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戴普军
战列舰是火炮时代最强的海上堡垒,舰上的大口径火炮齐射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壮观。
战列舰为什么要齐射,而不是轮流射击,这还要从风帆战列舰时代说起。
图注:壮观的风帆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风帆战列舰就是依靠风帆作为动力的时代,战舰的舰体用木材制造,外面包有铜皮。这个时期对于海军舰船的划分主要看战舰的吨位和火炮数量,风帆战列舰分为三等,火炮从60门至100门以上,火炮甲板两到三层,最著名的风帆战列舰就要算是英国的“胜利”号啦。
图注:风帆战舰的火炮安装在两侧,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风帆战列舰上的火炮众多,但是都是固定安放在舰体两侧的,无法自由的旋转和瞄准射击,所以海战的形式都是靠近并且保持平行航行是进行炮战。风帆时代战舰之间的炮战其实非常短暂,所以必须进行齐射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风帆时代必须进行齐射的原因。
图注:风帆战舰一对一的炮战,图片来自影片《怒海争锋》
图注:混战中的风帆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蒸汽动力时代,战舰不再以风帆为动力,舰体也从木质变为装甲+木质,再到完全装甲结构。我们一般称这个时期为铁甲舰时代,这个时代造舰技术发展很快,海战战术和理论也因为技术革命不断变化。作为主力舰的战舰上安装有大量不同口径的火炮,就以英国前无畏时代的纳尔逊级为例,其安装有4门305毫米火炮、10门234毫米火炮、24门76毫米火炮和2门47毫米火炮,对于火控系统简直就是噩梦。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的作战思想虽然是保持在舰队作战,但是不同口径的火炮由于分布在舰体两侧, 更多的时候也是各自为战。
图注:纳尔逊级战列舰线图,可以看到大量的火炮,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了前无畏时代的摸索,特别是中日黄海海战和日俄对马海战的经验,许多海军专家认为高密度的主炮火力和高航速是决定海战胜利的关键。英国建造了跨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这标志着无畏舰时代的到来。
“无畏”号的主炮安装在五座炮塔中的10门305主炮,其能够向任何一侧发挥8门主炮的火力。统一口径的火炮具有相同的弹药和射击性能,便于观测和估算弹着点,然后由战舰上的火控射击系统进行修正。这就是为什么战列舰要进行齐射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辨认弹着点,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命中率。
图注:“无畏”号指向同一方向的主炮塔,图片来自网络
在实际的海战之中,战列舰很少会进行全部主炮的齐射,就拿著名的丹麦海峡之战举例子吧。当时参战的英国战列舰是“威尔士亲王”号。5时54分,“威尔士亲王”号辨认出了德国“俾斯麦”号之后以“A”、“B”炮塔中的6门主炮向目标进行了第一轮齐射,其实两个炮塔里一共有8门主炮,之后又以“A”、“B”炮塔中的4门主炮进行齐射,之后“威尔士亲王”号又进行了十几轮齐射,没有一次是全部主炮齐射的。在战列舰为主角的重要海战之中,极少有全部主炮进行齐射的战例,2门主炮的射击其实就算是齐射啦。
图注:正在进行主炮齐射的“威尔士亲王”号,高高抬起的炮管正在射击,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主炮塔全部指向同一方向的“提尔比茨”号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说说轮流射击,无论是对付海上运动目标还是固定目标都是不会用的,因为火炮射击前需要进行瞄准和计算,射击之后需要对弹着点进行观测和计算,然后重新调整火炮角度。轮流射击不仅让火控系统陷入混乱,无法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准确射击,连续射击也会打乱整个作战的节奏,在实战中相当于作死。
图注:齐射中的“衣阿华”号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古生物探索
战列舰是大炮巨舰的产物,以厚实的重装甲和凶猛且数量繁多的舰炮著称于世,统治了人类海战三百余年,虽然这种战舰目前已经被航母取代而淘汰了,可是我们经常从电视中看到战列舰的大炮都是成排成排的齐射,很少见到其中一门炮或者几门炮单独射击,这是为什么呢?
