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戴普軍
戰列艦是火炮時代最強的海上堡壘,艦上的大口徑火炮齊射更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壯觀。
戰列艦為什麼要齊射,而不是輪流射擊,這還要從風帆戰列艦時代說起。
圖注:壯觀的風帆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風帆戰列艦就是依靠風帆作為動力的時代,戰艦的艦體用木材製造,外面包有銅皮。這個時期對於海軍艦船的劃分主要看戰艦的噸位和火炮數量,風帆戰列艦分為三等,火炮從60門至100門以上,火炮甲板兩到三層,最著名的風帆戰列艦就要算是英國的“勝利”號啦。
圖注:風帆戰艦的火炮安裝在兩側,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風帆戰列艦上的火炮眾多,但是都是固定安放在艦體兩側的,無法自由的旋轉和瞄準射擊,所以海戰的形式都是靠近並且保持平行航行是進行炮戰。風帆時代戰艦之間的炮戰其實非常短暫,所以必須進行齊射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這也就是為什麼風帆時代必須進行齊射的原因。
圖注:風帆戰艦一對一的炮戰,圖片來自影片《怒海爭鋒》
圖注:混戰中的風帆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到了蒸汽動力時代,戰艦不再以風帆為動力,艦體也從木質變為裝甲+木質,再到完全裝甲結構。我們一般稱這個時期為鐵甲艦時代,這個時代造艦技術發展很快,海戰戰術和理論也因為技術革命不斷變化。作為主力艦的戰艦上安裝有大量不同口徑的火炮,就以英國前無畏時代的納爾遜級為例,其安裝有4門305毫米火炮、10門234毫米火炮、24門76毫米火炮和2門47毫米火炮,對於火控系統簡直就是噩夢。前無畏艦時代戰列艦的作戰思想雖然是保持在艦隊作戰,但是不同口徑的火炮由於分佈在艦體兩側, 更多的時候也是各自為戰。
圖注:納爾遜級戰列艦線圖,可以看到大量的火炮,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了前無畏時代的摸索,特別是中日黃海海戰和日俄對馬海戰的經驗,許多海軍專家認為高密度的主炮火力和高航速是決定海戰勝利的關鍵。英國建造了跨時代的“無畏”號戰列艦,這標誌著無畏艦時代的到來。
“無畏”號的主炮安裝在五座炮塔中的10門305主炮,其能夠向任何一側發揮8門主炮的火力。統一口徑的火炮具有相同的彈藥和射擊性能,便於觀測和估算彈著點,然後由戰艦上的火控射擊系統進行修正。這就是為什麼戰列艦要進行齊射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辨認彈著點,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命中率。
圖注:“無畏”號指向同一方向的主炮塔,圖片來自網絡
在實際的海戰之中,戰列艦很少會進行全部主炮的齊射,就拿著名的丹麥海峽之戰舉例子吧。當時參戰的英國戰列艦是“威爾士親王”號。5時54分,“威爾士親王”號辨認出了德國“俾斯麥”號之後以“A”、“B”炮塔中的6門主炮向目標進行了第一輪齊射,其實兩個炮塔裡一共有8門主炮,之後又以“A”、“B”炮塔中的4門主炮進行齊射,之後“威爾士親王”號又進行了十幾輪齊射,沒有一次是全部主炮齊射的。在戰列艦為主角的重要海戰之中,極少有全部主炮進行齊射的戰例,2門主炮的射擊其實就算是齊射啦。
圖注:正在進行主炮齊射的“威爾士親王”號,高高抬起的炮管正在射擊,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主炮塔全部指向同一方向的“提爾比茨”號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說說輪流射擊,無論是對付海上運動目標還是固定目標都是不會用的,因為火炮射擊前需要進行瞄準和計算,射擊之後需要對彈著點進行觀測和計算,然後重新調整火炮角度。輪流射擊不僅讓火控系統陷入混亂,無法對目標進行有效的準確射擊,連續射擊也會打亂整個作戰的節奏,在實戰中相當於作死。
圖注:齊射中的“衣阿華”號戰列艦,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戰列艦是大炮鉅艦的產物,以厚實的重裝甲和兇猛且數量繁多的艦炮著稱於世,統治了人類海戰三百餘年,雖然這種戰艦目前已經被航母取代而淘汰了,可是我們經常從電視中看到戰列艦的大炮都是成排成排的齊射,很少見到其中一門炮或者幾門炮單獨射擊,這是為什麼呢?
