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醫院該封!醫保救命錢也敢騙

這兩家醫院該封!醫保救命錢也敢騙


2018年11月14日,央視節目《焦點訪談》報道了瀋陽市兩家民營醫院,採取拉“病人”住院,車接車送,供吃供喝還給錢的方式,以騙取國家鉅額醫保基金的案件。“病例是假的,病人是假的,病房是空的。”案發後,引發公眾高度關注。瀋陽市相關部門迅速成立專案組,截至11月19日18時,依法抓捕包括兩家醫院院長在內的犯罪嫌疑人37人,傳喚242人。近日,本刊特約記者探訪了這兩家被查封的醫院,並調查採訪了相關知情人。

太過分,住院竟然有“待遇”

2018年11月24日上午10點,位於瀋陽市于洪區沈北西路80號的濟華醫院大門前,一位住在附近的大爺仔細看過醫院大門上貼著的白紙紅字“責令停業整頓”通知後,對記者說:“活該!救命錢也敢騙,太過分了!”醫院大廳內已空無一人,門口只有兩名保安,一人在玩手機,另一人在和對方說著中午想吃什麼,他們對記者的到來視若無睹。

這裡地處瀋陽郊區,醫院門前是一家被稱做“造化大集”的農貿市場,附近只有一處名為蒲河灣的回遷居民小區,再就是離此3公里以外的五彩新城小區。寒風中,這位姓石的大爺對記者說起了自己的一次經歷。

2018年6月,一天晚飯後,石大爺去家附近的小廣場溜達,在廣場一角,只見常見面的幾位老人正圍在一起說事:“那女人說了,有病住院,沒病做一次身體檢查也就放心了。”石大爺湊近聽清楚了,老人們說的是濟華醫院在招攬“病人“住院的事,那女人是中間人。“只要把醫保卡交上來,住不住院沒關係,每天來一次,吃頓飯再回去,等出院時再領回200元錢……”

這兩家醫院該封!醫保救命錢也敢騙


此前,石大爺見識過這種貓膩。那天,聽說一個要好的老夥伴突然病了,在濟華醫院住院治療。他趕緊買上水果去探望。可他進屋一看,老夥伴正坐在床上看電視呢,一點也不像有病的樣子,病號服也沒穿,床頭標籤上寫著“高血壓”,但平時也沒聽老夥伴說有高血壓呀。在石大爺驚訝間,老夥伴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沒啥病,是聽人說住院有‘待遇’,才來湊熱鬧的。”有“待遇”,是指在住院期間,自己一分錢不用花,一天可以免費吃一頓飯;出院了,還能倒拿回去一些錢,有的拿300元,有的拿200元。

這話讓石大爺吃了一驚。見病房沒外人,老夥伴神秘地對石大爺說:“走的是醫保,不打針不吃藥,也不用做檢查,你也可以辦住院呀!就是小廣場上那個女人介紹的,聽說她姓方。”石大爺搖搖頭:“不住,這種小便宜咱不貪。”出來後,石大爺心裡生氣,沒病住什麼院呀?害得自己白跟著擔心了。

這一回,總算是見到姓方的女人真面目了。見這女人又在招攬住院“病人”,石大爺上前潑了一盆冷水:“白得錢?想得美,這錢是那麼好賺的?”見石大爺不識趣,姓方的女人白了他一眼,繼續勸老人們:“明天我還過來,想得錢的說一聲。”結果,石大爺聽人說,第二天上午,這姓方的女人還真是拉走了一車人,有七八個呢,裡面還有一對石大爺認識的老夫妻。

“這裡的門道就在於可以走醫保,醫院掙的就是國家補助的錢!”石大爺告訴記者,“這附近的老頭老太太,去住院的多了,都是被姓方的女人拉去的,你看醫院門口停的車沒?就是之前拉人用的。”