战列舰在最初诞生的时候都是风帆战列舰,吨位普遍较小,英国人在18世纪的一级舰也不过两三千吨而已,但是与瘦小的体型相比,他们装备的火炮却普遍在50门以上,这些火炮的口径普遍较小,使用的也是实心弹,射程也就是两三千米,在当时脸贴脸的火炮对射中,如果你一发一发的射击,实心弹造成的伤害本来就小,你打上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击沉对面军舰,所以用火力覆盖的方式进行群群覆盖是保命的最佳方式。
其次,当时的火炮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火控雷达、测距仪之类的玩意儿,基本上还是靠目视以及感觉,根据落点微调一下角度,能不能打的着基本靠运气,所以几十门火炮一起开火,几十准确度再低,也有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发会命中。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战列舰经常执行对陆火力支援任务,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区域内火力密集度,完全不要求你打的多精准,地毯式覆盖就OK,所以单位时间打出的炮弹越多越好,因此齐射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到了二战时期,由于简易的炮瞄雷达和机械计算机已经诞生,加之许多战列舰还装备了校炮侦查机,舰炮的精准度已经提升了很多,随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火炮口径变大,但是火炮数量比之前要少了很多。而随着战列舰的淘汰,目前主流的驱逐舰一般只装备一门自动化的主炮,由于有先进的观瞄系统和火控系统,这一门炮的其实比战列舰时期的几十门炮的作战效率还高的多,战列舰火炮的成排齐射也彻底成为了历史,这就是典型的技术革命。
军史吐槽君
我们知道战列舰不仅可以轮流射!也可以齐射!尤其是在战斗时,一般都会才用齐射!
为啥要采用齐射!
1.提高射击命中率
由于战列舰和敌方开战,都是在二三十公里的距离开炮!如果单发射击或轮流射击,这样有射击延迟性,另外由于战列舰炮弹的精度不够,轮流射击的落弹点比较分散!这样降低了命中率!齐射以后,落弹点比较集中,覆盖面积大!可以提高命中率和杀伤效果!
2.保持战斗队形,战斗姿态
我们都知道,战列舰一般在开炮的时候,都是T字型齐射!有时候甚至需要两侧朝一个方向,中间朝相反方向射击来保持战斗姿态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因为战列舰在齐射时有很大的后座力,在齐射时,能将船体反推到身后数十米!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前主炮或者一侧炮塔开炮,这样会使船体侧滑!如果是在舰队作战时,这样会导致航向错误!或者姿态不对!
3.不利于维护保养
如果经常单发或轮流射击!炮膛磨损程度不同!造成提前老化,不利于保养!
谢谢观赏,请看下集!
九富盛
在战列舰时代,火炮基本不可能做到首发直接命中,因此舰炮射击是需要校准的。一般在远距离射击时会采用齐射,近距离射击时两种方法差别不大。我们知道,炮弹飞行是需要时间的,战列舰主炮一开火那炮弹一飞就是十几二十公里,这些炮弹在空中是需要飞行一段时间才能击中目标的。而军舰上的观察员只能通过观察炮弹落到水面上的水花来判断下一轮射击需要如何修正,比如炮口抬高一度或者向左偏一度啦之类的。
如果采用齐射的话,即使存在散布,从远处看这些炮弹形成的水花还是比较密集的,调整起来比较方便。如果轮流射击的话,那么至少会出现两种情况:首先,由于水花出现后不会立即消失,这会导致观察手不知道哪陀水花是哪根炮管发射的哪发炮弹造成的。。。其次,就算知道是哪根炮管发射的炮弹后,学过三角函数的朋友们都能理解,这个观察手需要面临的计算量有多么的恐怖。。。嗯。。大概就是人家算一遍的东西你要算9-12遍不等(多一根炮管多算一遍)。真要打起仗来,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人家四五轮齐射都过来了,我方还在解数学题。。。
这里还有一个冷知识可以了解一下。由于大部分战列舰采用的炮塔都是多联装炮塔,这使得火炮在发射时产生的气流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射击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齐射时三联装炮塔的中间那根往往会延迟一小会儿击发,从而避免气流干扰。
强武堂
首先给大家稍微说清楚,战列舰他不是有多个炮塔吗?每次发射的时候,它是一起发射的,但是同一个炮塔的多根炮管儿,他们发誓的时候可不是一起发射的。
炮塔齐射这一点大家可以理解,海面上为了增加覆盖度,增加精确度,也为了增加瞬间的火力投送量,大家一起发射出去,这样的话增加了命中率。
战列舰一般来想都是讲究时差发射,在进入无畏舰时代以后,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但是炮管与炮之间相隔的距离却越来越小,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多数的优秀的战列舰都是采用的3x3的设计,将火力浓缩到极致,但是越大的火炮他火炮发射的时候所产生的震动,还有对于空气的冲击都是剧烈的。