戰列艦在最初誕生的時候都是風帆戰列艦,噸位普遍較小,英國人在18世紀的一級艦也不過兩三千噸而已,但是與瘦小的體型相比,他們裝備的火炮卻普遍在50門以上,這些火炮的口徑普遍較小,使用的也是實心彈,射程也就是兩三千米,在當時臉貼臉的火炮對射中,如果你一發一發的射擊,實心彈造成的傷害本來就小,你打上幾個小時也未必能擊沉對面軍艦,所以用火力覆蓋的方式進行群群覆蓋是保命的最佳方式。
其次,當時的火炮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火控雷達、測距儀之類的玩意兒,基本上還是靠目視以及感覺,根據落點微調一下角度,能不能打的著基本靠運氣,所以幾十門火炮一起開火,幾十準確度再低,也有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時候,總有那麼一兩發會命中。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戰列艦經常執行對陸火力支援任務,這個時候講究的就是區域內火力密集度,完全不要求你打的多精準,地毯式覆蓋就OK,所以單位時間打出的炮彈越多越好,因此齊射也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而到了二戰時期,由於簡易的炮瞄雷達和機械計算機已經誕生,加之許多戰列艦還裝備了校炮偵查機,艦炮的精準度已經提升了很多,隨著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火炮口徑變大,但是火炮數量比之前要少了很多。而隨著戰列艦的淘汰,目前主流的驅逐艦一般只裝備一門自動化的主炮,由於有先進的觀瞄系統和火控系統,這一門炮的其實比戰列艦時期的幾十門炮的作戰效率還高的多,戰列艦火炮的成排齊射也徹底成為了歷史,這就是典型的技術革命。
軍史吐槽君
我們知道戰列艦不僅可以輪流射!也可以齊射!尤其是在戰鬥時,一般都會才用齊射!
為啥要採用齊射!
1.提高射擊命中率
由於戰列艦和敵方開戰,都是在二三十公里的距離開炮!如果單發射擊或輪流射擊,這樣有射擊延遲性,另外由於戰列艦炮彈的精度不夠,輪流射擊的落彈點比較分散!這樣降低了命中率!齊射以後,落彈點比較集中,覆蓋面積大!可以提高命中率和殺傷效果!
2.保持戰鬥隊形,戰鬥姿態
我們都知道,戰列艦一般在開炮的時候,都是T字型齊射!有時候甚至需要兩側朝一個方向,中間朝相反方向射擊來保持戰鬥姿態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因為戰列艦在齊射時有很大的後座力,在齊射時,能將船體反推到身後數十米!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前主炮或者一側炮塔開炮,這樣會使船體側滑!如果是在艦隊作戰時,這樣會導致航向錯誤!或者姿態不對!
3.不利於維護保養
如果經常單發或輪流射擊!炮膛磨損程度不同!造成提前老化,不利於保養!
謝謝觀賞,請看下集!
九富盛
在戰列艦時代,火炮基本不可能做到首發直接命中,因此艦炮射擊是需要校準的。一般在遠距離射擊時會採用齊射,近距離射擊時兩種方法差別不大。我們知道,炮彈飛行是需要時間的,戰列艦主炮一開火那炮彈一飛就是十幾二十公里,這些炮彈在空中是需要飛行一段時間才能擊中目標的。而軍艦上的觀察員只能通過觀察炮彈落到水面上的水花來判斷下一輪射擊需要如何修正,比如炮口抬高一度或者向左偏一度啦之類的。
如果採用齊射的話,即使存在散佈,從遠處看這些炮彈形成的水花還是比較密集的,調整起來比較方便。如果輪流射擊的話,那麼至少會出現兩種情況:首先,由於水花出現後不會立即消失,這會導致觀察手不知道哪陀水花是哪根炮管發射的哪發炮彈造成的。。。其次,就算知道是哪根炮管發射的炮彈後,學過三角函數的朋友們都能理解,這個觀察手需要面臨的計算量有多麼的恐怖。。。嗯。。大概就是人家算一遍的東西你要算9-12遍不等(多一根炮管多算一遍)。真要打起仗來,這麼做的後果就是人家四五輪齊射都過來了,我方還在解數學題。。。
這裡還有一個冷知識可以瞭解一下。由於大部分戰列艦採用的炮塔都是多聯裝炮塔,這使得火炮在發射時產生的氣流會相互干擾,從而影響射擊精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齊射時三聯裝炮塔的中間那根往往會延遲一小會兒擊發,從而避免氣流乾擾。
強武堂
首先給大家稍微說清楚,戰列艦他不是有多個炮塔嗎?每次發射的時候,它是一起發射的,但是同一個炮塔的多根炮管兒,他們發誓的時候可不是一起發射的。
炮塔齊射這一點大家可以理解,海面上為了增加覆蓋度,增加精確度,也為了增加瞬間的火力投送量,大家一起發射出去,這樣的話增加了命中率。
戰列艦一般來想都是講究時差發射,在進入無畏艦時代以後,火炮的口徑越來越大,但是炮管與炮之間相隔的距離卻越來越小,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多數的優秀的戰列艦都是採用的3x3的設計,將火力濃縮到極致,但是越大的火炮他火炮發射的時候所產生的震動,還有對於空氣的衝擊都是劇烈的。
