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腦”框架下 北京海淀公共安全建設啟航

想象未來的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當地下熱力設備管道發生異常狀況時,熱力公司、消防部門、小區物業第一時間收到預警感知,我們生活的社區變得更智慧;當群眾辦理身份證件時,已在其他委辦局填寫的相關資料自動關聯呈現,證件辦理一鍵可達,警務服務變得更高效。以運用智能化的方式,讓此類種種變成現實。

“城市大脑”框架下  北京海淀公共安全建设启航

海淀區“城市大腦”發佈會公共安全領域分會舉行

4月10日下午,海淀區“城市大腦”發佈會公共安全領域分會,在中關村科學城國家自主創新展示中心隆重舉行。發佈會上,通過專業講解和精彩互動的方式,展示了“港灣”智慧社區系統平臺、智慧派出所建設成果,描繪了合成作戰理念和公共安全大數據藍圖。

海淀區不斷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圍繞公共安全領域,由公安分局、應急管理局、消防支隊、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健康委牽頭,推進業務數據融合和大數據智能應用建設,開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領域大場景應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現場展示了社區安全、社會治安、生產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6大應用場景。政府部門間,打破政務數據壁壘,形成數據流,建立數據庫和滿足基層需求的“塊數據”庫;互聯網間,匯聚網絡、公共服務數據,並推動向社會開放,為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提供實踐場景,最終實現:以社會結構、社會環境和社會活動等各方面的城市數據為資源,人性化治理模式的突破;更精準地掌握企業和個人對公共安全的需求,減少公共資源的浪費;開放共享的數據資源,為海淀企業發展提供助力。

智慧派出所建設中,社區綜治中心平安建設工作站、警務工作站“兩站”的一體化運行,實現了在群眾身邊守護安全。隨著機器視覺和語音交互日趨成熟,社區警務站智能設備和智能設備為智能化政務辦理帶來了全新體驗。警務站配備了網上公安局、交通違法處理、身份證申辦與自主發證終端設備,設置了防範電信詐騙、入室盜,拒絕黃賭毒和消防安全等互動演示區域。同時,全面推進移動警務終端應用,民警在工作時可用移動端採集、接收相關信息,提升服務效能,將經整理的數據通過業務模型運算注入智慧派出所平臺不同的版塊,群眾辦事將更加省心。

此次“城市大腦”公共安全建設,匯聚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公司企業等資源、智力多方面力量,統一數據需求、服務標準,同時兼容幷蓄,開放應用平臺和端口,在諸如養老服務、充電管理等公益、生活服務、社區經濟等方面創造廣闊的應用和企業發展空間。系統建設廣泛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支持智能分析海量數據,更精細地感知城市安全,及時發現風險,提升預測預警預防的能力。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林靖 編輯 霍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