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如今像约书亚、阿瓦雷兹、戈洛夫金等拳击明星一般一年只打两场比赛,而前辈拳王修格·雷·罗宾逊(173-19-6)在1941年曾经出战20场,即便在他职业生涯末期, 1964、1965年还分别出战10场和14场。为什么如今的拳击明星出场次数这么少呢?

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比赛

这种情况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第一,现代拳击完善的等级制度以及发达的传媒技术有利于新秀们尽快崛起并问鼎世界冠军。以约书亚为例,他经过2年17场职业赛就站到了世界冠军赛的舞台上。而罗宾逊在那个没有电视转播的时代,他必须要征战全美各地才能让广大拳迷认识自己,最终,他是在经历了6年零2个月、打了75场比赛后才站到世界冠军赛的擂台上。仅在这一阶段,罗宾逊就比约书亚多打了五十多场比赛。

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罗宾逊的知名度是一场一场打出来的

第二,为了保证曝光率或者说维持知名度,老一辈拳手经常打一些无太大风险的调整赛、热身赛。比如罗宾逊为了备战1947年6月对吉米·多伊尔的卫冕战,从3月开始打了4场热身赛,打完对多伊尔的卫冕战后,罗宾逊又在下半年打了4场热身赛。放在今天我们很难想象约书亚在备战米勒期间会与一位11-24战绩的无名拳手打一场热身赛。正是这种冠军赛之间的大量非头衔赛、热身赛,让四五十年代的拳手比当今拳手获得了更多出战的机会。

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罗宾逊比赛的资料保存下来的并不多

第三,约书亚跟罗宾逊职业生涯晚期经历大不相同。罗宾逊自1961年3月不敌基恩·福尔摩之后,就失去了再度征战拳王赛的机会,而此时他已经把大部分收入花光,因经济拮据只能继续征战在各种小规模、低档次的比赛上。1961-1965年罗宾逊在非冠军赛上又打了43场。相反,约书亚没有经济问题困扰,此后到了时间就会正常退役,没必要像罗宾逊那样在低档次比赛中再“挣扎”那么长时间。

正是这样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职业生涯轨迹,导致约书亚等当代拳击明星与前辈们在总比赛场次上有了明显不同。

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约书亚将于6月进行今年的第一场比赛

实际上,罗宾逊等前辈那些动辄超过百场职业比赛的情况已经随着转播技术的革命性改变而一去不复返了。因电视转播以及后来的有线电视转播的出现,大量资金和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重大比赛上来,小型比赛尤其是俱乐部级的拳赛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原来没有电视转播时,罗宾逊可以在芝加哥举办卫冕战,阿奇·摩尔可以在巴尔的摩打场热身赛,两人各自吸引周边观众购票。但是,当电视转播出现后,全美观众被汇聚成一个观众群,拳手和承办人根本就不会在同一时间内安排两场竞争味道明显的大赛,毕竟恶性竞争的后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早期拳击比赛现场

进入八十年代,美国的PPV有线付费频道进一步将拳迷的目光吸引到最顶尖、最昂贵的超级大赛上,称雄泛中量级的四大天王以及重量级的前后两代霸主霍姆斯、泰森在统治拳坛的同时也牢牢控制了拳击市场,那些小成本、低档次的拳赛进一步被压缩。

如今的明星拳手虽然一年只有两次比赛,但是每场比赛收入动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元,有的竟然达到几亿美元,如果他们比赛频率增加,每年打上十场或者二十场,到年底总体收入未见得就比如今一年两场的多,而要承担的风险却要多出数倍。

为何约书亚一年只打两场,而罗宾逊等老一辈拳手一年打数十场?

如今的拳击比赛现场


从古奇、普拉达到苹果、玛莎拉蒂,饥饿营销已经成为高端品牌的一种常见营销手段。亮相次数多未必就好,次数少也未必就不好,该由市场决定的,就让市场来决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