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蘋果的“大小年”現象?如何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如何應對蘋果的“大小年”現象?如何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蘋果樹在生長結果過程中,出現的“大小年”現象,也就是一年結果多,一年結果少的現象,這一直都困擾著很多專業學者和果農朋友。現在退耕還林的面積越來越大(雖然小編不知道果樹林的面積有沒有擴大),如何用極其有限的土地種出更多的安全的糧食,也包括果蔬,成了我們的課題,豐產穩產,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蘋果樹的高產問題,看看到底能不能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如何應對蘋果的“大小年”現象?如何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進入盛果期之後,果樹為何會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主要是因為不正常的氣候條件,以及不合理的栽培技術。

簡單地說,上一年氣候非常適宜,形成大量花芽,還沒有疏花疏果,授粉受精良好座果率很高,導致上一年樹體負載量過大,導致今年沒有足夠的營養用來開花結果了。所以,今年成了小年。這樣看來,每一年的疏花疏果都是很必要的。

如何應對蘋果的“大小年”現象?如何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服的就是——好品種,建立果園之前一定要選好當地適宜生長的品種,還有就是果園選址也要慎重。氣候條件,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沒法改變。

然後,我們來說說非常重要的果園管理技術。

果實產量較少,不能光注意果的問題。生長結果需要的養分大部分都是從根部送上來的,所以我們應該注意根系發育是否正常,如果根系生長受限,那麼地上部肯定也長不好的。

還要注意病蟲害,蘋果樹常見的就是早期落葉病和蘋果腐爛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病害會削弱樹勢,樹勢弱還會染病,所以一定要努力增強樹勢。

如何應對蘋果的“大小年”現象?如何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大年應該適當減少果實產量,疏花疏果,疏花更好一點,但是要注意為突發惡劣天氣情況留出餘分,多留10%左右的花,等到結出小綠蘋果的時候,感覺留果過多可以適量疏果,不過考慮到位果實套袋以及後期採摘可能造成的損失時,多留一些還是比較保險的。

控制大年留果量,在小年時多施有機肥,增強樹勢,這樣小年的時候才能適當向“大年”靠攏。每年的修剪得當,小年的產量就會更高。一般控制一個蘋果的‘方圓’十釐米,不要再有其它的蘋果,然後一條正常的結果枝上,留10~15個蘋果就可以了,太多了的話,還可能會墜斷枝條。

如何應對蘋果的“大小年”現象?如何讓每一年都是“大年”?

協調,這是小編認為的,事物發展的必備資質。有多的時候,就會有少的時候,在樹體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我們可能沒法蠻橫地增加小年產量,但是可以讓讓‘大年’變‘小’,這樣‘小年’就會稍微變‘大’了。

蘋果早春的很多生長活動還會依靠上一年樹體儲存的養分,所以這樣看來,大年節省樹體養分是多麼的重要!

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節省養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