之後,記者來到五彩新城小區走訪。一位年近70歲的老太太說,電視上報道的事,自己的老伴經歷過。一位姓齊的老太太也告訴記者,說她是聽了鄰居的介紹去住院的。開始時,兒女不知道她是去住院,因為她每天都回家,直到住了3天后,女兒問起來,她才不好意思說了。女兒問:“檢查出毛病了嗎?”老人遮掩著說:“沒啥大毛病,也沒用什麼藥,不用擔心。”她越是這樣說,女兒越是害怕,細問:“是不是檢查出毛病了?媽,你別瞞著我。”不得已,她才說了實話,是鄰居老太太說的,住院可以領錢。

聽到這話,老人女兒生氣了:“這便宜也能佔?不行,趕緊退回去,萬一真有病了,醫保就不能用了呢?”老人女兒的擔心是有道理,一旦老人真的生病了,按醫保處理程序,需要15天以後才能再次啟動醫保,辦理入院。而這個空檔期,對於病人來說,也許就是生與死的分水嶺,不僅個人花費巨大,還有可能是致命的。

這兩家醫院該封!醫保救命錢也敢騙


“不只這兩家,沒抓著就是了”

2018年11月24日下午3點半左右,記者來到位於大東區吉祥一路的瀋陽友好腎病醫院門前。這是另一家涉案醫院,只見幾輛救護車停在醫院門口的停車位上,沒有了往日進進出出的繁忙景象。醫院大門上同樣貼著一張責令停業整頓通知,門診大廳一片漆黑。見記者在拍照,一個家住附近的居民提醒記者:“別拍了,人都抓走了!”

被媒體披露的、位於醫院大樓後面不遠處的某棋牌社,也是大門緊閉,招牌上的中、發、白三字,看上去褪色不少。棋牌社門口是一條小馬路,兩邊是居民區,平日裡這裡生意挺火的。這裡的二樓,曾經是給住院“病人”發錢的地方。一個居民對記者說:“和醫院沒點關係,敢在這裡發錢?”在此領過錢,也住過院的本地居民老趙說:“這種現象有一年多了吧,這附近的人都知道,習以為常了。”老趙是下崗職工,50多歲,沒事兒好在棋牌社打牌消遣,坐久了,就腰疼了。一個牌友大姐支招說:“去住院啊,扎針灸,做理療。”

見老趙沒明白,大姐解釋說:“這是慢性病,不好治,門診花錢多,不如走醫保辦住院,做一陣子理療,好了就出院,犯病再住進來。”大姐50多歲,因頸椎不好,在這家醫院治療過,經人指點,辦理了住院手續,每天上午來扎一次針灸,再回家給孩子做飯,兩不耽誤。結果真找著門道了,遇見熟悉的朋友,大姐就會推薦自己的住院治療心得。

第一次,老趙在這家醫院住了10天院,病歷上寫著“腰椎間盤突出”。雖然是住院,可打麻將沒耽誤,每天上午按摩、理療,中午在醫院吃一頓,下午睡一覺,睡醒了,再去棋牌社打幾圈麻將。第二次住院是2018年3月,因為“老毛病”又犯了。不過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次是來領錢的。因為別的“住院病人”都領到錢了,“白得誰不得呀?”

記者瞭解到,離這家醫院僅隔一條街道,就是在本地區較有名氣的瀋陽骨科醫院,只是想在那裡住院得是真有病的人,原因一是床位緊張,二是相對於來住院的病人來說,這裡檢查得也比較嚴格,花費也會多一些,不是真有病的人,自然不會選擇去那裡住院。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其實對於醫院發生騙醫保的事,附近的居民看得很清楚。一位家在附近的老者說,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中間人給介紹,來住院的人得實惠,醫院套醫保金,“這一套活玩得可溜呢!”另一位老人說的話才似乎是實情:“小醫院沒病人,真有病了,誰會來這看病呀?沒病人就得想招,這個招就是騙醫保金。”說完,老人不忘提醒記者:“可別說出去呀,這是斷人財路的事……”