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它的口徑是460mm,很多日本方面的記載就顯示,有時候大炮發射會把旁邊的一些小鳥啊或者是魚類全部震死,(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甚至於有一家小型飛機在大炮發射的時候飛到大炮的附近,被大炮所發生的衝擊波直接給衝得散架了。
如果說這種氣流在炮彈發射的時候干擾到炮彈發射的軌跡的話,炮彈從發射到命中敵艦大概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裡面,任何細小的動能都可能對炮彈的軌跡產生天差地別的影響。
如果說同一個炮塔三門火炮同時發射,那麼火炮於火炮之間相互產生的氣流將會影響炮彈的發射軌跡,為了防止火炮發射的時候產生氣流,對於周邊火炮的影響,所以才用了時差發射,就是同一個炮塔,不同的炮管會相隔一定的時間,然後發射出去。
漩渦鳴人yy
發生在一戰、二戰期間的戰列艦炮戰是人類歷史上最震撼的“騎士對決”,當時的歐洲各國海軍,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戰列艦在海戰中贏得勝利,而在更強的長矛(火炮)、更堅固的盾牌(裝甲)、更快的戰馬(船舶動力)的設計中絞盡了腦汁。
為了儘可能的贏得炮戰的勝利,一戰、二戰時期的戰列艦做了兩個較大的設計改動。
第一種方式是不斷的增加口徑,從280毫米口徑一路擴大到460毫米,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戰列艦的火力,儘量做到一發炮彈就能摧毀目標。
而第二種方式是在作戰時,主力艦炮儘量以齊射的方式進行發射,以謀求在單位面積裡實現最密集的炮彈散佈,利用炮彈的密度來提高命中率。
在作戰時採用齊射的方式開炮,與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是有很大的關係。
在二戰時期,由於當時的軍事測量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既沒有雷達搜索目標,也沒有計算機計算彈道和協助大炮進行瞄準。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戰列艦的大炮進行瞄準或者射擊都是依靠人力,對大炮的瞄準進行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提高戰列艦的單炮命中率是非常難的,事實上戰列艦在進行海戰的時候,艦炮的命中率非常低。
比如在一戰中最著名的日德蘭海戰戰役中,德國公海艦隊第一和第三戰列艦分艦隊總共發射1904發大口徑炮彈,平均命中率只有3.33%,此外中口徑和小口徑平均命中率更低,只有大概1.16%左右。
而英國海軍則要更低一點,總共發射大口徑炮彈4598發,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發,平均命中率只有2.17%。
所以在當時那樣簡陋的觀瞄條件下,想要儘可能的提高艦炮命中率,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齊射,利用火力密度來提高命中率。
齊射是在低精度熱武器時代提高命中率最有效的辦法。
在歐洲國家進入熱武器時代的時候,最早出現的熱武器就是滑膛槍,這種武器雖然威力很大,但是射擊精度非常低,有時候在很近的距離內,都無法準確命中目標,作戰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為了發揮這種武器的最大效果,但是的西方國家就研究出了一種新的戰鬥方式,那就是排槍射擊,在很小的範圍內部署大量滑膛槍,然後利用火力密度去彌補射擊精度上的缺憾。
這種戰術在後來也被運用到了海戰之中,目的其實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把戰列艦的大炮看成是一隻超級滑膛槍,只不過戰列艦的炮口徑和威力更大而已。
落下m
戰列艦齊射要從1905年的對馬海戰講起。東鄉平八郎的T字戰法帶來了聯合艦隊的完勝,改變了未來海戰的戰術,即艦隊要儘量保持以側舷開展對敵攻擊,為此英國人進一步設計出了無畏級戰列艦,統一了所有主炮口徑,以儘可能高的效率對敵艦隊形成殺傷!
如果主炮的口徑不一致,炮術軍官需要在射擊前和射擊後,針對每一門主炮進行射擊諸元測算,在人力計算的時代,這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整個艦隊的戰列艦和戰巡的口徑都是統一的,那麼只用計算出一個射擊諸元就可以全艦隊實現對敵艦隊的集中火力攻擊,效率可以實現數十倍的提升!如果再加上彈道計算器,那就更加厲害了,這也是德國在日德蘭海戰時命中率高於英國人的原因。
如果用輪流射擊,一次射擊後,射擊諸元就會發生變化,需要從新計算,違背了效率原則,但是有了火控雷達和計算機後,射擊諸元可以瞬間計算完成,齊射和輪流射擊就無所謂了,但是在沒有火控雷達和彈道計算機的時代海軍必需採取齊射的方式!