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它的口径是460mm,很多日本方面的记载就显示,有时候大炮发射会把旁边的一些小鸟啊或者是鱼类全部震死,(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甚至于有一家小型飞机在大炮发射的时候飞到大炮的附近,被大炮所发生的冲击波直接给冲得散架了。
如果说这种气流在炮弹发射的时候干扰到炮弹发射的轨迹的话,炮弹从发射到命中敌舰大概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任何细小的动能都可能对炮弹的轨迹产生天差地别的影响。
如果说同一个炮塔三门火炮同时发射,那么火炮于火炮之间相互产生的气流将会影响炮弹的发射轨迹,为了防止火炮发射的时候产生气流,对于周边火炮的影响,所以才用了时差发射,就是同一个炮塔,不同的炮管会相隔一定的时间,然后发射出去。
漩涡鸣人yy
发生在一战、二战期间的战列舰炮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骑士对决”,当时的欧洲各国海军,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战列舰在海战中赢得胜利,而在更强的长矛(火炮)、更坚固的盾牌(装甲)、更快的战马(船舶动力)的设计中绞尽了脑汁。
为了尽可能的赢得炮战的胜利,一战、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做了两个较大的设计改动。
第一种方式是不断的增加口径,从280毫米口径一路扩大到460毫米,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战列舰的火力,尽量做到一发炮弹就能摧毁目标。
而第二种方式是在作战时,主力舰炮尽量以齐射的方式进行发射,以谋求在单位面积里实现最密集的炮弹散布,利用炮弹的密度来提高命中率。
在作战时采用齐射的方式开炮,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是有很大的关系。
在二战时期,由于当时的军事测量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既没有雷达搜索目标,也没有计算机计算弹道和协助大炮进行瞄准。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战列舰的大炮进行瞄准或者射击都是依靠人力,对大炮的瞄准进行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战列舰的单炮命中率是非常难的,事实上战列舰在进行海战的时候,舰炮的命中率非常低。
比如在一战中最著名的日德兰海战战役中,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命中率只有3.33%,此外中口径和小口径平均命中率更低,只有大概1.16%左右。
而英国海军则要更低一点,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平均命中率只有2.17%。
所以在当时那样简陋的观瞄条件下,想要尽可能的提高舰炮命中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齐射,利用火力密度来提高命中率。
齐射是在低精度热武器时代提高命中率最有效的办法。
在欧洲国家进入热武器时代的时候,最早出现的热武器就是滑膛枪,这种武器虽然威力很大,但是射击精度非常低,有时候在很近的距离内,都无法准确命中目标,作战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为了发挥这种武器的最大效果,但是的西方国家就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战斗方式,那就是排枪射击,在很小的范围内部署大量滑膛枪,然后利用火力密度去弥补射击精度上的缺憾。
这种战术在后来也被运用到了海战之中,目的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战列舰的大炮看成是一只超级滑膛枪,只不过战列舰的炮口径和威力更大而已。
落下m
战列舰齐射要从1905年的对马海战讲起。东乡平八郎的T字战法带来了联合舰队的完胜,改变了未来海战的战术,即舰队要尽量保持以侧舷开展对敌攻击,为此英国人进一步设计出了无畏级战列舰,统一了所有主炮口径,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对敌舰队形成杀伤!
如果主炮的口径不一致,炮术军官需要在射击前和射击后,针对每一门主炮进行射击诸元测算,在人力计算的时代,这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整个舰队的战列舰和战巡的口径都是统一的,那么只用计算出一个射击诸元就可以全舰队实现对敌舰队的集中火力攻击,效率可以实现数十倍的提升!如果再加上弹道计算器,那就更加厉害了,这也是德国在日德兰海战时命中率高于英国人的原因。
如果用轮流射击,一次射击后,射击诸元就会发生变化,需要从新计算,违背了效率原则,但是有了火控雷达和计算机后,射击诸元可以瞬间计算完成,齐射和轮流射击就无所谓了,但是在没有火控雷达和弹道计算机的时代海军必需采取齐射的方式!
