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飛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擬變更 粵邦投資將接盤

中飛股份(300489)4月9日晚公告,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楊志峰與佛山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邦投資”)簽署的《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楊志峰擬將持有的公司無限售可流通股份620萬股無限售可流通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83%)轉讓給粵邦投資,並將其仍持有的其餘1860萬股限售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50%)之表決權委託給粵邦投資,委託授權效力及於因該等股份送股、轉增股等而新增的股份對應的全部股東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等股東權利。

本次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託事項如能落實執行,粵邦投資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截至目前,粵邦投資無重組方案,在未來一年時間裡暫無重組計劃或打算。

截至公告日,楊志峰持有中飛股份24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7.33%。其中持有限售流通股股份186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0.50%;無限售流通股股份6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83%。楊志峰為楊志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4月8日,中飛股份曾公告稱,楊志峰將所持300萬股上市公司股份解除質押。本次解除質押後,楊志峰累計質押股份890萬股,佔其本人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35.89%,佔公司總股本的9.81%。

中飛股份是一家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機加工零部件生產企業,為中核集團合格供應商、三級保密資格單位。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9.3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8.87%。

最新發布的2019年一季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一季度虧損1000萬元–15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312.81萬元。對於一季報業績預虧的原因,中飛股份解釋說,公司核領域產品訂單量受核工業發展規劃影響較去年同期巨幅下滑,同時公司利用閒置產能所發展的非核領域業務毛利率較低,從而嚴重影響報告期內的經營利潤。為應對市場不利情況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報告期內,公司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力度,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300%左右,導致公司當期經營利潤大幅下降。

粵邦投資成立日期是2018年12月17日,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是朱世會,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投資與資產管理(實業投資活動);資本投資服務(股權投資);社會經濟諮詢(投資諮詢服務)。

據瞭解,朱世會持有粵邦投資99.90%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1967年出生的朱世會曾任職於廣東省對外經濟發展公司、廣州住友商事有限公司,現任粵邦投資執行董事兼經理、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硒、碲、鉍、鎘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太陽能、冶金、玻璃、飼料、電子、紅外光學、製冷、醫藥等行業,該公司曾欲在創業板上市,但是2012年3月16日舉行2012年第19次創業板發審委會議不予核准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

彼時,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被否的原因是公司2011年高純碲產品產能為180噸,碲化鎘產品產能為6噸,“薄膜太陽能材料(高純碲、碲化鎘)生產線建設項目”預計項目投產後高純碲產量達到280噸,碲化鎘產量達到190噸,產能提高較大,對原材料粗碲的需求大幅增加,粗碲主要從銅電解產生的副產品中回收製取,目前全球碲年產量為400-600噸,公司原材料粗碲供應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上述事項對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創業板發審委認為,上述情形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61號)第十四條第六項的規定不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