飄蕩在太平洋上的心
戰列艦為什麼用齊射而不是輪流射擊,涉及到無畏艦時代基本的火控原理,即跨射
前無畏艦時代最後的對馬海戰中,戰列艦交戰距離為五千米,這個幾乎是光學測距時代單門炮交戰距離的極限了,而第一代無畏艦引入了跨射的技術,戰列艦交戰距離一下子增加到十千米以上,這項技術成了無畏艦稱霸海洋的基礎
所謂跨射,即同時間發射多枚炮彈,然後觀測落彈水柱,如果水柱全部在敵艦近側或遠側,證明打近了或打遠了,需要調整射擊參數,如果水柱同時出現在敵艦的兩舷,證明射擊參數正確,持續射擊就能取得命中彈
因為跨射這個火控技術的要求,要求戰艦必須實現火炮規格的統一,即同一型號的主炮,同等裝藥同等炮彈,同時射擊,主炮數量大於六門,從無畏號到最後的前衛號,一直都按這個火控原理來運行
回到題主問題,如果戰列艦主炮用輪流射擊,那在沒有雷達炮控的時代,在動對動對海射擊條件下很難取得遠距離射擊火控數據的,對海有效射程就會回前無畏艦時代
dooge
整個火炮戰艦時代,戰艦的炮擊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射擊精度。
風帆戰列艦時代,大家用的主要是滑膛炮,炮彈基本都是圓球(也有不是圓球的,霰彈,那就是啥都有)。精度基本都是悲劇,雖然射程也不過是一千米了不得了,但是超過200米能打中啥基本靠天意。怎麼辦?多弄點炮唄,靠數量補精度。幾十發炮彈打出去,總有幾發能蒙上的。
到了後來,測距儀和射擊鐘的發明讓射擊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火炮的射程也越來越遠,戰列艦的交戰距離也越來越遠。畢竟能遠遠的都把敵人搞定肯定比放近了冒險要好。再加上後來有了魚雷,敵人離近了放幾條魚雷可就悲劇了,所以離遠點打就更加必要。於是,瞄準技術的提高又被交戰距離的增大給抵消了,直接結果就是精度還是很悲劇。一戰期間,戰列艦總的命中精度只有2%到3%。
而且戰列艦主炮射擊的時候一般是打一波,然後根據彈著點調整一次射擊諸元。考慮到軍艦在海上本身就在移動,還有海浪和風的影響,即使完全一樣的射擊參數,落點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一門炮一門炮的射擊,其實效果會很差,比如多門火炮一起射擊,對目標進行覆蓋,才能克服本身的射擊誤差和海浪、航行以及風帶來的影響,保證即使有所偏差,也總能有炮彈落在瞄準點附近,提高射擊效率。T
聯合防務
這個問題上,輪流射擊屬於下策,主要原因在於戰列艦的時代,在技術與戰術都不許可這樣趕。從一般角度說,現在所言的戰列艦為二十世紀初,一戰前後直到二戰時期,這段時間內的主力艦,基本屬於大艦巨炮的時代,直到被航母代替。那時的戰列艦安裝8到9門的艦炮,通常以356毫米口徑為起點,最大達到460毫米。至於副炮,至少是155毫米,在威力等方面基本沒法比。
從技術角度說,那個時代的戰列艦沒有今天的精確測試技術,往往以光學測距儀來測距,也沒有今天的火控系統,既便也有火控系統也是相當簡單,幾乎就是一個機械式的計算機,與今天是沒法比。
這就造成一個後果,即不能準確的獲得目標的精確位置,測算值與實際值相當大,也達不到精準的射擊,瞄準點與實際彈著點之間的誤差很大。這一情況下,只能通過實彈校射,通過前一批炮彈的彈著點來修正一批炮彈的射擊諸元。
輪流射擊看似理想,其實是造成了混亂,每發炮彈都給予一個的射擊諸元,輸入一次參數,這個炮擊組織上是一個麻煩,而且如此去觀測彈著點?那個時代完全靠人工的方式來判定彈著情況。連續幾發的彈著情況,以人工的方式,很容易弄錯亂了。尤其是海戰中,往往多艦同時射擊,實際就會形成錯亂的射擊秩序,到時能不能分情那發炮彈是誰射擊的都是問題,更不要說,要弄清這發炮彈是按那個射擊參數打去的,再去計算與實際的誤差,再推出校正參數,這樣是亂了。
炮彈從擊發到彈著的時間相當長的,往往需要幾十秒鐘,這個時間內基本上可以完成下一發的裝填了。所以輪流射擊不按歡迎,全艦齊射反而更受重視,打一發是覆蓋一個點,齊射則早覆蓋一個區域,無論從校射,還是組織都相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