飘荡在太平洋上的心
战列舰为什么用齐射而不是轮流射击,涉及到无畏舰时代基本的火控原理,即跨射
前无畏舰时代最后的对马海战中,战列舰交战距离为五千米,这个几乎是光学测距时代单门炮交战距离的极限了,而第一代无畏舰引入了跨射的技术,战列舰交战距离一下子增加到十千米以上,这项技术成了无畏舰称霸海洋的基础
所谓跨射,即同时间发射多枚炮弹,然后观测落弹水柱,如果水柱全部在敌舰近侧或远侧,证明打近了或打远了,需要调整射击参数,如果水柱同时出现在敌舰的两舷,证明射击参数正确,持续射击就能取得命中弹
因为跨射这个火控技术的要求,要求战舰必须实现火炮规格的统一,即同一型号的主炮,同等装药同等炮弹,同时射击,主炮数量大于六门,从无畏号到最后的前卫号,一直都按这个火控原理来运行
回到题主问题,如果战列舰主炮用轮流射击,那在没有雷达炮控的时代,在动对动对海射击条件下很难取得远距离射击火控数据的,对海有效射程就会回前无畏舰时代
dooge
整个火炮战舰时代,战舰的炮击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射击精度。
风帆战列舰时代,大家用的主要是滑膛炮,炮弹基本都是圆球(也有不是圆球的,霰弹,那就是啥都有)。精度基本都是悲剧,虽然射程也不过是一千米了不得了,但是超过200米能打中啥基本靠天意。怎么办?多弄点炮呗,靠数量补精度。几十发炮弹打出去,总有几发能蒙上的。
到了后来,测距仪和射击钟的发明让射击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火炮的射程也越来越远,战列舰的交战距离也越来越远。毕竟能远远的都把敌人搞定肯定比放近了冒险要好。再加上后来有了鱼雷,敌人离近了放几条鱼雷可就悲剧了,所以离远点打就更加必要。于是,瞄准技术的提高又被交战距离的增大给抵消了,直接结果就是精度还是很悲剧。一战期间,战列舰总的命中精度只有2%到3%。
而且战列舰主炮射击的时候一般是打一波,然后根据弹着点调整一次射击诸元。考虑到军舰在海上本身就在移动,还有海浪和风的影响,即使完全一样的射击参数,落点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一门炮一门炮的射击,其实效果会很差,比如多门火炮一起射击,对目标进行覆盖,才能克服本身的射击误差和海浪、航行以及风带来的影响,保证即使有所偏差,也总能有炮弹落在瞄准点附近,提高射击效率。T
联合防务
这个问题上,轮流射击属于下策,主要原因在于战列舰的时代,在技术与战术都不许可这样赶。从一般角度说,现在所言的战列舰为二十世纪初,一战前后直到二战时期,这段时间内的主力舰,基本属于大舰巨炮的时代,直到被航母代替。那时的战列舰安装8到9门的舰炮,通常以356毫米口径为起点,最大达到460毫米。至于副炮,至少是155毫米,在威力等方面基本没法比。
从技术角度说,那个时代的战列舰没有今天的精确测试技术,往往以光学测距仪来测距,也没有今天的火控系统,既便也有火控系统也是相当简单,几乎就是一个机械式的计算机,与今天是没法比。
这就造成一个后果,即不能准确的获得目标的精确位置,测算值与实际值相当大,也达不到精准的射击,瞄准点与实际弹着点之间的误差很大。这一情况下,只能通过实弹校射,通过前一批炮弹的弹着点来修正一批炮弹的射击诸元。
轮流射击看似理想,其实是造成了混乱,每发炮弹都给予一个的射击诸元,输入一次参数,这个炮击组织上是一个麻烦,而且如此去观测弹着点?那个时代完全靠人工的方式来判定弹着情况。连续几发的弹着情况,以人工的方式,很容易弄错乱了。尤其是海战中,往往多舰同时射击,实际就会形成错乱的射击秩序,到时能不能分情那发炮弹是谁射击的都是问题,更不要说,要弄清这发炮弹是按那个射击参数打去的,再去计算与实际的误差,再推出校正参数,这样是乱了。
炮弹从击发到弹着的时间相当长的,往往需要几十秒钟,这个时间内基本上可以完成下一发的装填了。所以轮流射击不按欢迎,全舰齐射反而更受重视,打一发是覆盖一个点,齐射则早覆盖一个区域,无论从校射,还是组织都相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