拉丹东。

这天是国庆节,我们的车子还是没能走多远就陷住了。又开始周而复始折腾到天黑,无奈宿营。打开卫星定位仪,此地海拔为5100多米,位置在北纬33°33′,东经91°49′,接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算,离各拉丹冬已经很近了。

天气一直很坏,大雪已经不是飞扬而是倾泄弥漫,搞到天昏地暗真正混沌一片,分不清那是天那是地,绝望之情油然而生。之所以没有撤退,除了年轻时的勇气和面子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因为我们在不久以后就看见了各拉丹东金字塔般呈现在远方,光芒四射。那种诱惑无可抵挡。

多年以后,情景历历在目:黄昏时分,被风雪和陷车折磨了一天的我们精疲力尽,刚搭好帐篷准备宿营,天竟然一下子放晴了。向导达尔吉大哥等烧火做饭,我背了个相机爬向不远处的一个山坡,还没到山顶,视线尽头就突然闪出了金黄的金字塔尖。各拉丹东就在我最没有准备的时候出现了。再往上,雪峰的大部分清清楚楚呈现在眼前。没容我怎么愣神,随着太阳和云彩的变幻,各拉丹东就玩起了色彩:金红、火红、深红、嫣红、鲜红、淡红、粉红、橘红、酒红、玫红、绯红、桃红、紫红、洋红、品红,应有尽有,完全超出常识,感觉比色谱还丰富,能想出的关于颜色的词语全用上也不够……看得人真是一愣一愣的,非亲历难以体会,语言真的难以形容。最神奇的是,随着太阳下落,雪山以上开始被大片大片的乌云笼罩,就山尖周围不大的一块亮亮的透出天空,却从一片深红变着变着变成了一片白。洁白的雪山和白色的背景,竟然也是和谐到让人无话可说。前后也就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样子,眼前的格拉丹东雪山完全超出常识中在内地所见一切风景。那天,遥望雪峰,我竟有了想跪拜的冲动,不由自主的。

这时有点明白了雪山的魅力,这么纯净的东西的最能唤醒人内心最柔软的那么一团的。

次日一早,天气出奇的好,瓦蓝的天,不见一丝云彩。我们终于走出了念塔的沼泽地,汽车翻过一个高坡,驶进了尕尔曲河谷的平坦草原。继续前进,不久就看见了整个山脉,这时的各拉丹东又是另一副面孔,率领大小山峰像一列洁白的长城横亘在远处,静若处子,高贵大方,不可侵犯。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对岸还有一辆蓝色东风车停在那里,好奇停车,膛水过河去看。只有车,没有人。仔细察看一番,这台被丢弃的倒霉车子应该是夏天的时候陷在河里出不来,主人无奈,干脆丢弃在这里不要了。

尕尔曲河滩宽广,水流不大,按计划我们必须过河,折向北方再向西,环绕各拉丹东走半圈,就是沱沱河源头,也就是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过河是个大问题。彻底没有了“路”,我们一次次先仔仔细细试着用脚踩一踩地面,探探河滩的软硬,绕来绕去小心翼翼走着,汽车却总是老陷。一次次试探着过,一次次陷车,很快又是一个黑夜,卫星定位仪显示:当日行程4.96公里。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10月3日,我们终于过了河走出恐怖的尕尔曲草原,沿着一个山坡,爬到高处向北。开始还算顺利,车子一口气开出去很远。可惜好景不长,天色又是突变。转眼间又是天地一色,我们又陷入一片白茫茫的混沌世界。倒霉的是,前方又不时出现软地,车子又总是被陷住,动弹不得。大雪使我们难辨路径,分不清方向。更糟糕的是,有几次费老半天劲车子终于能动了,转来转去,却常常转回原地。四周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只有几米,达尔吉大哥这时也开始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怀疑,而我们的gps这时根本就成了玩具。极度的寒冷和恐惧使我心烦意乱到甚至对卫星定位仪产生了怀疑。回想起眼前大雪淹没前的美景,也不再让我们激动,只觉得恐怖。

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在天亮前最寒冷的时候,我们趁着沼泽地冻成硬块,赶快冲了出来,继续前行。没走多远,车子又陷住了。

这天从清晨就开始漫天飞雪,好几次,好不容易发动起来的汽车,车轮还没在雪地上完整转上一圈,就又陷了下去。

两位藏族司机再也不愿意走了。鼓捣到下午三时,我们终于还是又冲进了一个雪坑,动弹不得。两位司机见状,坚决不愿再向前进。其中一位明确向我们表示:再前进,他那用几百头羊换来的东风卡车,很可能就是我们前两天看到的那台弃车的下场,只有丢弃在这被冰雪围困的江源了。gps显示,这一天,我们只前进了不到一公里。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大江寻源(一)、金字塔般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诱惑难以抵挡

@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