這位大爺還說了一件“小事”。2017年秋天,天氣剛轉冷時,大爺因受了點風寒,來這家醫院就診。結果醫生只問了三句話,就開出了一系列處方:胸透、CT、驗血。一通檢查下來,沒打針沒吃藥,先花進去了好幾百元。等結果時,一個貌似院方工作人員的人湊上來說:“大爺,你這樣做檢查多吃虧呀,還不如住院呢,住院可以走醫保,花錢少,得實惠。”大爺一想,也是這個理兒。他是進城農民,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規定,住院可以報銷75%的費用。

於是,大爺跟著這位“工作人員”辦理了入院手續,病情是“肺炎”。結果,說是得實惠,住了7天院,大爺又交了1000元錢押金,出院後所剩無幾。為此,大爺心疼了好長時間。算起來,這次感冒,大爺一下子掏了近2000元。此後,大爺再也沒在這家醫院看過病。

出了“騙保”事件以後,大爺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以1000元錢為基數,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75%的報銷比例,這次感冒住院,除卻個人花費,公家也應該花進去了3000多元錢。”不知大爺的算法對不對,按常識,一次普通感冒,吃藥打針即可,本應該門診治療,可大爺不僅為此住進了醫院,個人還花費了近2000元錢。然而,院方人員另有解釋:“如果不住院,花費會更多。”

一個開小賣店的大姐似乎對此瞭解得更多一些:“不僅是這家醫院,其他的小醫院也這樣做,沒抓著就是了。”這話得到大夥的認可。看得出,百姓對此很生氣,也很無奈,卻也道出了醫保資金管理上的巨大漏洞。

如何破局?官方和民間兩種說法

發生“騙保”案件後,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鬍靜林親臨瀋陽,並表示,醫保基金是群眾的救命錢,要嚴厲打擊騙保行為。遼寧省和瀋陽市的主要領導,也相繼作出重要批示。

據瀋陽警方披露,此案犯罪嫌疑人系以合法醫院為掩護,通過中間人介紹虛假病人,製作虛假病歷,進行虛假治療等方式,來騙取國家醫保基金,其行為涉嫌詐騙犯罪。在處理上,根據《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相關規定,立即停止這兩家醫院的網絡運行,解除服務協議,凍結醫保款項共計1992萬元。

然而,另一則出自瀋陽市人社局的消息,則有些讓人疑惑:此前,醫保部門曾對這兩家醫院進行過總計15次的檢查,其中濟華醫院4次,友好醫院11次。發現的問題是,患者存在“掛床”、出入院標準不夠、不合理收費等違規現象,並及時進行了查處……

掛床,是指病人不住院,打完針、吃完藥就回家,走的卻是醫保住院程序。對此,一名熟悉此中情由的醫生告訴記者,小醫院嘛,為了生存,打點擦邊球,這種現象不奇怪,也很普遍。一個出租車司機則持不同意見:“說是查處,真查處了還敢這樣做?還是查得不嚴,處理得不狠。”也許,來自官方的話才道出了此中實情:一是騙保行為的隱蔽性強。言外之意,是不好發現。二是騙保的額度小,達不到處罰標準。這名來自社保局的官員承認:在監管上,失職、失察、失責;在處理上,失之於寬,失之於軟。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騙保案有明確的利益鏈條:一是中間人負責牽線、找病人;二是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負責配合作弊,通過審核;三是醫院負責“病人”免費吃喝,給好處,並製作虛假病歷,做虛假治療;四是三方結成利益共同體,目的是套取國家醫保基金。

至於如何避免騙保案件發生,來自官方和民間的這兩種觀點,值得肯定:一是案發後,在11月2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新聞發佈會,監管組負責人黃華波提出,要對有組織的嚴重詐騙保行為零容忍,一票否決,並公佈了舉報電話。二是一名名叫“老淘”的網友留言:醫保基金,是為了百姓能看得起病而設立的,引入第三方監管,是遏制腐敗,堵住醫保管理漏洞的有效辦法。

作者/本刊特約記者 汪學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