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孔子學院並非中國對美威脅:國會關閉它是愚蠢的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2日刊登了該報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的文章,題為《對孔子學院的憤怒令人忽視了中國真正的“威脅”》,文章稱,美國國會關閉孔子學院的行動是愚蠢的。

文章寫道,1978年,作者開始學習中文。他們在斯坦福大學使用的教材都是直接從北京運來的。除了要背誦“這是一張桌子,那是一支鋼筆”之外,他還學習了很多關於毛澤東思想的內容。學習中文的第一年,他和同學們就已經會背“無產階級先鋒隊”“打倒帝國主義”和“毛主席萬歲”了。

文章稱,作者一直在回想他這輩子與中國的聯繫的開端,因為在美國,關於漢語教學的爭論已經傳到了國會。來自眾議員喬·威爾遜的一項提議將迫使北京資助的孔子學院在美國司法部登記為外國政府代理機構,而在近100所美國大學的校園裡都有孔子學院的身影。威爾遜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今年早些時候,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佛羅里達州共和黨)敦促其所在州的學院和大學關閉孔子學院。眾議員塞思·莫爾頓(馬薩諸塞州民主黨)近日也做了相同的事情,他呼籲其所在州的40所大學和學院關閉或承諾永遠不開設孔子學院。5月,參議員特德·克魯茲(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稱孔子學院與美國高校的間諜活動有關聯,並引入《停止高等教育間諜與盜竊法案》來幫助聯邦調查局監控孔子學院。

文章稱,由於有人指控孔子學院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參與審查美國大學校園中關於中國問題的討論,國會對孔子學院感到擔憂。

文章指出,孔子學院受到來自國會的威脅正值人們對中美關係十分關切之際。美國政客似乎急於削弱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並把矛頭對準了孔子學院。

文章認為,國會關閉孔子學院的行動是愚蠢的。

文章表示,的確,國會針對孔子學院的運動與其說是基於孔子學院本身帶來的實際威脅,不如說是更多地受到了政治方面的激發。

文章稱,一味關注孔子學院,而不關注其他項目,這讓人想起了上世紀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時期。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的指控範圍太廣了,如此沒有目標,對個人生活造成了故意破壞。

文章還稱,同樣,對孔子學院的憤怒也是如此。人們可謂是一葉障目,而不是去弄清楚來自中國的挑戰究竟是什麼。他們渴望對中國“做點什麼”,但是卻在做錯誤的事情:抓住一個相對無害的語言培訓項目不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