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白血病女孩的感谢信

一封来自白血病女孩的感谢信

“亲爱的爸爸,我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长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个善良又伟大的人,是您给了我,一个陌生的孩子第2次生命。”4月8日上午,在济南解放军960医院血液科,来自滨州的郭建强正躺在床上做造血干细胞提取,志愿者在一旁为他读患者的来信,“我希望自己早点长大,长大以后像您一样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一定是您最想看到的吧……”听到这里,郭建强无声地笑了。

》》红十字会打来电话,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早在2013年,37岁的郭建强就已经做好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准备。

那时候的郭建强正在规划院上班,单位组织职工义务抽血做检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郭建强想都没想就去抽了血。“电视、电影还有一些资料里面都对白血病有介绍,据我了解,得白血病的患者大多是孩子,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建强说,“不是说加入资料库就一定能配型成功,但万一能够配上型,就能拯救一个家庭,我当时基本上就是这个想法,有这个可能的话就去帮助别人。”

加入了捐献者资料库,算是有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准备,但郭建强也没有想到,6年后他真的会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配型成功率特别低,没想到还真让我碰上了。”郭建强说,在接电话之前还没有捐献准备,但是电话打来时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是救命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答应!”

“我身边还没有人做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所以知道了这件事后还是有些忐忑。”那时候,郭建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认知,“我以为是要抽骨髓,会很疼呢。”郭建强说,配型成功后,他才陆续从网上查找了一些捐献资料,才知道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不需要抽骨髓,是从血液中进行提取的,“据说注射骨髓动员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反应,但是除了注射那几天有些不舒服外,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知道这些,郭建强就放宽了心,为了配合捐献工作,郭建强每天早上起来晨跑,吃穿等各方面他都很注意,“孩子在无菌仓里等着了,不能因为我自己的原因影响到孩子的治疗。”郭建强说。

目前,郭建强是我市第27例,滨城区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爱心将使一名白血病患者获得新生。

》》他温暖回信:得知可能会帮助到你,叔叔很高兴

4月3日一早,郭建强在彭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去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路途,去之前,办事处为他搞了一个小的欢送仪式,郭建强感觉不好意思,“咱们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来就行了,不用弄这么大的动静。”郭建强说,妻子和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他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虽然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用再抽骨髓,但是捐献者还是要提前注射骨髓动员剂能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陆续进入到外周血液中,郭建强打了5天骨髓动员剂后,4月8日,是他正式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日子。这一天,记者跟随市红十字会和彭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到济南解放军960医院,看望正在做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的郭建强,“这几天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打针打得有些头疼。”四个小时的血液透析也让他显得有些筋疲力尽。

山东省红十字会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为他颁发的捐献证书转交给他,证书上显示的编号是8190,这代表郭建强是全国第819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我们都为你感觉到自豪。”

造血干细胞捐献与接收双方的信息是完全保密的,关于接收方的信息,郭建强只知道这是一名不到10岁的小女孩,其他的一概不知,但是经过4个小时的分离采集,郭建强体内的200毫升健康的“种子”将输送到这名小女孩的身体里,让她的生命得以延续,这让郭建强心中有种奇异的感觉:孩子的生命和他联系起来了。

郭建强还特意为这个尚不认识的孩子回了一封信,他这样写道:“你好,小妹妹,两个月前,得知可能会帮助到你,叔叔很高兴,叔叔想的是,你坚强,我努力,再有医生的帮助,便没有治不好的病痛,这几天注射动员剂的过程,让我更能深刻体会到你小小的年纪所承受的痛苦,不要着急孩子,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就像小时候摔倒,就算当时再疼还是会爬起来笑着继续跑……叔叔有几句话要特别嘱咐一下,返回学校后要注意休息,身体恢复需要一些时间,慢慢来别着急,最后一句话与小妹妹共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